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十几场画展,我收获了什么

我是一个艺术细胞为0的人。

我的绘画水平还停留在小学三年级画黑板报的阶段。工作中常涉及到页面设计的工作,我在这方面的也没什么美感。甚至作为女生,我也不会p图。

即便如此,我还是在近几年逛了不少画展。有博物馆的集中展览,也有名家个展、国外不同时期、不同艺术风格的展出等。

1.我为什么去画展?

首先是虚荣心作祟,想拍点有逼格的照片发朋友圈,营造一个本不存在的文艺女青年形象。正是这个原因驱使我开始逛展打卡。

其次,逛展是我比较喜欢的社交活动。约朋友逛街会让我冲动消费很多不必要的东西;聚餐的话,餐厅的氛围不适合聊一些深入的话题,而且环境比较吵闹;逛公园什么的要看天气。当然会根据不同朋友的喜好约不同的项目。其实近几年看画展也基本就是盼哥和好友大锤两个人。和盼哥看展还是17、18年还在热恋的时候,那之后就基本是和大锤了。(男人果然过了追求和热恋期就开始做自己了,真委屈他了。/微笑 ps:大锤是个漂亮妹子。)

大锤是真的喜欢看画展,她自己本身从事设计相关工作,平时也喜欢艺术类的东西。我真正对画展感兴趣,就是受大锤影响。(当然也有艺术家小倩的影响~)在大锤的带领下,我好像对艺术有点感觉了。这也是我到现在还一直去的原因。

2.去画展体验如何?

因为是艺术小白,我在去画展之前甚至没怎么看过艺术画册,艺术赏鉴的经验为0.我甚至不懂画家的社会背景等信息,这种情况下我除了认出画的是什么,大脑一片空白。这一度让我很有挫败感,有一种白看了,没有值回票价的感觉。

不过现场看画,可以发现很多其他方式看不到的细节。书本、视频等里面都是讲解式,里面是把作者/视频制作者的理解呈现出来,而不是画家原原本本呈现的。这已经是二手信息了。只是看到这些细节,我已经对画家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比如中华艺术宫展出过《清明上河图》动图版,每个细节都非常生动,还有“人声鼎沸”的音效,虽然在在小小的展览空间,但我仿佛已经穿越到了宋朝,徜徉在热闹的市井街道。

当然因为我们来者不拒,展出的风格、形式都不定,只要有感兴趣的,我们说走就走。就像开盲盒一样,每次都有不一样的体验。

3.看了十几场,我的审美有进步吗?

借用和菜头的话,“审美是一场持续的实践”。于我而言,十几场只是开了个头。我开始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艺术。艺术高远,但我们仍然也可以去感受它。这种感受也并一定非要达到某种高度,不一定非要和别人一样,有自己的理解即可。

看画展让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灵魂,也让我意识到,这个世界不是靠某一种标准来衡量过得是否有价值。金钱、地位等是一种价值标准,能做喜欢的事情让自己愉悦,不管它是否能带来名利,这也是一种价值。

艺术也唤起了我感性的那一面。艺术家的情绪会通过绘画来表达,若我有幸能理解一二,就会达到情绪上的共鸣。原来这种微妙的情绪是可以表达出来的。我虽然不太会绘画,那我可以通过写作等其他渠道表达出来。即使不表达,只是通过绘画感受到,也让我很欣喜。

以后还是会去看画展,没有什么功利的目的,只是让我能更敏感地发现世界上的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十几场画展,我收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