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地就教孩子读书写字,各种兴趣班,甚至有的孩子手指都还是软的,没有力量就送孩子去学习钢琴。孩子累的身心疲惫,父母还责备孩子学不好,而最终的结果也是孩子对学习这件事情产生了极大的抗拒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一个孩子在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是10分钟,另一个孩子在出生后的第53周才开始练习,同样每天练习10分钟,当他们满54周时,第一个孩子练习了8周,第二个孩子练习了2周,大家猜一猜哪个孩子爬楼梯的水平更好一些呢?

大家肯定会认为练习的8周的那个孩子爬楼梯的水平更高一些对不对?

但实验结果却是:练习的2周的那个孩子只用了10秒就爬上了特制的楼梯,而练习了8周的孩子却用了20秒才爬上同样的楼梯。

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

格塞尔说,如果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就超前的对孩子进行训练的话所有的训练都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强调要按照孩子的发展规律对孩子进行相应的训练,家长要记住我们要让孩子茁壮成长,但不能因为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就不顾孩子的发展规律与特点揠苗助长。

这里讲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孩子拿笔写字,现在家庭在孩子三四岁就让孩子拿笔写字,当孩子写不好时还责怪孩子不认真,但写字这个动作对于孩子来说属于一个精细运动,孩子的手指肌肉与指关节都没有发育完全,如果孩子过早的拿笔写字,由于拿笔姿势不正确,手部力量使用不均匀会导致指关节畸形,而他们的不正确的坐姿更是会导致驼背,近视等不良结果。而这些错误的行为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正,对孩子没有任何益处。

学习知识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还属于依靠机械记忆来记忆东西,而有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在人前多背几首诗就填鸭式的逼迫孩子背一首又一首的古诗,交给孩子原本应该是他们小学时才学习的知识,孩子的确是记住了,但这样的孩子会出现一二年级时的成绩很好,但越学到后感觉越吃力,因为孩子没有学会学习的方法,他学会学习方法的只有死记硬背,所以会出现后劲不足、越学越吃力的表现。

“芭学园”创办人大李老师说:因为成年人急于交给孩子小学的知识,在交给孩子这些知识时,更是急于让孩子马上掌握,而孩子的发育年龄还没有达到能够掌握小学知识的能力,于是只能靠记忆来完成,如果孩子获得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孩子就会将这样的学习方式固定下来,形成了只能使用记忆和依靠别人提供的学习方式学习知识的方式,一个人能不能建立自己的学术系统和掌握一门学问,不是看他背了多少知识,而是要看他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交给一个人一样东西不如教给他得到这样东西的方法,而父母们过早的交给孩子本不应该他们学习的知识时只是交给了孩子“鱼”并没有交给孩子“渔”。

其实相对于知识而言孩子更加应该学会的是对知识的兴趣,对知识的探索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的方法。

据资料统计,8200万的德国人拿走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他们却故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觉得不应该过早的开发孩子的智力,孩子们有自身的生长规律,他们应该在相应的阶段做相应的的事情,而不是超前学习本不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

孩子的学习是一场马拉松,并不是早点起跑就能赢在起跑线上,而是看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能够跑的更久。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