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日本作家,说起猫,第一个想起的是村上春树,他的《海边的卡夫卡》惊艳了我,居然有人能把猫人格化写到活灵活现的地步,文笔相当了得,再到后来读了《我是猫》,大概知道这位猫的迷弟多半在致敬一位撸猫前辈——夏目漱石。
《我是猫》给人的感觉:
一、夏目漱石十有八九养过猫;二、小说是其中一只猫代笔写的。
虽说是以猫的口吻写的,但整本小说关于和其他猫交往的篇幅却不大,多是以猫的视角描述有趣的人,记录人类有趣的对话。阅读的时候能清晰感觉,夏目漱石下笔,是把自己代入猫的身体在观察这个世界,以猫的三观对这个世界评头论足,从文章透露出的文字掌控力,相当惊人呐。
严格来说,小说整体规划不够严谨,但每个章节都值得单独拎出来阅读。
由于连载发表的缘故,小说主线缺乏系统思考的清晰,这也导致情节不够紧凑连贯;但以夏目漱石的文笔、从刁钻的角度解读各种话题,也足以保证阅读的趣味性。所以,既可以熬着长夜一口气读完,也可以搁置某个角落积灰,兴趣来了就看几页,哪种都不妨碍你全程笑着读完。
我可能从未读懂过一本小说,如果“读懂的定义”是必须得出作者批判现实的结论。
要是事先看了百度百科的介绍和解读,我不会有兴趣搜罗这本书。网上不少评论也解读以“批判和揭露社会现实”。这些都给我一种秒回高考现场的错觉,手心不自觉冒起汗水。
如果非要说是批判以金田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我反而好奇为什么夏目漱石对此点到即止,而不是着重写透这个点。说句玩笑话,从小说篇幅来看,夏目漱石反而有大篇幅抹黑知识分子的嫌疑。谁还能把苦沙弥(猫主人)一干人等写得更奇葩吗,苦沙弥本人近乎一块顽固自大的朽木;迷亭则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捣蛋鬼,至于寒月嘛,从头到尾没搞明白他和金田家的小姐是什么关系。
只要不是像《1984》寓意那么强烈的小说,就没必要带着批判眼光去阅读。而且就算看不懂各种批判现实,也并不影响从中得到快乐吧。就《我是猫》而言,我大概的理解是:每个人都活在狭隘的自我认知里吧,这话也适用于前文的评论。
如果原著喜欢胡说八道,那么译本就别用一本正经的腔调。
阅读《我是猫》是在享受揶揄这个世界的快乐,幽默是小说一以贯之的笔调。由于本身是以猫的口吻叙述,所以文字偏口语是恰到好处,过于书面语反而会失去猫的天真和幽默,毕竟小说里是一只年轻调皮的猫,不是一位老派学究。
在诸多的译本中,阅读曹曼的译本,会有一只话痨且自恋的黑猫透过书纸跟你絮叨,而不是一只戴老花镜的猫在写严肃文学。某种程度上来说,推荐曹曼纯属个人偏好。
《我是猫》会是一部更好的小说,如果删掉三分之一的话。
这话也不是无的放矢,越靠前的章节文字质感越佳,后面的章节倒是拖泥带水,颇有为了稿费凑字的嫌疑。
结局就不剧透了,夏目漱石似乎急着去忙别的,于是潦草几笔了结了小说和猫。不管怎么说,《我是猫》是部好小说,这一点毋庸置疑。
摘抄几个小段:
对于捉弄别人:
1、从背后偷袭小孩——这是我最喜欢的运动之一,只不过事后经常挨揍,现在也尽量减少到一个月做三次。
2、捉弄人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儿。我作为一只猫,也以捉弄家里的小孩为乐,更别提看苦沙弥不爽的落云馆君子们了。要说有谁不理解这种乐趣,恐怕只有被捉弄的本人了。
对待螳螂和蝉:
1、螳螂精神非常难能可贵,不管对手强弱,先做出抵抗的架势。我用右手前爪轻轻一拨高举的镰刀。别看他举那么高,头部特别软,一拨就软趴趴倒下了。此时螳螂的表情就特别可爱,满脸透露着‘怎么回事’的诧异。
2、这种经常叫的蝉,在我看来,他们的天职就是聒噪和被猫吃掉。初秋就是取它们性命的时刻,也称捕蝉运动。
猫的世界观:
1、你要是不理解我为什么如此频繁地拜访金田家宅,我就要先反问你们人类了,为什么人用嘴巴吸香烟,然后从鼻孔里吐出来?这东西既不能果腹,又不能清理血管。但凡你们还肆无忌惮地吞云吐雾,就不要非难我进出金田家宅,因为金田家宅就是我的香烟。
2、一旦重点落到了是否体面,就算是金田的心腹铃木藤十郎,都不敢拿坐镇在这二尺见方的垫子中央的本猫大神怎么样。尤其是没有人围观的场所,如果跟一只猫争抢座位,还是比较挑战人类尊严的。如果认真起来,跟猫搏斗,就太登不上台面了。简直沦为笑柄。为了避免这种会坏名声的事情,能忍还是忍了。只不过忍归忍,内心对毛的憎恨会更深,所以铃木是不是用一种非常怨念的表情看着我。我简直太享受这一刻,于是克制住想笑的念头,保持着若无其事之姿。
3、我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在金田家的走廊穿行,就像大力士踩豆腐一样简单。多亏了这条平日呵护备至的尾巴,以后再也不能等闲视之了。我欲拜祭尾巴大明神,祈祷喵运长久。
愿所有阅读的人收获揶揄世界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