14.7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14.7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劳”,是劳苦之事。“诲”,是教诲,是规谏之言。孔子说,爱他,能不教他劳苦吗?忠于他,能不规谏教导他吗?

张居正说,爱他,比如父母之于子女,不能溺爱,而必须为他的将来着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正所以成其所爱,哪能爱之而不劳之呢?

忠呢,比如忠君,真正的忠臣,敬君忠君,为君上谋划也周详,或陈说古今,或讥评时事,务必竭尽劝谏辅德之诚,因为他的心里非常希望君上能成就尧舜之德。

反过来,如果我是为人子者,就不要怕劳苦,父母让我劳苦,那是爱我。我若怕劳怕苦,就是不自爱。

如果我是为人君者,是做领导的,就不要拒绝部下的规谏。拒谏,就不能劝忠,就是不鼓励忠诚。做领导,不鼓励大家忠诚,那还怎么做领导呢?

父子君臣之间,贵在各尽其责、各尽其道而已。❤️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今天是三八女神节,首先祝群里的女神们节日快乐。节日里我们也不要忘了学习,因为学习是提升自己的精神能量的,是给自己精神充电的,所以我们还是来继续学习论语。

按照惯例,先来复习一下昨天学到的内容。

1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说的是,仁是全德,就是德行到了极处的最高境界,君子有志于仁,君子把仁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但是在毫忽之间,会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况,一不注意,可能就人欲间发,天理间断,有不仁之行。

大家知道颜回那么完美,也只能做到三月不违仁,坚持三个月总也得出一回毛病。所以孔子不去苛求,说你非得完全达到仁,允许人有不仁的时候,就像我们长期坚持一件东西,也偶尔会打个盹,会稍微暂停休息一下一样,也是正常的。

因为人毕竟不是机器,机器它还有要检修的时候。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凡事你比一比才能够知道。

说到君子,再来说说小人,你没有见过小人最终是一个仁者的,为什么呢?

因为小人的志向就不在仁,他是一个绝对的利己主义者,什么事首先得对自己有利,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会顾及其他人的利益,无所不用其极。

但是说小人就一定没有仁了吗?也不是。因为就像王阳明说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只是有的人发现,有的人没有发现而已,小人他的良知少。

打一个比方,就是如果仁者是一百分的话,那么君子可能到八十分、九十分,很接近一百分,但是小人呢就从来没有及格过,他更多的是关注于自己。

好了,对于昨天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习之后,我们今天再来学习新的一章,这一章也挺有意思。大家先来看原文。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这里面也是讲了两种情况,第一个是爱之会怎么样,第二是忠焉,又会怎么样?

这两种情况又分别分为两种情况、两种解释其实都能解释得通,我们还是一条条的来看。

首先什么是劳呢?劳,是可以解释成劳苦之事,可以解释成劳动,去做事。再来说一说诲,诲就是教诲、教导的意思。比如说诲人不倦,教导人从来不知道疲倦,不能因为我说你一次你不听,我就不再说了,这样自己倒清静了,但是你这个错误改不了,就失去了作为老师的职责了。

孔子说爱他能不教他劳苦吗?忠于他能不规谏教导他吗?这就说到其中第一种解释了。

张居正说: 爱他,比如父母之于子女,不能溺爱,而必须为他的将来着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正所以成其所爱,哪能爱之而不劳之呢?

就是说子女或者下属,千万千万千万不能溺爱,所谓的溺爱就是一点苦也不让他吃,一点亏也不让他受,一点事也不让他做,把他养着,把他供着,对之言听计从,完全让他顺着自己的小心思来行事,那样的结果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常听一句话叫惯子如杀子,表面上你很疼他,很爱他,那结果呢?他由于从小得不到正常的锻炼自己的机会,没有去亲自去从事一些事,最后的结果是孩子长大以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什么活也干不了,什么事也没经历过,没有在社会上立身处事的情商或者是智商,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呀?孩子会与自己的愿望背道而驰,会做出自己不可想象的事情,那个时候悔之晚矣!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作恶多端被抓起来判处了死刑,就临死前,要满足他一个愿望,他说你看你还有什么愿望,能帮你实现的就帮你实现。

结果他说,他想见他母亲一面,见他母亲一面的时候,他说那我想再吃一口奶,他母亲就觉得很愧疚,自己的孩子太溺爱了,他没管他,没有好好的教导他的,最后献出乳房给他奶头吃的时候,这个孩子把她的奶头一口咬掉了。

孩子是用这样一个举动来控诉自己的母亲太溺爱自己了,没有让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结果出问题了。

再来说一说第二个,忠焉,能勿诲乎?

第一种解释,就是你要是忠于你的国君,或者说我们忠于自己的领导、上级,那么就不能阿谀奉承,百依百顺,❤️最后陷君于过,以至于亡国之祸,那不是忠。

既然你忠于他,那就要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站在他的立场上,他这个位置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果做得对的,我们要拥护,如果做得不对的,要想办法去规劝教诲,绝对不能听之任之。

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领导也是人,他有很多盲点,有很多任性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的去规劝、指出来的话,那么他也就会骄傲,就会做出一些很出格的事。

小事一件件积累起来就成大事儿,那一旦过分了就不得了了,这时候忠臣一定要尽职尽责,想办法从源头上来阻止。

这个时候就需要规劝和教诲,真正的忠臣,他敬君也忠君,为君上谋划也周详,或者说是讲故事,比如说引用过去什么朝代发生了什么事情来陈说古今,或者呢是讥评时事,讲当时发生的故事,通过故事来说道理,冒着得罪国君的风险。

也要去采取办法来行动,务必竭尽劝谏,辅德之诚。因为他希望他的君主能够成就尧舜之德。而不忍心他成为桀纣之君,不忍心以缄默取悦而视之。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很多企业家或者说政治家,他们对待孩子都是很严苛的,不是说我有亿万家产,你只管继承就好了,够你吃几辈子的了,而是从小就让他受正规的教育,然后毕业了又不是马上让他来当总裁去继承家产,而是要么到别的公司去工作,要么在自己的公司从底层干起,一步一步的让孩子经历一些事情,在做事中锻炼与成长。

因为这些经验他不是说我看书就能看的,必须亲身体验和经历,在其中反思,再加以教导,才能够真正的成为自己的。

而这些有钱人,如果说他像母鸡保护小鸡一样把孩子保护起来,那么最后你就有万贯家产也不够他挥霍的。富一代还可以,富二代就彻底堕落了,那就毁了。

咱再讲第二层意思,就是反过来什么意思呢?就是,爱之,能勿劳乎?

我们作为子女的,如果爱自己的父母,我们做下属的,如果爱自己的领导,就不能怕劳苦,就要想办法为父母分忧,为领导分忧,要体会到无论是父母还是领导,他们分配给我们的工作,这是爱我们,让我们在其中锻炼和成长,这是一个机会。

昨天晚上我们群的同兰,也就是原先二十一班的班长,后来是李婷,给我打了接近一个小时电话,说一说她的高兴事,就是今年自己去做了贵阳分公司的经理了,领导对她委以重任,那她也非常高兴地把它接下来了,因为前一任领导做得不好嘛,她相信自己的能力,有了这样一个好的锻炼机会,能够促使自己成长,也能够知道公司在贵阳贵州这个地方有一个好的发展。

这个从她的领导来讲,就是爱之,能够劳乎,就要给他机会,让他成长。

对于自己来讲呢,爱之,既然我喜欢这个公司,感谢老领导的栽培,那我就要挑重任,把这个担子担起来,把这个活干好,以回馈公司,同时也成长自己。

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把这个企业分公司做起来了,有了业绩了,那还不是公司和个人都受益吗?

那第二层意思,忠焉,能勿诲乎?就是假设自己是为人君者,是做领导的,那就不要拒绝部下的规谏,就是身居高位,有敢于听取部下的建议,特别是对自己的不当之处的指出。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的话,那就是不鼓励大家忠诚吗?什么叫忠啊,他就是为你着想啊,还有诚心诚意的去帮你做事,如果你不让他说话,他心里就不爽啊!

大家都知道,人一旦心里不爽,做事就会带着情绪,要么干脆就不干了,底下没有忠心为你干事的人,你怎么能成就功业呢?你这个领导也就很难真正地当好了。

所以总结出来一句话,就是父子君臣之间,贵在各尽其责、各尽其道。也就是说不管我们是做子女的,还是做臣子的,还是做父母的,还是做领导的,都有尽好自己的本分,把自己这个位置经营好。

今天解读的有点尴尬,没有具体的案例,事实上来讲例子很多,希望大家能够真正的去理解。

我们爱之,就要让他劳动,让他有锻炼成长的机会。如果你忠于他,你就要去规谏他,不要让他一直犯错误,我们尽好本心非常重要。

同理,如果我爱父母,就要多做实事,为父母解忧。如果我们做领导,那也要多听取部下的规谏,不断地修正自己。

好了,这一章就到这里了,感谢聆听。我们明天早晨六点半继续来学习下一章。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这里面大家能够看到了吗,撰写外交辞令的重要性,需要经过一套复杂的手续,非常的谨慎。

到底什么意思呢?明天早晨六点半我们一起学习和探讨,感谢聆听。

你可能感兴趣的:(14.7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