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杂思——息妄归真

雨中荷塘

“不待雨来先地湿,并无云处亦天低。”

梅子已过青时节。江南的黄梅时节,阴雨连绵,到处都是湿哒哒的,即便如此,仍是遮不住这青山绿水的风景,随处都是如画写意。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对诗人来说,梅雨是浪漫的、多情的、忧愁的,也是唯美的。诗词里的梅雨季节,自有一番难以言传的绝美意境。

金陵古都,十里秦淮,多少文人墨客赋情赋诗,连那生生不息的潺潺河水都沾染了无限情怀,随波荡漾。

“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

乘一叶扁舟,在烟雨蒙蒙的河上翩然而行,饮茶赏雨,好似穿越了时空,梦回千年……

没在江南生活过的人是无法体会这个时节之美的,烟雨江南,如诗如画。

我曾不只一次在我的文字里表达过,生于斯,长于斯,这份爱是透在骨子里的。

近来读了王国维的不少诗词,有一首《阮郎归》,描写的正是梅雨时节的江南美景。

女贞花白草迷离,江南梅雨时。

阴阴帘幙万家垂。穿帘双燕飞。

朱阁外,碧窗西。行人一舸归。

清溪转处柳阴低。当窗人画眉。

读这首词就像是欣赏一幅中国山水画。白花碧草,清新淡雅,万家帘幕低垂,燕子低低飞过,楼阁窗台外,游子乘舟归家,还有那画眉梳妆的佳人哟,在等谁……这一切笼罩在无边无际的朦胧细雨之中,如画似卷,余韵悠长。

窗外的雨下得有声有色,或急或缓,洗刷着这个世界。

越来越喜欢独处,在这样的雨夜。

屋子里除了自己的呼吸声、翻动书页的哗啦声,掀起盖子往茶壶中续水的声音,不,还有那些花花草草的说话声,仿佛轻声的呢喃,融融暧暧。所以,我不是孤单的,只是在享受一份静好!

不知不觉,崇尚起简约的生活方式,比如清淡的饮食,喜静不喜闹,更加喜欢古琴带来的天籁之音。和蜜友之间也只在那份惦念累积到有些沉甸甸的时候才会拨通电话,听着那头的安好,还有吧啦吧啦的絮叨,没心没肺的笑声,心,便踏实了。

我的阳台小花园已经有些模样了,大大小小十几盆,颇有些绿意盎然的景象,像个小小的植物园。绿萝和常青藤都肆意地拖下了长长的藤蔓,像一道绿色的瀑布;发财树枝繁叶茂,看来有挑战两米之势,春天时略做修剪,如今长得是愈发的好;杜鹃花谢了之后,养分都给了叶子,每一片都是饱满锃亮的样子,期待着下一个花期的到来;茶几和书桌上各有一盆文竹,造型有异,风雅尽同。

最爱把摇椅搬到阳台上,然后窝进去,微风阵阵吹来,湿润的空气带着泥土的味道弥漫开来,闭着眼睛,慢慢摇,抛开红尘俗事,放空自己,让时间慢下来……

雨天最适合做什么呢?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此时虽无皓雪红梅,思来想去,依然还是读书最好。

早前读过朱良志的《曲院风荷》,收益良多。作者是北大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和艺术关系的研究。他的书里融合了哲学、美学、禅学、理学、心学、道学,把汉字、绘画、书法、印章、园林等等,全部糅合在一起。

有一条对他的评价是:用哲学思维读懂中国艺术的精神本源。

深以为然!

精读他的一本书,就如同读了数本不同的典著,总有无数的欣喜和领悟,启人深思。

近来,把他出的书大致了解了一番,又选购了两套。一套被称为“中国美学入门”,共有五本之多,分别是:《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惟在妙悟》、《画者东西影》、《法自画生》和《扁舟一叶》。光是这些书名就已经让人心怀向往了。另外是一个单本——《清气满乾坤》,已经开始阅读了。

我种的茉莉

其实,读书也是蕴藏着缘分的,如同人与人之间。书海无涯,万千书籍层出不穷,有些是自己找着看的,有些是缘分使然,能读到的,是缘,能爱上的,更是良缘。

我总是渴望有很多书来摆满我的书架,可读书的速度却怎么也赶不上买书的速度,如此贪婪,如何是好!

活到中年才似乎开了窍,仿佛拨开了云雾,清晰了想成为什么样子的自己。

有一个词语叫“息妄归真”,应该是禅语,意为“离言说相,离心意识,熄灭贪嗔痴”,可思,可想,可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达到那个境界。

每个人对世界的感知,其实都是内心的映射,拥有什么样的心,就会看见什么样的世界。

有人问我为什么会坚持写作,其实,这哪里能称得上“写作”这么至高的境界,愧之,愧之!

之所以写,是把文字当作一个路径,去找寻一些思考,或是某种思想,它会在一个地方,只有不断寻找才会出现,如同灯塔,引领方向。

这个世界,有阳光雨露,也有黑夜黎明;有坦途大道,更有坎坷崎岖。正如笔友在她的文章中所说:“每一次无望,都是希望的开始!”

心中怀着对文字的崇敬和炙爱,我想,对生活也必定是怀有一份热忱与希翼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雨夜杂思——息妄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