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大雄山,风范传千古
马祖道一禅师门下弟子众多,其中最为出类拔萃的,有西堂智藏禅师、百丈怀海禅师和南泉普愿禅师,人称马祖门下三大士。其中,百丈禅师对后世禅宗流传与发展功勋巨大,所谓“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马祖大师一生建立了数十座禅宗寺院,多在山林僻静之地,故称“丛林”。禅宗门下的僧人数量剧增,一派兴盛景象。
马祖灭度以后,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开始,朝廷取消了寺院田产和僧尼个人田产的免税制度,众多僧人面临着生存危机。百丈禅师于是精研大小乘戒律,予以适当开通,为禅宗道场制定了修行生活仪规《禅门规式》,即《百丈清规》,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勤勉禅风。后世禅宗道场普遍继承了《百丈清规》,禅宗在山林当中,依赖僧人自己的劳作,弥补了供养之不足,得以生存并持续兴盛,终于成为中国佛教之主流。
问:依据《佛遗教经》,僧人“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等等,以此来谋生,都不适宜。为何百丈禅师却提倡僧人亲自农耕而谋生呢?
答:在佛陀制定的戒律和规矩当中,有些属于“根本戒条”,例如杀、盗、淫、妄等,那是不允许更改的;但有些则属于“轻小戒条”,上面这些内容就是。佛陀说过,这些“轻小戒条”可以顺应所在国土的民俗与国情予以开许。
对于凡夫僧来说,生存是第一位的,然后才好修行。当面临着生存困境之时,通过自己的劳作来谋生,实属不得已而为之,也是唯一可行的权宜之计。
百丈怀海禅师乃福州长乐人,俗名王木尊,其母亲王氏诚心奉佛。王木尊小时候曾随母亲入寺拜佛,礼拜之后,指着佛像问母亲:
“这是谁?”
“这就是佛呀。”母亲回答。
“看它的样子和人没啥差别,那我将来也要作佛。”王木尊小朋友说道。
王木尊少年时代便发心出家,法名怀海,他好学上进,平日里持戒、坐禅、诵经,戒、定、慧三学都能够勤勉奉行。后来到江西参马祖道一禅师,被马祖选为侍者,照料马大师的日常生活。
每天午斋,怀海都要为师父端来施主供奉的斋饭,与大众僧一同进食。当怀海揭开饭盒的盖子,马大师每次都会拿起一样食物,例如一枚小饼之类,举起来给大家看,问大众:“这是什么?”
马祖大师乐此不彼,每天都这么干,一连持续了三年。怀海始终没能参透其中的玄机。
问:不就是一个小饼嘛,直接回答不行吗?
答:不是不行,而是着相了。您只认出了一个小饼的假相,却丢失了根本,可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
一天,怀海随从马大师外出,忽然见到一群野鸭子从面前飞过。马祖立即指着野鸭子飞过的天空问他:“是什么?”
“野鸭子。”怀海回答。
“哪里去了呢?”马祖又问。
“飞走了。”怀海回答。
马祖忽然伸手扭住了怀海的鼻子,疼得他不由得叫出声来。马祖于是反问:“你咋还说飞走了呢?”
怀海当下醒悟。
问:难道野鸭子不是飞走了吗?
答:马大师指着野鸭子飞过的天空发问,那里难道只有野鸭子吗?谁知道那里刚才是野鸭子,谁又知道如今野鸭子飞走了呢?它要真是飞走了,侍者怀海怎会知道疼呢!
问:哦,原来马大师问的不是野鸭子啊!是本来面目,对吧?
答:它不叫本来面目,您又迷在名相当中了。
怀海禅师醒悟之后,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不停地嚎啕大哭。有同修道友关心地问:“咋啦,你想父母了吗?”
“没有。”怀海回答。
“被师父骂了吗?”
“没有。”
“那你哭啥?”
“我的鼻子被师父扭得痛得不行啊!”怀海说道。
“为啥?你做错了什么事呢?”同修问。
“那你要去问师父了。”
同修便去问马祖大师:“不知怀海侍者做错了什么事,正在房间里嚎啕大哭呢。请师父告诉我原因吧?”
“是他明白了。不信你自己去问他。”马祖回答。
同修回来,对怀海说:“师父说你明白了,让我自己来问你。”怀海禅师听了,忽然呵呵大笑起来。
“刚才你哭得那么伤心,如今为啥又笑了呢?”同修问。
“对呀!对呀!刚才哭,如今笑。呵呵呵呵……”怀海回答。同修听了以后,彻底懵了。算了,再也不管这闲事儿了。
问:刚才哭,如今笑,这不是神经病么?
答:是的,是您神经了。但它不神经,你哭它不哭,你笑它不笑;你哭它陪你哭,你笑它陪你笑。你不认识它,它却孕育了你。
第二天,马祖大师像往常一样升座说法,大众才集合完毕,怀海禅师却忽然把自己的坐垫卷了起来,转身走出了法堂。马大师一看,立即下座,今天干脆不说法了,直接回了自己的方丈室,把大众晾在了一旁。
怀海也随着马祖进了方丈室,静候在一旁。马祖问他:“刚才我还没说法,你为啥却卷起坐垫离开了呢?”
“因为,昨天被师父您把我的鼻子扭痛了。”怀海回答。
“哦,那你昨天注意到了什么呢?”马祖问。
“今天鼻子又不痛了。”怀海回答。
“嗯,你真是深深明白了昨天的事儿啊。”马祖赞叹道。于是,怀海禅师向师父礼拜之后,便退出了。
怀海禅师得到马祖印证之后,离开了一段时日。然后第二次来参马祖,依旧为马祖做侍者。一天,怀海侍立在马祖禅床旁,马祖忽然望着禅床角上挂着的拂尘,怀海明白师父想让他取拂尘,但他并没去拿,而是开口考问师父:“即此用,离此用?”
意思是:您到底如何使用这个拂尘呢?是即它而用,还是离它而用呢?作为弟子和侍者来说,这样考问师父是很无礼的,于是马祖反问:“将来轮到你张开上下两张嘴皮弘法之时,你将如何为人师表呢?”
怀海于是取下拂尘,竖立在手里。这等于完成了师父的命令,师父随时可以使用拂尘了。
但马祖没有去拿拂尘,反而用怀海的话问他:“即此用,离此用?”
怀海又把拂尘挂了回去,当做回答。
只见马祖大师忽然振作威风,大喝一声,只喝得怀海禅师耳聋三日。不久,怀海禅师前往大雄山住持,此山峰峦高峻,又称百丈山,怀海禅师久住此山,故得百丈禅师之号。四方禅者闻风而来参学,渐渐成为了一座丛林道场。那时,马祖已经灭度了。一天,百丈禅师对大众说:“佛法可不是小事,老僧当年被马大师一声大喝,一下子耳聋了三天。”
弟子黄檗禅师听后,惊讶地吐出了舌头。百丈禅师看到了,问他:“难道你以后想要去继承马祖么?”
黄檗禅师答:“不,今天因为和尚您这么一说,我才得见了马祖大师的大机大用啊。但我并不识得马祖,假如我去继承马祖的话,以后将会丧失后人。”
百丈禅师赞曰:“如是,如是。见地与老师平齐,德行也才够老师的一半;见地超过老师,方才值得传授也。你很有超越老师的见解啊。”
黄檗禅师于是礼拜。
问:马祖大师想要拂尘,怀海为何不给他取,反而要考问师父呢?
答:虎子长大了,总要耍下子威风嘛。
问:马祖反问他“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是在责问他么?
答:是的,你如今不守弟子之礼,来日如何做得好师父呢。但禅师们其实并不在意这些,而是在交流与传授心地。
问:怀海禅师取下拂尘,拿在手里,是什么意思?
答:尽弟子和侍者之责,完成师父刚才用眼神给出的命令。
问:马祖问他“即此用,离此用”时,怀海禅师又把拂尘挂了回去,又是何意?
答:使命已经完成,既没有了“即此”,也不曾“离此”,所谓“不即不离,亦即亦离”是也。
问:怀海禅师回答很高明啊,为何马祖大师要大喝一声呢?
答:再高明的见解也只是见解而已,当你考问别人“即此用,离此用”的时候,你自己已经落在虚妄分别当中了,怎可不自知呢。于是马祖大喝一声,瞬间摧破妄想分别,直显本地风光,那里何曾有这些名堂呢。
问:怀海禅师耳聋三日,有何密意?
答:他不仅耳聋,而且眼盲,六根不再陷入六尘,则眼观而不见,耳听而不闻,等等,所以说耳聋、眼盲。三日者,过去、现在、未来三时也。自性清净当中,六根于过去、现在、未来都不曾落入六尘,同时能够自在运用六尘。马祖大师振威一喝,一切大机大用尽在其中,哪里还需要诸多名堂呢。到这里,“即此”、“离此”、“亦即亦离”、“不即不离”都成了戏论。
问:哦,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四句”呀。法师,在这离四句、绝百非之时,请您道一句,如何?
答:离四句之际,您把哪个叫做法师!
问:黄檗禅师吐舌,您以为如何?
答:恰似马祖当年振威一喝。
问:黄檗禅师说他不识得马祖,是说他没见过马祖大师么?
答:是,但不仅如此。黄檗禅师去参马祖时,马大师已经圆寂了,他确实没见过马祖。但他因百丈禅师之语得见了马祖大师的大机大用,其实已经“识得”了马祖。只不过这黄檗禅师太了得,他已经做到了见而不见,识如不识,六根不再陷入六尘境界了,所以说不识马祖,也不会去继承马祖大师。
问:为何不可以继承马祖大师呢?
答:你去继承别人,那就是向外攀缘,反而遗失了自己珍宝,甚至会误导弟子们也这样去攀缘,所以说将会丧失后人也。禅不是继承来的,禅在于内醒,在于自悟。
问:这样啊,怪不得百丈禅师赞叹他见地超过老师呢,这百丈禅师和黄檗禅师真是太透彻啦,是吗?
答:然也。故仰山禅师赞叹马祖门下,唯有百丈禅师得大机,黄檗禅师得大用,余者皆是唱导之师。
马祖大师健在之时,有一天,怀海禅师外出归来,马大师问他:“你从哪里来呀?”
怀海答:“从山后归来。”
马祖问:“遇到了一个人么?”
怀海答:“不曾遇到。”
马祖问:“为什么不曾遇到呢?”
怀海答:“如果遇到,就会告诉您了。”
马祖问:“既然不曾遇到,这消息从何而来?”
怀海答:“怀海罪过。”
马祖补充道:“其实是老僧罪过也。”
问:这个人暗指自性,是吗?
答:是。
问:那到底怀海禅师遇到了自性没有呢?
答:如果说遇到了,你却描述不出它的面貌;如果说没遇到,谁知道没遇到呢?那知性又是谁呢?所以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无论怎样答,都有漏洞。
问:怀海禅师为何说自己罪过呢?
答:因为他回答没遇到,却无法解释“没遇到”这个消息从何而来,陷入了自相矛盾当中。
问:马大师为何说其实是他罪过呢?
答:因为他无中生有在先。怀海禅师与自性,本来就不存在遇到、不遇到的问题。马大师为了考查弟子,不惜无中生有;考查完毕,则点出自己的无中生有之罪过。
百丈禅师住大雄山多年,每天上堂说法,有一位老人常常随大众一起听法。一天说法完毕,大众各自散去,只有老人不肯离去。百丈禅师问:“您是何人?”
老人答:“我不是人类。我在过去迦叶佛时代,曾经住持此山,因为有人问法,问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我回答不落因果。死后因此堕落为野狐之身,一直延续了五百世。如今请大和尚您代替我下一句转语,帮我脱开这野狐之身吧。”
百丈禅师说:“好,你来问,我来答。”
老人问:“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
百丈禅师答:“不昧因果。”
老人一听恍然大悟,乃作礼感谢,曰:“蒙您开导,如今我已经脱开野狐身了。我的遗体留在后山,恳请您依照亡僧之规矩,为我送葬。”
百丈禅师于是命令唯那师击鼓集众,预备午斋后送亡僧。大众都莫名其妙,不知道哪里有亡僧。午斋后,百丈禅师带领大众来到后山,用手杖挑出一具死狐尸体,依照亡僧之法火葬。
当晚上堂说法,百丈禅师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告知了大家。黄檗禅师听后,出来发问:“古人只是对错了一句转语,就五百世堕落在野狐身当中。假如他当时转语不错的话,该做个什么呢?”
百丈禅师一边招手一边回答:“来,你到我跟前来,我告诉你。”
黄檗禅师走上前,猛然出手打了百丈禅师一巴掌。百丈禅师呵呵大笑,曰:“我本想做一回红胡子强盗,没想到还有比我更强盗的家伙呀!”
问:这出戏很精彩,但弟子怎可以打师父呢?师父为何不生气,反而夸他呢?
答:弟子知道自己该打,也看出来师父要打他,但既然师父想打他,那么师父也该打,于是他就迅速出手,破解了全局。师父看到弟子如此透彻,开心哪,自然要夸他咯。
问:黄檗禅师为何该打?
答:只因他无中生有,认假作真。
问:答错一句话,就堕落在野狐身当中五百世,这以后谁还敢说法呀?
答:不只是一句话的问题,那老人执着于大修行人不落因果,这个见解否定了因果业报,属于偏空的愚痴之见,与畜生道相应,所以会堕落。但要注意的是,堕落只是一个假相,是随着妄想执着而显现的假相,自性其实不曾堕落(也不存在堕落、不堕落的问题),六道轮回并非实有,这就是黄檗禅师为何该打的原因所在。作为一位法师或禅师,必须要充分觉悟到,见解如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可陷入对于见解的执着,那就是偏执,属于见惑。
从这个角度来说,讲经说法确实很难,假如尚未破除自己的顽固执着,那就不宜说法,以免误导别人且伤害自己。另外,讲错了也不要紧,更正就好,只要不过分固执己见,就不会遭受类似的业报。即便有错漏,讲经说法的功德仍然不可思议。学习讲经说法,是每个僧人的必修课,也是所有学佛人未来成佛不可缺少的资粮,大家应当努力实践,绝不可因噎废食。
百丈禅师之禅风极俊朗而洒脱,可谓大机无限,大用无边,活脱脱一尊人间肉身菩萨。弟子打他,他不仅不生气,还可能会呵呵大笑;弟子礼拜他,嘿嘿,说不定他还要打你呢。
一次,某僧人问百丈禅师:“如何是奇特事?”
百丈禅师答:“独坐大雄峰。”
该僧于是礼拜,百丈禅师便打他。
问:人家礼拜你,为何要打他呢?
答:只因你着相了,自然该打。
一次,云岩昙晟(shèng)禅师来参学,问百丈禅师:“大和尚您每天驱驱忙碌于法务,不知究竟是为了谁呢?”
百丈禅师答:“有一个人需要。”
云岩禅师问:“为什么不让他自己干呢?”
百丈禅师答:“只因他家里没活计。”
问:这个人仍是暗喻自性,是吧?
答:是。但不可以为真有个自性。
问:如果自性是虚假的,那禅宗的明心见性如何安立呢?
答:充分觉悟到自性并非实有且不会断灭,方便称为明心见性。
问:如何证明自性不会断灭?
答:您吃喝拉撒睡,乃至于提问不休,都是证明。
问:那我什么都没干的时候,什么都没想的时候,自性在哪里呢?
答:谁知道您什么都没干,什么都没想呢?
问:哦,我明白了,原来自性就是自己内心的知觉性啊!对吗?
答:知觉是自性的作用,自性其实不属于知觉。一切见、闻、嗅、尝、觉、知,都是虚妄不实的幻觉,自性不是幻觉。
问:有人说“自性真实,非因非果”,您以为如何?
答:此乃佛语,真实不虚。
问:可您刚才说自性并非实有啊,这不矛盾了么?
答:自性不会断灭且不属于幻觉,所以说“自性真实”;自性不是某种实存之物,不是因果感应产生的,它无根源而自在,所以说它“非因非果”。一切因果如幻,但自性不曾陷入因果当中。
问:那自性是离开因果的吗?
答:也不曾离开,一切因果都是自性的秘密作用。
问:这自性好难懂哦,有没有直截了当的简便途径来认识它呢?
答:有哇。请看下面百丈禅师的杰作。
有时候,百丈禅师上堂说法完毕,大众僧转身正往外走呢,百丈禅师忽然开口招呼:“大众!”大众僧听到大和尚在招呼,于是纷纷扭身回头看,恰在此时,百丈禅师问:“是什么?”
这一招太绝了,是什么让你听到了召唤?是什么让你回头看的呢?只如今,它是谁,它在哪里呢?
——这里没有道理好说,也不难懂,您可以多试试,多问问自己,好好参寻,这就是认识它的最简洁途径。
问:这些禅机太玄了,我有点儿吃不消,有没有说得明白些的,道理清爽的呀?
答:有。一天,百丈禅师上堂说法,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问:这段和佛经一样精辟呀,太好了。还有吗?
答:多着呢。曾有人问百丈禅师:“如何是大乘顿悟法门之要点?”
百丈禅师开示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
“但歇一切攀缘,贪、嗔、爱、取,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不动,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过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善恶是非,俱不运用,亦不爱一法,亦不舍一法,名为大乘人。不被一切善恶、空有、垢净、有为无为、世出世间、福德智慧之所拘系,名为佛慧。是非、好丑,是理非理,诸知见情尽,不能系缚,处处自在,名为初发心菩萨便登佛地。”
有人问:“面对一切境界之时,如何能够心如木石呢?”
百丈禅师答:“一切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人自虚妄计着,做若干种解会,起若干种知见,生若干种爱畏。但了诸法不自生,皆从自己一念妄想颠倒取相而有。知心与境本不相到,当处解脱。一一诸法,当处寂灭,当处道场。”
“又,本有之性不可名目,本来不是凡,不是圣,不是垢、净,亦非空、有,亦非善、恶。与诸染法相应,名人、天、二乘界;若垢净心尽,不住系缚,不住解脱,无一切有为无为缚脱心量,处于生死其心自在,毕竟不与诸妄虚幻尘劳,蕴、界生死,诸入和合,迥然无寄,一切不拘,去留无碍,往来生死如门开相似。”
“夫学道人,若遇种种苦、乐,称意、不称意事,心无退屈,不念名闻利养衣食,不贪功德利益,不为世间诸法之所滞碍,无亲无爱,苦乐平怀,粗衣遮寒,粝(lì粗米,糙米)食活命,兀兀如愚如聋,稍有相应分。若于心中广学知解,求福求智,皆是生死,于理无益。却被知解境风之所漂溺,还归生死海里。”
“佛是无求人,求之即乖;理是无求理,求之即失。若着无求,复同于有求。若着无为,复同于有为。故经云:不取于法,不取非法,不取非非法。又云: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被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即生死因断,去住自由,不为一切有为因果所缚,不被有漏所拘。他时,还以无因缚为因,同事、利益,以无着心应一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亦云应病与药。”
此外,关于如何为人师表,如何说法利益大众,百丈禅师云:“善知识!不执有,不执无,脱得十句魔语,出语不系缚人。所有言说,不自称师,说法如谷响(山谷回音),言满天下无口过,堪依止。若道我能说、能解,说我是和尚(老师),汝是弟子,这个同于魔说。”
可见,善知识不会以师长自居,更不会以佛菩萨自居,只有所思、所说、所行都没有牵挂执着的人,才是真正的善知识。时值佛法日渐衰落之际,像这样的善知识很难遇到,也很少会有人认识他们,因为,他们与世人越来越不相应,几乎没有共同语言了。
问:如今,各路大师纷纷出世,很红,但最后绝大多数被证明为骗子,为什么呢?
答:因为大众需要他们。一般人都不肯踏实学习经文,而宁愿忙于无聊杂务。当他们有了心理依赖的需求时,就会四处寻找“大师”和“高人”,就如同盲人满地寻宝一样,找来的基本是石头。
问:像这样的人,如果遇到了您,想做您的弟子,您会答应吗?
答:不会,因为我没资格做他们的老师,我不是大师,更不会忽悠与蒙骗。我曾经劝过他们好好静坐读佛经,等有了相当基础再找老师,但他们基本当做耳旁风,最后,大都另外搜寻那些能给他们传授窍诀的大师们去了。
况且,我自己不是某个老师教出来的,而是依照经论潜心学修出来的,我以为这更加符合汉族人的根性,也符合汉传佛教一贯的传统。明末四大高僧,民国诸位大德,基本都是自学出身,没有哪个是靠别人教出来的。咱汉族人的特点就是聪明,太聪明所以不会听老师的话,但会听佛语,适合自行研修。
自行研修必须要学会自律,就是要管住自己,从信仰上来说,每天都要虔诚皈依三宝,则必得三宝护持。从日常行持来说,每天都要坚持修学,不可以随便偷懒,日积月累,自然会收获禅悦、法喜,以及种种信心和智慧。
像百丈禅师这样了不起的高僧,已然大彻大悟,但仍旧严于律己,每每随大众一同干农活,从不偷懒。一次,主事僧看大和尚年事已高,实在不忍心让他干活,就偷偷地把锄头等农具收走了。
百丈禅师四处寻找自己的农具,就是找不到,明白了。于是,这天他拒绝吃饭。侍者问他为啥不吃饭,他回答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主事僧知道后,乖乖地把农具给大和尚送了回来。
什么叫做大和尚?这样的才是。诸位睁大眼睛仔细辨别,莫认假作真。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正月十七,百丈禅师安然归寂。唐穆宗长庆元年(821),敕谥号曰“大智禅师”。百丈禅师不仅为禅宗丛林制定了流传千古的《百丈清规》,同时还有一部《百丈怀海禅师语录》传世,记载了其上堂开示,精彩纷呈,不同凡响,值得大家反复研读。
201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