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埠于二千年多前的雷州半岛是一块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热土,甚至在乡村都能看到大量的文物古迹,臂如石狗、古井、古墓和古民居等实体文物。
石狗
石狗是雷州半岛特有文化现象。通常座落在村民经常过往地段,如道旁,井边等处,置砫墩顶端,神态威严,俨然镇守村宅之神。凿制石狗的石材,出自雷州半岛盛产的火山玄武岩,色泽黑黝黝的,石料多孔隙,凸显其威武雄壮。雕凿成型的石狗,粗犷古朴,造型各异,几乎没有一只相似。表现面目冷峻,昂首朝天之势。
考察统计,龙湾村石狗总数共8尊,分布在山内、安乐、土相、温窖4个自然村内,系乡村田野文物,其鲜明特点是:
一、石狗安置的方位通常在村庄居民区的边缘。为了体现高高在上的威严神态以及目视远方的效果,砫墩建筑较高,有2~3米或更高,如土相村的石狗,安座在逾3米高的砖墩上。
二、多与水井、榕树为伴,朝向池塘或开阔的田园远处。温窖村保存着原生态的特色,石狗跟树冠宽阔浓密的古榕树为伴,也与水井左右相邻,西北面则是一片广阔的田园,布局十分经典。
三、村民崇尚石狗,保持敬畏。绝少发生人为损毁的不良现象,这是石狗得以保存下来的关键人文因素。
古井
“人稀废古井,水退筑新桥。”“道傍有古井,久废无与汲。”为南宋文学家陆游写在《村游》《古井》里的诗句,借以评述当下乡村古井没落萧条的生态境况,无疑是贴切的写照。农户日常起居生活用水,已被自来水取而代之,不再肩横一根扁担两只桶,晨早往返于水井和水缸之间了。水井,结束了其漫长的使命,无奈地退出了历史。
古人通常择居水草丰美的江河湖畔,他们深知生存的基本法则是不能离开水。相应地,虽然海岛地表水匮乏,但地下水丰富,掘井汲水,足以应对生存挑战的。
龙湾村的古井分布在8个自然村共13口。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水井通常掘建在村边低地势处,每村1~4口不等,跟村民的多寡有关。比如,龙舍村现有村民598户2564人,建有水井4口,分布在村庄西南道路沿线外侧,有的至今仍在使用;山内村现有村民207户918人,建有水井2口;村民79户353人的北域村建有水井1口……。水井并不孤独,一般有独木成林的细叶榕古木相伴,井口荫凉;正前多系开阔地带,一派田园风光;井边伫立砖柱,高柱顶端安座形态各异的镇村石狗。
井口形状有圆形、四边形、六边形、八边边等,井壁以礁石块或砖块砌筑而成,通径0.7~1米,水面深2~3米,井深9~10米不等。汲水时,以绳索牵系水桶或以长竹杆钩住水桶,坠下井底汲取井水。1980年代以后,各家各户自行抽水,手压泵、电动泵取代了水井汲水,水井渐渐退废。到了现在,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取水便捷了,饮水安全也有了保障。古井已经结束了其数百年来对村民的哺育,对庄稼的浇灌,静止下来,不再有人扰动它的平静,孤独地坚守终老。有的井口已被水泥板、木板等封存,也有的仍然裸露,渐为野草遮掩。无论如何,它成为了历史,但从不为人们遗忘。
古墓
山内村北墓坡荒野“陈氏碑”首立于乾隆乙巳年(1785年),重修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墓主是山内、调低、万山三村陈氏南宋始祖寿卿公。据考证,寿卿公生于南宋绍定年间(1228年~1233年),咸淳五年(1269年)岁次己巳莅任雷州通判。致仕(古时官员通常70岁退休)后,择东海逯遐(东海岛西部民安境内)而居。东海岛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宋朝绍兴(1131—1162年)年间,东海岛中部东山圩曾是椹川(原遂溪县旧称)巡检司旧址。古时海岛闭塞,地广人稀,海产丰盛,很适合结庐定居。此外,寿卿公任职10年后的公元1279年3月新会崖门海战蒙元灭宋,改朝换代之际,前朝官员肯定命运多舛,极有可能不及退休年龄就被迫辞官归隐林泉。四男敬忠定居山内村,成为山内村始祖。
其他各村也分布有少量古墓石碑。
古民居
王汉民祖屋
王标老屋
龙舍村遗存较完整的古民居有两幢,分布在村庄西缘,彼此隔路相望。古民居因何选址此地呢?原来,龙舍村村址为缓缓隆起的丘陵地貌,中部高,西部低。经过世代艰苦卓绝的开发,较低地势的西边坡谷地已被开垦为大片平整开阔的优质良田,还修建了农用灌溉水塘水利。四口水井也掘建在榕荫掩映的村西路边。因此,地理位置十分适合农耕劳作和生活起居,同时也符合“背山面水”的民间宅基宝地的风水取向。
龙舍村王氏为大族,其次是符氏,另有陈、林姓氏各少量人家。王氏繁衍至今26代,符氏祖宗从雷州白沙符处村迁徙定居至今13代。
王汉民祖屋,板门虚掩,窗户洞开,人去房空多年。合院建筑形制,外围东西长约14m,南北宽约13m;中部为一口尺寸5×5m天井,地面以砖块铺设。合院为砖木结构瓦房,座北向南,四围布局10个房间,其中东侧为主厅,厅侧两个厢房。外墙厚40cm,内层为未经烧制的泥坯砖,外层才是红砖,较现代砖块薄;内墙则全是泥坯砖砌筑。外墙同时充当围墙,每侧开窗3~4个,木制件,尺寸约宽50cm,高60cm。正南开门,门道宽约1.5m, 外面地势高于屋内地面,走台坎出入里屋。因此,整幢房屋在户外看起来较低矮,总高度约3~4米。门扁书有“薰风”字样,依稀可辩。“薰风”的词义解释:温和的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舒畅。此宅究竞有多古呢?据邻居王奇老人回忆,“薰风”古宅少说也有300余年了,自己的四代太祖就是从这幢老屋分出来的一个家族支系。
一路之隔的西南古宅住户是王奇老人,夫妇两老淡泊安然地生活在宽大的老屋里,养只花猫陪伴。老人回忆道:在六岁大的时候,盖起了这幢房子,三代人共同生活在这里。如此推算,该屋大致是1943年民国时期的建筑,已有75年历史了。据介绍,原址是一个建筑院落,分布很多幢房子,不少已被拆毁了。王奇老人的居屋是建筑群里规模最宏大的宅院,高度约5~6米,俨然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座北向南,青砖黑瓦。南门墀头气派,灰塑彩图,雕梁画栋,门扁书“慧德(?)”字样。也是一幢“回”字形合院,南北宽约14m,东西长约19m,屋内布局9个房间,其中东西两边是主厅及厢房,南、北两边3间房子,中央天井6×6m,砖块铺设地面。建筑元素上,以石材制作门梁、窗梁和屋檐挑梁,墙面装绿釉陶瓷花窗或木质图饰花窗,外墙檐灰塑装饰,内墙檐描绘线条和图案。据王家后人介绍,该居屋是东海岛当时最堂皇的大屋之一,使用的建筑物资和材料基本来自海运。
“天人合一”可以说是这两幢古宅的建筑思想,体现在“回”字合院结构,天井布局等建筑构思上。建筑特色鲜明,在选址朝向、房屋结构、元件构造、门窗造型和房间分布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乡村民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态度,是农耕文化在乡村建筑的反映,具有历史文化以及建筑美学等方面的价值,对于文物古迹匮乏的东海岛尤显宝贵。令人惋惜的是,承载岁月沧桑,古宅已经老态龙钟,残破失修,濒临危局。
龙佃村“聚星堂”是一幢坚守了100余年历史的老屋,座落在龙佃村南边,座北向南,房前30余米为一口水塘,房后与民居相邻,现为村民小组办公场所。建筑面积6.5×10㎡,两门三房,砖木结构,内墙砌以泥坯砖,外墙则砌以红砖,内墙局部出现裂缝,俨然危房。正堂居中,门楣是一方矩形字扁,上书魏体“聚星堂”醒目字样。左侧厢房,右为侧房,均南北开窗(现北面窗户已封)。南屋檐下做成廊道,砖柱与山墙之间以拱形顶部过渡。屋顶搭建圆木横梁共计2×9+1根,其中脊梁是一根较粗大的染成红色的木梁。纵向分布板条瓦角,房顶覆盖瓦片。正堂内墙两侧脊梁下方绘有彩色仙鹤图画,墙体沿高度端面装饰有红黑两色的宽边缘彩绘线条,墙面批灰。北面的外墙裙80厘米高刻绘吉祥图纹,已为风雨剥蚀,难以辩识。
“聚星堂”究竟何意呢?据考证,原来是陈氏族人寻根溯源,认定颖川人陈寔为宗族始祖的徽标,又称堂号,寓示后人不忘本源。史料记载,公元568年,南朝陈宣帝元年追封东汉陈寔〔shí〕为颖川(今河南省禹州市)始祖。陈寔,字仲弓(公元104—186年)。为纪念陈寔,氏人以“德星”为堂号,以“颖川世泽,太丘家声”为堂联。“聚星堂”建于何时呢?村里长辈介绍,陈氏族老在世时有过回忆,建堂当年,还是个孩子,参加过搬运砖头劳动,老人90多岁过世。30余年后的今天,籍此推算此堂已逾百年,为清末或民国初年的近代建筑物。
红色遗迹
陈氏宗祠
聚星堂
山内村陈氏宗祠是英才学校旧址。创办于1938年冬抗战时期的“英才学校”,是龙舍、北园、山内、安乐(因四村民舍相邻相联,又称“四联村”)等村庄周围一带最早的一间乡村学校,1939年夏在此成立四联村党小组,同年冬改为党支部,是东海岛同期仅有的三个农村地下党组织之一。早期英才学校的学子,日后大都投身革命队伍,他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做出了非凡的贡献。2016年,在驻外村贤的倡导下,筹措资金在英才学校旧校址兴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重建“陈氏宗祠”,设立村史、校史、党史、革命史展览室,以及革命先驱、革命烈士事迹展览室,建设英才学校历史陈列室,红色英才广场以及纪念碑等建筑物。
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1949年,“聚星堂”曾作为中共东海特区军械厂的一个兵工车间,在此制造地雷、手榴弹,修理枪支等军品,支援前线作战。还是“海上交通站”,通过海路为革命传递情报,运送物资,承载一段光辉的革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