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6 今日思考 教育三维(2)

昨天思考到教育三个维度的解释,今天继续。教育并不局限于真正的上学过程中,我们成长的所有阶段都属于教育的过程。

如应试教育的核心就是别人定义问题,我们去按照问题和已知知识去组合满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方法在学校里叫应试教育,在工作中则是专业学习。

有人提出问题,有人解答问题,这样教育的核心前提是:

我们永远无法脱离定义问题的人。因为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局限于需求者提问题的需求。

这样教育出来的人最典型的状态就是特别依赖别人的问题。在工作中的表现就是特别依赖主管任务的下发。

自己产生价值就必须要明确接收到领导或者客户的清晰任务指令,否则难以去展开行动。

我记得自己刚工作时就是这个状态,自己成就感的获得基本都来自这任务的下发和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自己特别享受这过程,在不断的成就反馈中就认为自己成了一个“厉害”的高手。

其实不然,后来因为业务变革,所有的节奏一下子停了下来,自己变的闲起来,顿时就感觉特没有了安全感。这个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原来的“厉害”是假的,至少是建立在别人规定任务的舞台之上的。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就很大。也许自己专业还行,但自己给自己找事的能力还是很弱。

应试教育形成的定义问题的能力很弱。

素质教育这个时候就显现出来很大的力量,当自己无法获得被需要的机会时,就需要自己没事找事。

这没事找事的核心能力就要源于自己的影响力,即别人认同需要自己的能力。

这样的能力靠应试模式培养出来的专业能力是无法获得的,这更需要的是人文交互的素质教育来习得。

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分享能力,同理心能力等等,如果说应试教育培养的更多是人和问题的驾驭能力,那么素质教育则培养的是人和人之间协作交互的能力。素质教育使得一个人能力可以获得更多价值交换场景,从而可以获得更多人的需要,这便是影响力,即影响更多人认同你的能力。

看看那些喜欢写作分享的人就会发现,他们的通用能力,即素质学习都是非常棒的。

从一个人生存下来这个目标看:习得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通常就够用了,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生存必要的物质财富,但这却难以找到生存的幸福和意义所在。

毕竟一个人的幸福所需要的财富维度太多,这并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就可以让自己幸福一生的。真正让自己获得生存的意义,还必须具备认知学习的能力。

自己能够站在更大的视角上观察全局,定位自己。知道自己如何决策,如何选择才是对自己的生存是“正确”的。

经历过认知教育的人,学会“定义”自己的生存,找到自己的生存意义,而不是随大流没完没了的追求纯粹的物质财富。

甚至,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结果中,而是朝着一个目标前进的过程。

我们从生下来开始,到死亡结束,这一生的过程才是所谓的意义而已,真正的结束大家都一样,而不一样的只有自己存在的这段经历与众不同。

认知教育就是在告诉自己,要如何度过这一生,用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来选择决策自己的行动和行为。

从应试教育思考到素质教育再到认知教育,突然发现顺序错了。更是先有自己定义生存意义的认知教育,再有具体落地的素质教育,再到维持生存必要的专业教育。从大到小,从正确的事到正确的做事,也许这就是生命意义的落地路径。

活到老,学到老,三个维度缺一不可。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926 今日思考 教育三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