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想静静,我们都应该想静静

从很小就听过到爷爷经常说的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爷爷年轻是一个书生,我印象中都是他拿着笔在写东西的模样他,爷爷从小学习就好但明明可以上大学,由于家里穷,年代也是以后当老师也赚不了几个钱,一大家子开支也需要这个男人承担,果断放弃上大学,爷爷选择收入更多的井下职工。

今天的我们再反观那个年代的人,确实感觉很可悲,又感觉造化弄人,但时势造英雄嘛!我们还是要用积极的态度看待问题。

说来惭愧,我并没有遗传爷爷的良好学习基因,上学一直就是一个“坏孩子”:逃课,上课吃东西,接话,欺负女同学.....无恶不作,记得上高中一学期最多请过不下10次家长,午休聚众打牌被老师发现、写检讨、请家长那都是家常便饭。高中有过一次大转折,让我一下子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人活着,到了哪个阶段,就应该做什么事。

高考倒计时五十天,老师每天叮嘱不让男生打球,都是为了我们好,怕受伤,我就是明知故犯,结果可想而知,课间打球脚踝关节损伤,更可气的是第二天篮球架就卸了,翻修,迎接新生。当时人设崩塌,不知道能干什么,最喜爱的篮球不能玩,每天出进班级都要有人搀扶。白天趴着窗台望天,班级空荡荡就剩下我一个人,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该学习了,再不学习就真的来不及,爸爸妈妈、老师看着我学习其实真的都是为了我好,学习是自己的事,是为了将来自己不后悔,能上大学吧。自己就发奋图强,脑子还不算笨,总结了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最后上了个一般般的大学,家里人也都算满意。

古代人“少识多慧”,现在人“多识少慧”

静能生慧,古代人席地而坐,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我们现在人呢,每天低着头看手机,不懂的东西,小手一搜索就找到答案了。说实话我也经常干这事,但静下心来想想真的好吗,如果自己探索,自己动动脑筋,或者延迟满足,不一定当下就要结果的时候,我想那样有一天突然知道了答案,自己的喜悦、幸福感是由内而外的。我们上一次拿起笔写东西又是什么时候呢?你有多久没有给别人写过信了?可能现在短信都没有再编辑过了吧?接打电话除了快递小哥就是外卖小哥.......这些都需要我们反思,便利会上瘾的,也满满吞噬我们生活,让我们变得麻木、依赖,也是现在人浮躁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希望看到文章的你,好好能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我们都一样,要让自己慢下来,懂得延迟满足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是我想静静,我们都应该想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