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学

        每个人对世界都是充满好奇的,潜意识中都有探究世界本源的冲动,于是便产生了哲学。又由于人们社会经历的不同以及智力的差异,使得人们对哲学的思考有了不同的看法,于是有了不同派别的哲学。

        我们有限的,少得可怜的、粗浅的一点哲学知识,是从学校的教科书里得到的。按照教科书的说法,哲学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并且说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

        很多人上学的时候,从未对课本上说的进行深究,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里边的概念、定义,也拿到相当高的分数。因此,便认为自己很懂得哲学——我便是其中一个。随着年纪的增长和社会经历的日积月累,突然发现当年的自己是多么的浅薄。现在对当年背下的东西虽然大多已经忘记,但是,对哲学的理解却是那时候所没有的。

        当年的课本,对唯物主义是这样定义的: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观点就是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这样的说法经得起推敲吗?

        我们知道,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必定要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即使是通过各种不管如何先进与精密的科学仪器所获得的数据,也必须经过人的感观感知。人的各种感观所感知到的东西,经过人脑的综合加工,便形成了意识。基于唯物主义的逻辑,对于人们无法感知(包括借助科学仪器)到的东西,它们存在吗?如果说它们不存在,符合唯物主义的观点吗?如果说它们存在,那么它们又由谁去感知?如果说,我们无法感知,但它们客观存在,那么这种“客观存在”难道不是一种猜测或臆想吗?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是无法想象的。

        既然“唯物主义”对世界的本源没有完满的答案,唯心主义又如何呢?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唯心主义的著作。但从课本上的定义来看,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物质只是意识的派生物。这样的说法就更经不起推敲。我想,唯心主义应该不会这么幼稚,否则世界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智者为之着迷。这么肤浅的定义应该是那些自以为是唯物主义的人,为了攻击唯心主义者所下的。即使如此,也不代表唯心主义是正确的。

        那么,究竟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唯心与唯物,而且是世界顶尖的哲学家争论了几千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即是哲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对普罗大众来说就更加是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不是说这个问题就无法解决了呢?也不是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可以解决的学说。这种学说,它类似哲学而高于哲学,它既不唯心,也不唯物,而且可以实证。只是在证的过程中,必须要付出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所以很少有人去实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