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本文的思维导图。
看过很多文章,买过很多课程,读过很多好书。当时觉得很厉害,但过段时间都忘了,生活状态也没有得到什么显著的改变。
这就是所谓的“听过很多大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切呢?
答案就在「学习方法」上。
也许是机缘巧合,写完《熵增定律》,加上之前一直在研究学习这件事,比如存量思维、思维导图、金字塔原理等等,竟突然顿悟,慢慢逼近了学习的本质。
这个本质,我将它命名为「分类思维」。
PS:现在是知识树的核心原理之一,被我融合到思维模型和结构思维中了。
所有的学习,最终都指向一件事,那就是对知识进行精准分类,让知识从混乱变得有序。
懂了这点,从此你的学习方式,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为什么要分类?
要明白为什么分类如此重要,首先得弄懂我们是怎么学习的。
一切的学习过程,不论是看书还是听音频,都可以用“信息的输入”来概括。
当信息输入到我们的大脑以后,它们的命运是什么呢?有两种:
第一,被我们主动分类
就像是一本新书被运往图书馆,图书管理员将其编码,然后放到特定的楼层、特定的书架上,这个过程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编码”。
第二,没人来主动分类
像被抛弃的孤儿,流落在世间,找不到归属。最终的结局就是,很快被遗忘,然后被驱逐出大脑。
前者就是真正把知识内化为己用的状态,不论什么时候想用都能随意调配出来,脱口而出,提笔就写。
后者就是我们大多数人今天的学习状态,以为学习就是不断增加所谓的储存,这样就能增加自己的认知,变得和作者一样厉害。
但方到用时,却发现大脑一片混乱,什么也检索不出来。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因为,我们虽然输入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却从来不懂得要对每个知识进行主动分类。
这些未被分类知识就像那些被抛弃的孤儿,很快就会被我们遗忘。
即使是那些侥幸留在大脑中的知识,也会因为没有被编码,而变得越来越混乱。
所以我们才会有种无力感,学了那么多,但却表达不出来,因为太混乱,根本不知哪里是头。
想起我在大学前三年看过的那些书籍和课程,就从没有主动分类过,都是一板一眼地抄在笔记本上,最后记了整整十个笔记本,现在回忆却一点也回忆不起来,只记得两三个高频概念。
三毛曾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
这话其实是有适用边界的。文学类、小说类书籍确实可以这样读,因为这类书籍重在感受,主要是融入作者的世界;但知识型的书籍绝对不能这样读,忘了就是忘了,并不会融到你的骨子里。
那么知识型的书籍要怎么读呢?
每进来一个知识,就要对其进行精细编码,将它分门别类,放进你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就像新来的图书,要有图书管理员对其进行分类编码,放到对应的楼层、对应的书架中。这样,当学生来找书的时候,才能快速按照类别进行索引。
什么是分类思维?
什么是分类思维?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就像你们所想的那样,把具有相同性质的知识放到一起,然后给它们起个名字。
就像一本新书到了,图书管理员要对其分类,编个号,然后把它们放到它们该去的楼层和书架。这样,以后同学去查阅的时候,就会非常方便。
再往深了说,其实就是对知识做熵减。
每当我们吸收新知识的时候,这些知识的状态都是无序的、混乱的,当我们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让知识从无序变成有序。
可能这么讲比较抽象,我举一个最近的例子。
前两天老师给我们安利了一个国外的MBTI免费网站,让我们做了一个MBTI测试,并且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根据自己的人格类型,写一份报告出来。
光是官网的解读就有上万字的解读,加上我自己还在知乎、公众号、百度、豆瓣、B站等搜的解读,简直了,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好不容易硬着头皮看完了,但是在写报告的时候又死机了。
这可能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学习状态,看过好多网课,但是浑浑噩噩,不知道如何运用。
正苦恼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这个分类思维,于是打开电脑用Xmind开始对我获取到的所有信息进行分类。
比如,爱情类别的知识全部放在一起,相同表述的就提高权重,矛盾对立的就思考哪个才是对的。
这些爱情观里,有些是非常小的方面,它们还可以被分类,比如追求极致的浪漫,追求soulmate,这些都可以被归类于“理想主义”。
类似这样一层层归类上去,最后知识会成一个金字塔结构。
越往下知识越细化,越往上知识的维度越高。吴伯凡如此评价这一分类的过程「分类升级=认知升级」。
具体如何分类?
这个分类的思维真的太伟大了,它符合熵减过程,所以几乎在一切情况都通用。
一、对事情分类
你肯定从来没听说过,事情还需要被分类吧?
我也是明白了精力管理之后,才突然惊醒,厉害的人并不是分秒必争,而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对我们最重要的事情上。
但是我连什么事情对我最重要都不知道。
虽然我很清楚要野蛮生长,但是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就不那么聪明了。我会非常佛系,东搞搞西搞搞,做很多一点也不重要的事。
明白了分类思维之后,我开始对我每天所需要做的事进行分类。
比如看书属于“成长”类,学英语目前属于“学习”类,学职场课属于“职场”类,整理学过的写作课属于“职场”类(因为它是我的职场竞争力),学混沌、得到等则属于“成长”类……
如此,目前对我最重要的三件事是“成长”、“职场”、“学习”,我的时间分配应该是职场40%、学习30%、成长30%。
我不能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必须按照这个比例来分配我每天应该做的事,才是效率最大化的理性决定,才能一步一步逼近我要去的未来。
二、对知识进行分类
你看过那么多我的文章,知道哪几个思维模型是关于商业的吗?知道哪几个思维模型是关于学习的吗?知道哪几个模型是关于成长的吗?
每篇文章里面写了那么多知识点,虽然我都有对它们进行分类,但是你有过,哪怕一次,对它们进行分类吗?
还有,你听了那么多知识付费课程,看了那么多书籍,有专门找时间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过吗?
比如有读者跟我说,他听吴伯凡讲《认知加工是不是给信息分类?》那一节的时候,听了很多遍才听懂。
但其实!如果听完第一遍之后,就立马对整个内容进行分类,那么其实一两遍就能完全理解了。
三、一切皆可分类
如果你慢慢开始有了分类的习惯,你会发现几乎一切都可以被分类。
昨天我们的就业指导课结课,老师给我们组织了一场无领导小组讨论,每10个人一组。我们抽到的题目是“如果你是某银行HR,从下面7个员工品质中,选出三个你认为最重要的品质”。
我当时用的是分类思维,用契合度从上而下对员工品质进行分类。
但是令我意外的是,还有一个小伙伴是自下而上对品质进行分类,而且分出来的结果非常清晰,他通过找共性,把1和3分为素质类,2和5分为学习能力类,4、6、7分为与人交往的能力类。
这样子要选出三个最重要的能力,就非常清晰了。肯定素质里面要选一个,学习方法要选一个,人际交往能力要选一个。我们按照这个框架,很快就得出了结果。
分类的工具有哪些?
最后安利两个我常用的分类工具吧——思维导图和云笔记软件。
一、偶尔式学习:思维导图
平时偶尔会有一些突发的学习需求,需要在短期内了解一个东西,但是不用一辈子都学,这种情况用思维导图做分类就好了。
比如我要了解关于INFJ的相关知识,就直接用思维导图对我在知乎、百度、豆瓣、测评网站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分类就好了,因为它不需要存量。
二、终身式学习:云笔记软件
如果一个知识需要终身学习,比如职场知识、商业知识,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云笔记软件来分类了。
因为云笔记软件能存量具体知识,而且有收敛的感觉。
思维导图其实也可以,但因为它是二维的,如果所有知识都挤在一起,就会让人看起来很想死。
具体如何用云笔记软件对知识进行分类,请移步《知识树》那篇文章。
OK,以上是关于分类思维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