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读书的时候读读苏洵,书中不仅有黄金屋、颜如玉,更重要的是有未来

有一年的端午节,苏洵在书房里读书。夫人送来几只粽子和一碟白糖。回头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吃完了,糖碟原封未动,旁边的砚台边上却粘了不少糯米粒。


苏洵生于1909年,四川眉山人。年少时如项羽不好读书,云游四方,同时兼具李白的洒脱和杜甫的深远,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期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岁之前,一直静不下心来读书,写诗文坚持不下去就放弃了。

18岁与程氏结婚,仍是一副公子哥的派头。

直到母亲病故,苏洵方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曾说:我少年不学习,直到25岁开始懂得读书,跟着有学问的人一起学习。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

苏洵开始认真读书,源于一次考试。

去时信心满满,结果名落孙山。于是他痛自反思,重读旧作,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苏洵决定从头再来,穷究《论语》《孟子》及诸子百家之书,每日坐在书房里,苦读不休六、七年,并发誓读书未成熟,不再写文章。

转眼间儿子苏轼6岁了,到了入学的年龄,在家跟随父亲居家学习。

次年,苏轼进入天庆观北极院小学读书,在这里度过了二年的时间。

苏轼9岁时又回到家中跟随父亲学习,此时6岁的弟弟苏辙也开始读书。

有一次,苏洵外出游学,程夫人陪伴苏轼学习范滂的故事。

范滂东汉末年人,是一位不惧贪官污吏,勇于伸张正义的好官。面对宦官专权,朝纲败坏。范滂拍案而起,怒怼宦官当权,两次被宦官诬陷入狱。

在法场临刑前,范滂对母亲说:我今天为正义去死一点也不后悔,只是牵挂着母亲!

范母理解儿子的壮举,说:你能为正义而死,虽死犹生!为了让儿子了无牵挂,范母自杀了。

范滂母子的事迹在苏轼年幼的心里埋下了正义的种子,从小立志要做范滂那样的人。

程夫人激动地说:你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那样的人吗?于是苏轼开始追求努力去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愈加刻苦学习。


北宋嘉佑初年(1056年),苏洵带苏轼、苏辙进京应试。

这一年,苏轼20岁,苏辙17岁。苏洵进京前,以散文颇具战国纵横家的风采名扬于世。爷三带着文坛好友张方平的引荐信,进京后谒见大他两岁的欧阳修。

次年,欧阳修出任知贡举,苏轼、苏辙参与考试,欧阳修担任这一年礼部省试的主考官。

策论考试那一场,欧阳修出题《刑赏忠厚之至论》。阅卷老师梅尧臣发现一篇文章异常出彩,颇具孟轲之风,随后推荐给欧阳修。欧阳修读完后,喜笑颜开,妥妥的第一名嘛。

想不到的是欧阳修的弟子曾巩也参加了同场会试,由于书卷糊名,文章是谁写得不得而知。欧阳修深以为是曾巩写的,就与梅尧臣商量将其列为第二名。

复试时又遇到一篇《春秋对义》,这次毫不犹豫地打了第一名。张榜时才发现,初试、复试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两篇文章皆为苏轼所作。

梅尧臣对苏辙也颇欣赏,“亦以谓不忝其家”,于是兄弟俩同第进士高等。

当时有谚语说:“苏文生,吃菜根;苏文熟,吃羊肉。”是说精熟三苏的文章,就能登科及第,享有富贵,足见三苏文章受世人重视的程度。

苏洵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均落榜,对苏洵的打击很大。这次本可以和儿子一起应试,但他以病为由没有参加。

在这前一年在朋友韩琦推荐的推荐下,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

秘书省校书郎是掌管朝廷的图书管理工作。也就是管校对工作的小官儿。

主簿即起草一些文件、管理档案、以及各种印章等,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职。


苏洵这次进京之行,可谓人生大赢家。自己的工作解决了,而且还是中央部门的公务员。

两个儿子同时高中,金榜题名时实为人生大喜事。难怪,一门三父子,很快名扬京城。

不要抱怨生活苦难、命运不公了,从苏洵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读书人。更不要抱怨世事难料,小人当道。

打铁还需自身硬,苏洵,尽管三次落榜,但是他有自己坚定的创作理念,追求淳朴自然的风格。花大力气教育两个儿子,在读书的路上,爷三教学相长。

苏洵没有清高的躲进书斋,等候机会的光临,而是积极向朋友寻求帮助。

如果没有好友张方平的引荐就结识不了当时的文坛领袖兼文化部长欧阳修。两个儿子也就没有机会得到欧阳修的赏识。而且恰逢欧阳修推行古文运动,提倡质朴自然的文字。

苏洵恰如其分地把握住了天时地利人和,个人的努力加上时势的推动,把他们带向成功的高位并为后来的文学史写下了靓丽的一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想读书的时候读读苏洵,书中不仅有黄金屋、颜如玉,更重要的是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