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资治通鉴》[483]| 班勇舌战群臣议西域—— “会议流氓”与“决策打折”


当初汉朝放弃西域,迎回在伊吾、柳中屯田、驻守的吏士,与西域诸国几乎不再有任何联系;北匈奴乘虚而入,再次凭借武力强迫各国归附,役使他们,并逼着他们与自己一起寇犯汉朝边塞。敦煌太守曹宗为此忧心忡忡,奏请朝廷派代理长史索班率领一千多人屯驻伊吾,招抚西域各国。车师前王及鄯善王再次前来降服。

当初疏勒王安国去世,没有子嗣;国人拥立安国舅舅的儿子遗腹为王。当时遗腹的叔叔臣磐在月氏国,月氏国又立臣磐为疏勒王;遗腹被废。后来莎车国背叛于阗投靠疏勒;疏勒强大起来,成为能与龟兹、于阗相抗衡的大国。

永宁元年永宁元年(公元120年)

北匈奴与车师后王军就联手,杀死车师后部司马和敦煌长史索班等人,然后乘势进攻车师前王,将其赶跑;于是车师后王军就控制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北路。鄯善感觉遭到了巨大威胁,向敦煌太守曹宗求救;曹宗请求朝廷派五千人进攻匈奴,一是要为索班等人报仇,二是要就此收服西域。朝中大臣多数主张关闭玉门关,与西域断绝关系。

[点评]

五十几个西域小国几百年间一直在汉朝和匈奴之间来回摇摆,汉匈则对他们的摇摆反复进行奖惩,而小国之间也是扯皮拉筋之事不断,攻伐时有发生。现在又出现了为争夺西域各国,东汉和匈奴针锋相对的局面。以前两边已经开战三百年,现在怎么办?这是一个摆在汉朝君臣面前的重大课题。

国乱思良将,想当年班超出使西域三十年,以其智勇胆识,和西域各国重新开创关系,而且以夷制夷,自给自足,朝廷给过他多少兵,多少钱粮?几乎可以说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班超以一人之力镇抚西域三十年,西域发生的大小风波,被其一一平息,举重若轻。现在还有班超这样的超人的吗?班超千古一人,后人安在?有道是“虎父无犬子”,班超儿子班勇出场,且看他有什么高见。

邓太后听说军司马班勇有他父亲班超的风范,就把他找来,征询他的意见。

班勇说:“往昔孝武皇帝为匈奴的强盛感到忧虑,这才派张骞开通西域;一般人们都认为这一举措切断了匈奴的经济命脉,好比是砍断了他的右臂。光武皇帝中兴大业,忙于平定海内,未能顾及域外事务;匈奴仗着他的强大,又趁机重新统治西域诸国。等到孝明皇帝永平年间,匈奴再次攻打敦煌以及河西各郡,以至于这些地方大白天城门紧闭。孝明皇帝深思熟虑,派出虎将出征西域,又把匈奴击退倒大漠以北;汉朝的边境又得以安宁。等到了孝和皇帝永元年间,西域三十六国全部内附。

“谁知一场大规模羌乱,又使得汉朝与西域的关系中断;北匈奴又趁机降服三十六国。匈奴使者严厉斥责各国国王,让他们准备好缴纳拖欠已久的租赋,还要加收高额的拖欠费,并且规定严格的期限。鄯善、车师等国对匈奴心怀不满,想着重新归附汉朝,只是没有办法。这些国家虽然也曾时或背叛汉朝,那都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管理有失误的地方。

“现在曹宗仅仅为了向北匈奴报仇雪耻就要出兵,既不研究汉匈战争史,也不考虑当前的形势。要知道在异族番邦建功那可是侥幸于万一的事。如果由于判断失误而把国家拖进一场消耗战中,那可就追悔莫及了。现在国库空虚,兵源枯竭;我们如果出兵,那就是向远方显示自己的弱点,向海内暴露自己的短处。我认为万万不可答应曹宗的请求。

“从前我们在敦煌郡部属三百人的营兵,现应予恢复;按照永元年间的作法重新任命护西域副校尉,校尉府也设在敦煌;再派遣西域长史率领五百人屯驻楼兰国。这样一来,我们向西可以控制经过焉耆、龟兹的通道,向南可以可以给鄯善、于阗撑腰打气,向北抵御匈奴的进攻,向东可以与敦煌相呼应。这才是可行之策。”

尚书要求班勇再说得详细点儿。

班勇接着说:“孝明皇帝永平末年恢复与西域的交通,首次派遣中郎将常驻敦煌,接着又在车师设置护西域副校尉府。这些官员不仅负责管理西域各国,还要禁止汉人欺侮、侵扰西域胡人;所以西域各国心向汉朝,匈奴也因为畏惧汉朝而退避三舍。现在的鄯善王尤还本是汉朝的外孙子,如果让匈奴得了势,尤还必死无疑。虽说这些蛮夷如同鸟兽一样忽聚忽散、不讲信义,但是他们还是知道趋利避害的。如果我们出兵楼兰,就足以使他们安心附汉。所以我觉得出兵楼兰好处多多。”

长乐卫尉镡显、廷尉綦毋参、司隶校尉崔据质疑道:“此前朝廷之所以放弃西域,就是因为留着它对中原地区没多大好处,又耗资巨大。现在车师国已经投降匈奴,鄯善保不定那天也就投降了。班将军如果担心我们不出兵会导致鄯善背弃汉朝投降匈奴,那么能否保证我们出兵之后北匈奴不会因此进一步危害我们的边疆呢?”

班勇回答;“朝廷设置州牧的目的就是防止郡、县出现贪官污吏、土匪强盗。如果州牧能担保不出现贪官污吏、土匪强盗,那么我愿意担保北匈奴不再进一步威胁边塞;如果食言情愿被腰斩。如果我们坚持笼络西域各国的政策,那么匈奴的势力就会大大削弱;如果匈奴的势力衰弱了,那么为害边疆的几率就小了。这样做与让匈奴重新拥有巨大的财政资源、把断的右臂重新接起来相比,孰优孰劣?我们设置护西域校尉目的是保护西域各国,我们派出西域长史的目的是招降西域各国。面对眼前的形势,如果我们不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那么西域各国就会绝望,绝望之后就会屈从匈奴;汉朝缘边各郡必然会受到匈奴的侵扰。我担心河西各郡的城门又要大白天的紧闭了!现在还不赶紧制定战略规划,还在为驻军的费用斤斤计较;一旦让北匈奴强大起来,汉朝的边塞将永无宁日!”

太尉僚属毛轸质疑:“如果我们重新设置护西域校尉,那么西域诸国的使者又要接踵而至、求索无厌了。如果我们满足他们的要求,那就背上了一笔沉重的债务;如果对他们的贪得无厌予以拒绝,那就会招致他们的不满。而且他们一旦遭受匈奴的逼迫,就会向汉朝请求援兵;我们一旦出兵,那天下就不得安宁了。”

班勇回答:“假设北匈奴虽然占据了整个西域,但是由于感念汉朝拱手相让的美德而不侵扰汉朝边塞,那就什么都不说了;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不能拱手相让。北匈奴会凭着西域各国给它缴纳的丰厚的租税,组织起大规模的军队,再去抢劫中原的老百姓。所以说放弃西域就是替仇人聚财、增加强敌的力量。设置校尉、派遣长史无非是要宣威布德,以便维系诸国亲近中原的感情、打消匈奴的觊觎之心;而且这样做并没有耗费国家钱财的忧虑。说到西域人跑到中原来要东西,其实言过其实了;朝廷要做的也就是给他们的使者提供必要的生活费而已。现在我们不拉住他们,他们必然投靠匈奴;然后和匈奴一道侵扰并州和凉州。到那时候可就不是这几个小钱儿的事儿了,就是十个亿也未必能打得住!”

朝廷采纳了班勇的建议,恢复了敦煌郡的驻军,并在敦煌设置西域副校尉府。汉朝虽然恢复了对西域的影响力,但是并没有把军队派出边境去驻守西域各国。后来不出班勇所料,北匈奴与车师勾结屡次进犯边塞,河西各郡大受其害。

[点评]

华杉先生对这次朝廷会议,做了精彩评论,摘录如下:

班勇的策略是否上策,我们不敢评判,但是,从这个会议记录中看到的各个人的嘴脸,却历历在目,是我们在各种会议中经常见到的。

太后问班勇有什么意见,班勇陈述了他的策略。尚书要他详细陈述利害关系,这尚书的提问,是有益的,属于给朝廷帮忙的。尉镡显、綦毋参、崔据的诘难,就属于只添乱,不帮忙,我把这种人,称为“会议流氓”,他们不是来贡献思想的,是来耍流氓的。

为什么说他们是会议流氓呢?首先,他们质问班勇:“你能保证北虏不为边害吗?”这就是流氓!满朝都解决不了,想不出办法的事,班勇想了一个办法,你质问他的办法能不能保证成功,这不是流氓吗?你说一个策略试试?班勇的回答很恰当,他说如果地方官都能保证地方上不出盗贼,我就保证匈奴不会出兵攻打中国。

第二个流氓,是他们提出的放弃西域的理由,是西域对中国无用,而维系的费用庞大。现在朝廷讨论的不是他对中国有没有用,而是他对中国有害,通西域不是为了趋利,而是为了避害,这根本就不是一个议程。而所谓维系费用,并不是不干这事就可以省下来,而是不干这事,就要花数百数千倍的费用去应付战争。

所以,他们的意见,毫无价值,只有添乱,没有帮忙,还义正言辞的“诘难”,谁提案,就跟成了犯人似的,供他们审判。

会议的关键在于“议程”,到底我们在讨论什么事,而很多人的发言,都是在重新设置议程,而会议主持者,决策者,往往看不清这一点,于是会议不仅冗长无效率,而且得不出结论,或得出错误结论。

毛轸又是一个会议流氓,他又设了一个议程,说万一西域都归附我们了,他们的使者就会经常来,经常来,就找我们要东西,我们给不给?这都什么事儿!这不就是在担心“如果娶了媳妇,性生活太多伤身体”吗?这是咱们讨论的问题吗?

提不出方案的人,总是靠诘难别人的方案来“实现自我价值”。

千百年来,各种会议,坐满高官高管,你以为他们都有智商,其实他们开会就是这么开的。读者可以想一想,在你们单位的各种会议里,有没有这样的会议流氓。还有,你自己有没有做过会议流氓?

最后的决策很有意思,说是按班勇的意见办,实际上根本没有按他的意见办,班勇的策略是西域副校尉率三百人屯驻敦煌,西域长史率五百人屯驻楼兰。实际只恢复了敦煌的三百人,没有安排楼兰的五百人。朝廷还是捉襟见肘,舍不得花钱。于是今天省下五百万,明天就要花五十亿补锅。

这种把方案“打折执行”的决策,属于“伪决策”,决策者没什么头脑,也没什么主见,就在不同意见中摇摆。听上去嘛,她觉得班勇比其他人靠谱,但反对的声音呢,她也辨别不了其本质。于是听班勇的,但打五折。反对的人也发挥了“作用”,实现了“自我价值”,有了“面子”,班勇也没法再争,事情就稀里糊涂“推进”了。

我们今天的好多会议,也是这种情况。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读《资治通鉴》[483]| 班勇舌战群臣议西域—— “会议流氓”与“决策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