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得

我一直认为沟通是和别人讲道理,不可能是暴力的,但今天读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光看它的书名,你就知道沟通能分成暴力和非暴力。

从表面上来看,交流是如何演变成暴力行为的?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总结有四个原因让我们的日常交流,演变成了暴力行为。

这四个原因分别是: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

道德评判的意思,有点像是用自己的价值观给别人贴标签。

比如说,你上班的时候,每天都要擦办公桌,才会觉得桌子是干净的。可是你的同事小王呢,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一个星期就擦一次,也觉得挺干净了。

结果呢,你马上就给小王贴上了“邋遢”和“懒惰”的标签。贴标签就是道德评判。这一刻,你的偏见也就产生了,这种偏见会阻碍你和同事进行平和的交流。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如果是进行平和的交流,应该是和同事说:“小王啊,我发现你一礼拜才擦一次桌子,但是咱们办公室窗户不密封,灰太大,桌子上落灰对你的身体不好。你每天擦一次可能更好。”这样的表达方式,就能够体现出你的关心。

但是如果你已经给小王贴上邋遢、懒惰的标签,你可能会说:“小王啊,你也太懒了,桌子这么脏都能坐下去!赶紧擦擦吧!”仔细琢磨一下你就会发现,正是因为贴标签这样的道德评判,让你原本的关心,变成了责怪。

而责怪,其实也就是一种暴力行为。这么一来,道德评判就把日常交流引向了暴力行为。

除了道德评判以外,刚才我们还提到了总是和他人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也会让你的日常交流演变成一种暴力行为。

和他人进行比较很容易理解。你想啊,一个人总是和别人攀比,始终不能平心静气地看待别人,当然也就不能和别人处于一个平等的关系。

关系不平等,还谈什么交流呢?两个人处于相互攀比的状态,就像两个运动员赛跑一样,只有通过力量上的对抗,才能解决掉攀比的问题。

而力量上的对抗,当然也是一种暴力行为。

所以,你如果经常觉得自己和谁都难以交流的话,那你就要试着反省一下自己,看看是不是因为,你总是喜欢拿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

至于说回避责任这一点,则是指我们的表达方式,经常会忽略掉内心的情感根源。

你比如说,一个家庭主妇,总是抱怨自己不得不每天起早贪黑地伺候小孩,做家务。在孩子面前也抱怨,在丈夫面前也不停地抱怨。

这种抱怨就代表着逃避责任。

这个妈妈本来也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心和对孩子的爱才去做这些事的。但是呢,一旦把表达方式换成“不得不做”的时候,她就不自觉地忽略掉了自己原本的出发点,仿佛照顾的不是自己的孩子,打扫的不是自己的家一样。

当她对孩子说:“妈妈都快累死了,成天给你当牛做马,你还不听话!”你想想这样的语言,对孩子来说难道不是一种暴力伤害吗?全职妈妈本来已经非常辛苦,工作的价值也常常被忽略,如果再用这种暴力沟通的方式来交流,更加深了家人之间的矛盾。

除了以上三点,最后还有一个因素,叫做强人所难。

强人所难是怎么让交流变成暴力的呢?很多中国家长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们去做一些事情。

比如说,孩子明明一直成绩就不太好,在班里排名倒数,平时大部分学科能考及格就不错了。

可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一类的原因,就和孩子说,你将来必须考上清华或者北大!父母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这显然也是一种暴力。

找到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改好了就可以吗?不是!这本书区别于其他沟通类书籍的优势是它告诉我们不仅仅是这些原因,还给出了我们在暴力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深层次原因。

自古以来我们就流传着两种价值取向,性本善和性本恶。在作者看来,一切暴力行为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性本恶的价值取向。

当你认为人的本性是丑陋的、冷酷的,那么你自然会用相对应的暴力方式去应对。这时候你就会陷入暴力当中。

而当你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积极的,那么你就会用相对应的温柔的方式去应对。你就自然会离暴力因素越来越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日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