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原理》作者: 劳伦斯J.彼得

内容简介:

《彼得原理》由彼得通过对千百个组织中不胜任的失败实例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于1960年的一次研习会上首次公开发表。尽管演说招来了敌意和嘲笑,但他仍在1965年春以独特的讽刺手法最终完成了此书。彼得认为,彼得原理的推出使他“无意间”创设了一门新的科学——层级组织学。



作者简介:

劳伦斯 J. 彼得

(Laurence J. Peter)

劳伦斯 J. 彼得生于加拿大,在华盛顿州立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他经验丰富,先后担任过教师、顾问、学校心理学指导、咨询师和大学教授。他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过30多篇文章,并出版过《说明性教育》(Prescriptive Teaching,1965)一书。

“彼得原理”由彼得通过对千百个组织中不胜任的失败实例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于1960年的一次研习会上首次公开发表。尽管演说招来了敌意和嘲笑,但他仍在1965年春以独特的讽刺手法最终完成了此书。彼得认为,彼得原理的推出使他“无意间”创设了一门新的科学——层级组织学。

雷蒙德•赫尔

雷蒙德•赫尔于1947年后长居英属哥伦比亚地区。他监制过30部电视和舞台剧节目,并出版了4套舞台剧剧本。他的文章曾刊登于Punch、Macleans 和 Esquire等杂志。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导出的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

#  任何层级组织里,每个人都将晋升到他不能胜任的阶层。

#  结论入情入理,案例有趣有益,惜乎论证过程几近缺失。简简单单的彼得原理,从各种角度揣摩均有裨益:作为管理者的知人善用;作为当局者的自知之明;作为个人的知进退有舍有得。而最终那个结论,等读过的人自己做出吧。


贰:

平心而论,作者关于不胜任者的看法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只是无法象他那般的归纳整理出来,所以觉得读起来很是入情入理的。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本学术论著,书里面有的只是结论 + 事例,更准确的说是一本语录体的著作。称其为一本好书,是因为结论的精彩,而不是因为论证过程的高妙,因为根本就没有论证在里面。

说它也是一本坏书,则是完全要拜本书的出版商所赐了。象注水猪肉般的把一本百页之内可以了结的文字硬是灌成171页之多,每页的文字、行距、页边距足够大到让人以为是在读小学生的识字课本,难道只是为了对得起书后32元的售价吗?若是如此,天下读书人的智商实在是被低估到了地心深处去了。

其实彼得原理也要与时俱进才好,比如书中提到人们将在其不胜任的位置上停留下来,因其不胜任而再不能获得晋升。现实中胜不胜任却很难成为一些人晋升的先决条件,不胜任也可以是个绿灯让你一路畅行下去,好象连升三级的张好古先生,从A到Z就从来没有胜任过嘛。


叁:

彼得原理是由Laurence J. Peter于1960年代提出的层级组织中的管理困境,即晋升中必然形成的不胜任现象:“在层级组织中,每一个员工都有可能晋升到不胜任阶层”(p.6),并由此得出可怕的推论:“每一个职位最终都会由对工作不胜任的员工把持”(p.7)。

    彼得原理的困境(本书译者类比于《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圈套”)在于隐含了如下两点不实假设——

    (1)人的工作能力是有限的、静止的,无法通过工作实践或培训得到锻炼提升,以跟上层级的晋升。不否认普通人许多能力平平或存在无法克服的个人某方面的(比如演讲、组织、社交等)能力缺陷,不适合管理职位或较高等级的管理职位,然而还是得承认这样的事实,一部分人(只要少部分人即可,因为层级组织呈金字塔结构)的工作能力(主要应是管理能力)是可以通过管理实践与培训得到提升,足以胜任工作,虽然肯定会遇到未知的各种挑战。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则更强调培训的作用,坚信培训可以成就管理领袖[1]。

    (2)随着层级升高,对人的能力的要求愈高。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则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二位[2],换句话说,人本身的能力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是下降的。制度的作用,则可形象称之为“萧规曹随”式的保守经营策略。而现实中优秀的公司管理,往往是各层级岗位有明确的职责制度,有章可循,也有人才储备,可以做到旧人走,新人上来即可顶替。其次,更高层级的工作性质固然更具重大性、前瞻性和复杂性,但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力需要在量级上等比例地提高。人对工作或事物运作之道的领会或把握,是不论其大小,内在相通的,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尽管这份领悟道的智慧和妙用道的能力人仍各有别。

    关于层级组织为不胜任提供庇所,彼得原理或不胜任现象的存在,作者并未给出恰当的成因分析,只是提到层级组织的自我维系(p.23),在彼得反转原理中则有所触及:”组织内部的和谐一致比对外的服务效率更受重视“(p.21)。这里,则触及了组织利益与公司利益的分离、组织的自利性与他用性的矛盾。工作中的事情本来目的与做事者的自私动机(或组织的自身利益),亚当.斯密认为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可确保二者的统一[3]。换句话说,我们可据此推论,彼得原理症结在于,内部层级机制的自我封闭于外部市场机制。组织脱离市场本质目的的自我维护,这也是大公司通病的病灶所在。

    彼得原理推衍至人类组织或者历史观便愈见其荒谬(甚至带有反动倾向)。彼得原理认为,“人类迟早会达到生存不胜任的阶段”(p.111),进而面临“全人类的淘汰”(p.117)。人类的发展虽然带来所面临环境的巨大改变,组织结构(民主政治、社会福利体系等)并没有变得更复杂到没有人能够胜任,或者资本主义需要全部推倒的地步。就像作者所言“1966年所做的一次调查显示,全英国安装的电脑,70%以上的商业表现都不尽如人意”(p.115),今天来看,明显是作者对应用中出现问题严重性的悲观夸大。套用一句矛盾论哲学的话,须知,矛盾总是与解决矛盾的办法一起产生。

注:

[1] “将来,人们会认识到我们的领袖人物必须是通过培训而成就的。”(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前言)

[2] “过去,人是第一位的;未来,制度是第一位的。”(同上)

[3] "He intends only his own security; and by directing that industry in such a manner as its produce may be of the greatest value, he intends only his own gain; and he is in this, as in many other cases, led by an invisible hand to promote an end which was no part of his intention."(Adam Smith,Wealth of Nations)


需要的朋友加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

你可能感兴趣的:(《彼得原理》作者: 劳伦斯J.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