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自体的重建

明确定义:什么是自体的

优势:自体心理学强调神入,注重于治疗师与来访者间关系的建立,也让它的理论始终保持一种较容易亲近的“神入感”;
劣势:神入与同理心、同情、爱等概念容易混淆,也同样容易发生于自体心理学初学者。 p.2

相关术语:

神入:

自体客体 (self-object): 自体-客体移情现象

转变内化作用 (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

防御结构:

代偿结构:

在《自体的重建》这本书,作者首先通过一个个案来支持这样一个命题:当分析代偿结构的领域得到成功并建立了有功能的字体——在这个心理部分中,野心、技能与理想共同形成牢不可破的连续体,并拥有预约的创造活动——我们就认为分析可以结案。pp.45

为什么分析者应该对被分析者的儿童期感兴趣?
“分析师对被分析者的儿童期感兴趣,主要不是因为他想要找出被分析者疾患的病因,而是因为他想要决定其关键的起源基础。他注意力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被分析者主观的移情体验,根据他对这些体验的形式与内容的理解,重建病人 儿童期的起源上关键的体验世界。分析师的主要焦点并非——至少在执行其基本任务时——客观现实的资料,甚至也不是孩子环境中的双亲人物的可确定的主观心理状态。” PP.21

除了被分析者自述他的缺陷心理结构已经得到重建,可以进入分析结案阶段意外,从分析师的角度上,分析师可以通过被分析者身上的特定事件的发生来判断被分析者的心理结构重建情况。书中提到的M案列,在分析结案阶段有三个重要事件,这三件事情发生顺序,和结束顺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被分析者心理结构重建的过程。作者强调,“就是这类活动——我把它们叫做‘行动-思考(action-thought)’——并不构成一般意义中的‘见诸行动(acting-out)’。换句话说,它们不应该被看成阻抗,看成借着行动来达成记忆或领悟的防御置换 (defensive replacements)。它们是被分析者迈向建立心理平衡大道的最后步骤。” PP.24-26

作者尝试为字体心理学建立科学的客观性。即“内省—神入(introspective—empathic)”的观察,以及参与自体(participating self)的理论概念化。PP.49

作者通过对比弗朗兹·亚历山大(Franz Alexander)的反驳来提出自体心理学能够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化的补充。关于压力山大的主要观点:“他把人的心智看做一种场域(field),其中大规模的力量在不同的特定方向上挣扎[例如,参考他的向量理论(1935)]”; 而他对精神病理学的解释,是驱力间的冲突以及驱力与驱力需求间冲突的结果。在这些脉络架构里,压力山大对于口腔驱力的变迁特别感兴趣 (参考他1956年的论文),并强调两人的前俄狄浦斯的移情态度,尤其是被分析者对分析者的口腔依赖,在很多例子中是个案故意的退化逃避,来避免面对三人的俄狄浦斯的核心移情的情绪上的痛苦和焦虑。” “亚历山大的临床重点是错误的,因为他对很多要尝试解释的现象的理解,属于驱力心理学的概念架构与心智结构模式,而这样的理解是不足的。大部分口腔—依赖行为的例子被压力山大批评为个案前意识地,或意识地采取婴儿化的态度,用来逃避面对俄狄浦斯的对手与对其报复的恐惧。事实上,这些例子不能在心智结构模式的概念架构与驱力心理学属于下适当的描述。在大部分的例子里——当然是我所说的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例子——这样的行为不是假装婴儿化态度的展现,而是古老状态的需求的表现。这样的行为在自体心理学的概念架构下,就变得可以理解;它是古老自恋的展现——尤其,是自恋的移情需求的表现。” PP.50

作者认为驱力固着与伴随的自我活动的简历,是自体脆弱的结果。未被回应的自体不能将其古老的夸大欲,及想要与万能的自体—客体融合的古老欲望,转化为可靠的自尊,合乎现实的企图心与可达到的理想。驱力与自我的不正常,正是自体的中心缺陷的症状结果。PP.58
作者提供了用这种理论解释的一个案例来帮助理解自体心理学,关于由口腔期固着,病态性暴食,与肥胖所组成的三部曲(triad)。作者觉得这样解释更正确合理:“我们可以说,孩子对食物的欲望,不是原发的心理构造。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从一开始,孩子主张的需求是食物—给予的自体—客体——无论自体—客体是多么隐微而难以认知(用较行为学派的术语,我们可以说孩子需求的是神入地调节的食物给予,而非食物)。如果这个需求持续未被满足(达到创伤的程度),那么更广阔的心理构造——作为一个整体的、被适当回应的自体、所拥有的喜悦体验——就会崩溃,而孩子就会退缩到较大单位的体验碎片,也就是寻求享乐的口腔刺激(转到性欲区),或是临床上表现为抑郁性进食。这个心理体验的碎片,变成后来对食物上瘾的结晶点。对非神入的自体—客体环境导致抑郁—崩溃的反应,逐渐增加觉察——而非对驱力逐渐增加觉察(以及对本质上为教育的强调对驱力的掌握)——变成能够重新迈向心理健康的基础。” PP.57-58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自体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