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教育是人工智能+教育的时代。

    今晚有幸拜读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曹培杰博士的文章《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学校变革》一文,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学校图景。

    曹博士指出:教育和技术之间存在一场持续不懈的竞赛。当教育的发展速度超过技术时,就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明显的人才红利,反之则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失衡。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活跃期。而教育仍未摆脱工业化印记,以至于我们把机器制造得越来越像人,却把人培养得越来越像机器,这不仅制约着教育功能的发挥,而且导致经济社会转型面临危机。

    今天人工智能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

    那么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1.学习方式的变革。宋新国是北京十一学校的物理教师,他用“混乱“形容自己的课堂,二十几个学生形态各异,有在专心阅读教材的,有在三三两两分享交流的有,在实验探究的,也有在拆卸自行车的,看似很乱的表象背后是学生突破传统学习的深度学习。

    传统教育存在重书本轻实践的倾向,仅靠死记硬背就可以掌握的能力,逐渐失去价值,人工智能在这方面做得比人好。

从“学以致用“转向“用以致学”。

      2.混合式教学。要打通线上线下的教学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内容全部教给学生,通过线上自主学习来完成,学生自己学不会的或需进一步挖掘的内容,再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线下教学指导,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3.建设体系化的素质教育资源,是学生开展线上自主学习的前提。

      4.大单元教学。过去我们习惯于遵从教材编排顺序,以知识点为载体,以章节和课时为单元按部就班开展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注重系统性知识学习,操作性强,但容易把知识变成“知识点”,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未来的学生学习应该是这样的,①主动。采用主动、探究、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习知识,养成个性培养能力,②深度。鼓励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深度学习,③无边界学习。既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社区、科技馆和企业,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

    对于每一个学科来说,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达到了学科知识的最深层次,一定会表现出跨学科的特点,跨学科学习应运而生。

    谢家湾小学将原有10多门课程整合为阅读与生活,数学与实践,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科学与技术等5类课程,上午以长短课,跨学科教学,合作教学等方式实施,下午学生自由选择参加社团课程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开设生活实践,艺术创作,思维拓展表达交流,提锻炼,5类72项社团活动。

    学习空间再造。学习空间成为以学校的关注重心。①灵活。创新的教室布局,配备可移动。易于变换的桌椅设施,支持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②智慧。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通过数据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学习课程体检表。可重组拓展学校的公共空间,促进学习区、活动区和休息区的相互转换,弥合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

    曹博士的这些观点,以前闻所未闻,看了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未来看似遥远,其实就在眼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教育变革风起云涌,未来的教育与社会紧密相连,培养新时代人才教育所承担的功能和责任,更加迫切。

    作为一名教师,从现在开始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学习信息时代新技术的运用,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以蓬勃的活力,不懈的追求去迎接未来智慧教育的到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未来的教育是人工智能+教育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