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外向型”性格的人吗?

    从小就有大人评价我说:这孩子性格外向,好动。因此,我也就如此认为自己就是外向性格的人了。

    随着年龄的增大,阅历渐渐丰富起来后,对于周边的人也就留心观察起来。很多朋友、同学、同事们,我大多在心里给他们做个定位,那个人是性格外向,那个人是内向型的人,如此而已。

    为了要这样把人做性格定位呢?为了在交往中,最快速的与之对接,无论是一起去游玩,还是一起学习或是工作的时候,都会选择与他人性格匹配的方式,免得需要过多的解释和说服等麻烦。

    后来,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知识,慢慢的理解了性格的优缺点,而且也知道了每个人都有自我特点,性格的内外向也非绝对指标。外向型人有偏内向的倾向;看似内向型的人,也有外向性格的特点。

  我打小就是偏外向性格的人,活泼好动,见了生人不打怵,好结交陌生人。记得小时候,每天都要与几个小伙伴在大院里玩耍,我就是那个召集人,除了在楼下呼唤大家下楼,有时还要和其他人一起挨家挨户的找人出来,那个前去敲门、发邀请、回复伙伴父母问答的人,一定就是我。因此,在大院里我认识的叔叔阿姨最多,日常和大人们打招呼说话的时候也最多。

    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我在学校和班级里都是调皮捣蛋的人,尤其喜爱体育活动,因而认识的老师同学们也就很多,在班里打闹玩笑的生活,如今也是历历在目。

    岁数大了以后,自己的头脑里越来越觉得外向型性格逐渐在减少,碰的壁多了,被拒绝和打击的情形使得我也说话做事都走心了。性格中的内向倾向在逐渐增加,人也就深沉了许多,不只是好还是坏呢。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国外心理学家对于外向型性格的误解做了几方面的研究,把日常人们对外向型性格的误解,做了解释。大致情况是:人们对外向性格的4个常见误解,解释的很详细,使我获益匪浅。

    对于性格外向的人,人们常常会联想到“派对动物”“总想成为人群焦点”,心理学家埃伦·亨德里克森(Ellen Hendriksen)在《科学美国人》的一篇文章中总结了4个对外向性格的误解。

    大家对外向型性格的人第一个误解是: “外向者的朋友很多,但都是泛泛之交”。到底是不是如此呢?

    人们如此认为的主要有两个原因:外向者更愿意发起社交活动,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外向者更容易认识跟自己相似的人,当他们的人际关系有了交集后,社交圈就会加倍扩张。

    实际研究发现,外向程度跟人际关系满意度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也就是说,人际关系质量不能用来作为一个人是否外向的指标,每个人都会有几个密友,以及一些“泛泛之交”,只是数量略有不同。

    人们的第二个误解是:“外向的人能通过社交给自己‘充电‘’。是不是有此好处呢?最近有研究证明,不管是外向还是内向,在合适的环境下,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社交带来的积极作用。

    美国心理学专家亨德里克森说,内向者社交时更容易“心累”,但这不代表社交就是折磨,也许他们缺的只是一种让自己舒服的交流方式。

    大家对外向型性格的人的第三个误解是:“外向的人不会产生社交焦虑”。到底是不是这样子呢?亨德里克森说,社交焦虑来自于“总觉得人人都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所以害怕被别人评判或拒绝”的心态,它并非内向者的专享。外向型性格的人,在社交中也怕被别人批评和拒绝。

    还有一个误解就是第四个误解:“外向的人不需要跟自己独处”。跟自己独处,是每个成年人都应该有的生活能力和心理修复本事。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在参加聚会、演讲等“外向型”活动时,通常会在三个小时后出现疲劳症状,而且“人越多越累”。无论是内外向的人,在高强度的社交活动中,都会有疲劳感。

    我们经常看到媒体上的综艺节目主持人,站在台前活泼开朗,引导人们开怀大笑,插科打诨,一笑一颦都是风情万种,主持人的话语更是口吐莲花,侃侃而谈。这样的主持人,性格外向,是幽默睿智的人,谁能想得到,他们在台下时,就是一言不发默默无闻的人呢?

    人在“高强度的社交之后,谁都需要休息,这不是性格问题。”看综艺主持人在台上热情开朗,私下却很安静低调一样。就是如此。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个“外向型”性格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