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注》书评:论语中的领导力法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译注》

你好,感谢关注《无忧在读书》的专栏。“开卷有益、读书无忧”——我是荐书人无忧,今天在读的书是《论语译注》(作者: 杨伯峻,出版社: 中华书局)。

《论语译注》书评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论语》译著中的善本。少年、青年、中年,人生不同阶段读《论语》,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今天,我们从“正己率人、立己达人”的角度,谈一下《论语》中的“领导力”思想

《论语》的核心是什么?我认为是,“吾道一以贯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用白话说就是,孔子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理念:忠和恕。什么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立己达人是君子的追求,勿施于人是君子的底线。

领导力的核心是“人”。我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也是《论语》关于管理之道的核心理念。管理自己,成就别人,正是所有领导者应该追求和具备的境界

熟读《论语》,通篇都闪烁着“管理”智慧的光芒,让我们从领导者的德、形、言、学、宽、谋、志七个方面,一起体会:

1、领导者之“德”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德,该是最高的了。)

德不孤,必有邻。(有德一定不会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做伙伴。)

不迁怒,不贰过。(不拿别人出气,不再犯同样的过失。)

君子坦荡荡。(君子心地平坦宽广。)

君子不忧不惧。(君子不忧愁,不恐惧。)

恭、宽、信、敏、惠。(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看到利益想该不该得,遇到危险肯付出生命。)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君子必须得到信任以后才去动员群众;否则,大家会以为你在折磨他们。)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看见善良,努力追求,好像赶不上似的;遇见邪恶,使劲避开,好像将手伸到沸水里。)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您自己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领导的作风好比风,百姓的作风好比草。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

君子和而不同。(君子用正确意见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不肯盲从附和。)

君子周而不比。(君子是团结,不是勾结。)

近者悦,远者来。(身边的人心悦,远处的人投奔。)

——孔子把“中庸”视为最高之德。坦荡荡,不迁怒、不二过,不忧不惧,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君子德风,帅之以正。其结果就是,近者悦,远者来。

2、领导者之“形”

君子不器。(君子不像器具一般,只有一定的用途。)

和为贵。(以遇事做得恰当为可贵。)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

行己也恭。(自己的容颜态度庄严恭敬。)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平日容貌态度端正庄严,工作严肃认真,为别人尽心诚意。)

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严肃自己的容貌,可以避免别人粗暴傲慢;端正自己的脸色,容易让人信任。)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远远望着,庄严可畏;向他靠近,温和可亲。)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庄严而安详。)

君子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君子安泰矜持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朴实多于文采,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未免虚浮;文采朴实,配合适当,才是君子。)

——和为贵,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远望他端正庄重,接近他如沐春风,一位风度翩翩的领导者形象跃然纸上。关键点是,君子不器。你在他身上从来看不到“自私”“自恋”“自大”“自负”的“我执”。

3、领导者之“言”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说的多,做的少,君子以为耻。)

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工作敏捷,说话谨慎。)

刚毅木讷近仁。(刚强、果断、质朴、谨言,近于仁德。)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焉?(四季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

出辞色,斯远鄙倍矣。(说话的时候,多考虑言辞和声调,可以避免鄙陋粗野和错误。)

听其言也厉。(听他的话,严厉不苟。)

言笃信,行笃敬。(言语忠诚老实,行为忠厚严肃。)

言必信,行必果。(语言一定信实,行为一定坚决。)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因一句好话提拔他,也不因一个坏人摒弃好话。)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可以同他谈却不谈,会错过人才;不可同他谈却同他谈,是浪费言语。聪明人既不错过人才,也不浪费言语。)

——讷言、谨言,出辞色,必有信,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言则已,一言九鼎。对待人才,要坦诚相待、肺腑之言;若非可言之人,则惜字如金、绝不失言。这是领导者说话的艺术。

4、领导者之“学”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学习和工作总不厌倦,教导别人总不疲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取法的人;我选去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好的,应该想向他看齐;看到不好的,应该反省自己又没有类似的毛病。)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有能力向无能力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向知识缺乏的人请教,有学问就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像空无所有一样。)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明机敏,爱好学问,谦虚下问,不以为耻。)

——优秀的领导者向一切先进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实事求是。问于下、问于寡、问于不能、问于三人,见贤思齐、不耻于问,不厌不倦,是古今卓越领导者的成功诀窍。

5、领导者之“宽”

宽则得众。(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

宽则得众,公则说。(宽厚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公平就会使百姓高兴。)

君子求诸己。(君子要求自己。)

居上不宽,吾何以观之哉?(居上不宽宏大量,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重责备自己,而轻责备别人,怨恨自然不会来了。)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给工作人员带头,不计较人家的小错误,提拔优秀人才。)

犯而不校。(纵被欺侮,也不记仇。)

不怨天,不尤人。(不怨恨天,不责备人。)

无求备于一人。(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

——孔子特别重视“宽”。与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精细管理”“细化流程”“严格考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孔子认为“宽则得众”。领导者要有“不怨天、不尤人”的境界,“躬自厚、求诸己”的格局,“赦小过、犯不校”的心胸,如此才能得众聚人!

6、领导者之“谋”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时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就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我所共事的,一定是面临任务便恐惧谨慎,善于谋略而能完成的人!

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事情不忍耐,便会败坏大事情。)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呀!谨慎呀!好像面临深深水潭之旁,好像行走薄薄冰层之上。)

——优秀领导者一定是居安思危、好谋成事的人,而非匹夫之勇、鲁莽之辈。一个“谋”字,体现的是基于战略的危机感、前瞻性和大局观。

7、领导者之“志”

无倦。(永远不要懈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有毅力,因为他任务沉重目标远大。)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志向。)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正是孔子讲的虽“任重道远”,不可以不“弘毅”,“无倦”。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无不具备无倦之激情、刚强之意志、坚忍之精神。

以上是再读《论语》的一些“领导力”感悟,希望这些基于孔子“忠恕之道”的领导力法则,能带给大家更多启示。

子曰:“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管理者朋友们,天降大任于你了,让我们像孔子所说,“真诚躬身入局、坚守中庸之道”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译注》书评:论语中的领导力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