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模式

如有错误或有补充,以及任何改进的意见,请留下您的高见

定义

代理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模式,它可以在不修改源码的情况下增强方法,在方法前后增加日志记录、权限管理等功能。

代理模式可以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两种。静态代理是在代码实现阶段就确定了代理类与目标类之间的关系,而动态代理是在运行时动态生成代理类。Java中,使用反射机制来实现动态代理。

简单来说,就是把原来的实现类A,在直接访问它的基础上,用B类作为中介,让本来  直接访问A  的行为变成:访问B->B给A发出指令->A实现命令。

他都有以下几个组成

抽象主题(Subject):

定义了真实主题和代理主题的共同接口,这样在任何使用真实主题的地方都可以使用代理主题。

真实主题(Real Subject):实现了抽象主题接口,是代理对象所代表的真实对象。客户端直接访问真实主题,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代理主题来间接访问。

代理(Proxy):实现了抽象主题接口,并持有对真实主题的引用。代理主题通常在真实主题的基础上提供一些额外的功能,例如延迟加载、权限控制、日志记录等。

客户端(Client):使用抽象主题接口来操作真实主题或代理主题,不需要知道具体是哪一个实现类。

优缺点

优点

  1. 隐藏实现细节:代理模式可以隐藏实现对象的细节,客户端只需要与代理对象交互即可,无需了解实现细节。这样可以降低客户端与实现对象之间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 增强安全性:代理模式可以增强安全性,代理对象可以对客户端的请求进行过滤和验证,从而确保请求的合法性。例如,安全代理可以控制对对象的访问权限,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用户才能访问对象。
  3. 提高性能:代理模式可以提高性能,代理对象可以缓存请求结果,从而减少对实现对象的访问次数,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例如,缓存代理可以缓存对象的结果,当下次请求相同的参数时,可以直接返回缓存的结果,而不需要再次执行耗时的计算过程。
  4. 实现松耦合:代理模式可以实现松耦合,代理对象可以在客户端和实现对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使得系统的结构更加灵活和可扩展。客户端可以针对抽象主题角色进行编程,增加和更换代理类无须修改源代码,符合开闭原则。
  5. 方便远程调用:代理模式可以实现远程代理,将请求发送到远程服务器,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这样可以隐藏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细节,使得客户端可以更方便地访问远程服务。
  6. 实现虚拟代理:虚拟代理是一种延迟加载的技术,它可以在需要时才创建真实对象。虚拟代理通常用于加载比较耗费资源的对象,例如大图像或者数据库连接等。通过延迟加载,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缺点

  1. 增加复杂性:代理模式需要实现代理对象和实现对象之间的交互逻辑,增加了代码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
  2. 降低响应速度:由于代理对象需要处理客户端的请求,可能会增加系统的负担和延迟,导致响应速度降低。
  3. 增加内存占用:代理对象需要缓存请求结果,可能会占用较多的内存空间。
  4. 不适合处理复杂对象:由于代理对象需要和实现对象保持一致的接口,可能会导致接口和代码的复杂性增加,不适合处理复杂对象。
  5. 静态代理类和被代理类实现了相同的接口,代理类通过被代理类实现了相同的方法,导致大量的代码重复,增加了代码维护的复杂度。
  6. 静态代理只服务于一种类型的对象,如果要服务多类型的对象,势必要为每一种对象都进行代理,静态代理在程序规模稍大时就无法胜任。

示例

// 客户端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 抽象主题
interface AbstractSubject{
    
}

// 真实主题
class Subject implements AbstractSubject {
    public int sum(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 代理
class Proxy {
    private Subject subject;

    public Proxy(Subject subject) {
        this.subject = subject;
    }

    // 这里代理实现,用Proxy的
    public int sum(int a, int b) {
        /*
        可能再添加的代码逻辑
         */
        return subject.sum(a, b);
    }
}

你可能感兴趣的:(代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