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关老师的兼职编辑群里,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最近有哪些颠覆性的认知?
突然感慨良多,众多编辑你一言我一语,似乎总结出了人生的模样。
以下,是“我以为”体总结
我以前认为做人应谦虚,现在发现“懂得宣传”自己的人反而活得更好。
我以前以为人际关系就是凭感情,现在发现懂的“价值交换”的关系更加稳定。
我以前以为好朋友多未来路就宽,现在懂得,真正决定你生活走向的恰恰是朋友圈里的“弱关系”人群。
以前我觉得麻烦别人特不好,现在发现懂得“麻烦别人”的人进步得更快。
我以前以为谈事之前要先联络感情,现在才明白,这么做效率很低。
我以前觉得“不合群”的人需要反思自己,现在才明白“圈子不同,何必强融”。
我以前以为能力是硬道理,现在发现那些拥有结构化思维模式的人,才是硬道理。
我以前认为写好文案就应该不断的看书学习,现在发现“尽可能售卖自己的产品”从赚钱中使文案自我迭代!更为重要,一则通过赚钱激励自己让自己克服惰性,二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以前觉得向别人请教问题,只要态度端正,有礼貌就足够,别人就会认真回答我的问题。现在懂得,提问题前需要先介绍自己,发红包,只有互惠互利别人才能认真的给你指导和方法。 为了别人的知识成果付费,你获得的硬方法才有意义。
我以前觉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现在才明白“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成功带来的成就感让人越战越勇,能战胜更强大的敌人。
我以前认为朋友圈就是自己的生活、情绪表达圈,现在发现它是自我品牌的宣传圈。
我以前觉得成长后应该“感谢嘲笑我们的人”,现在才明白应该感谢“面对嘲笑不轻言放弃的自己”。
我以前以为努力就会有收获,今年刷新了认知,原来单纯努力不行,还要“刻意练习”
我以前觉得“多记笔记准没错”,现在才明白“学以致用才靠谱”。
susan还讲了一个故事:
以前我认为经济学知识只适用于经济活动过程,现在发现经济学思维可以用于规划自己的人生。
在《决策的智慧》这本书里提到一个说法:「十六倍法则」。16倍法则,是指好的决策所带来的收益,是简单决策的16倍。
大多数人在做人生选择的时候,都是基于存量做决策,而不是面向未来做决策。
基于存量做决策,其实就是不自觉地被沉没成本绑架了。
『沉没成本,是指过去的决策所产生的、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花掉的钱那就不是你的了,不要省。』
比如,健身房的年卡、买过的性价比不高的课程、没有前途但稳定的工作、在电影院看到一半觉得无聊的电影。
商家善用『沉没成本』就很容易绑架你,这时候破解的办法就是面向未来计算成本与收益,就可以把一个负面循环转变成正向循环。
人人都要有经济学思维,在做人生选择时,下意识的用最小成本瞄准最大收益的选项。
有个栗子很形象,就是租房子,有些人觉得租来的就是别人的房子,我去搞卫生或者折腾个啥,但有些人无论是住在哪,是租的还是买的,都明确的知道是自己住在这里,人家是这么过的。
工作室有一个小朋友,是助理,从我这里当助理之前在餐厅工作,来了工作室每天都说,这里真轻松,这里真开心。
助理的收入自是不高,他来了之后就在工作室附近找了合租的房子,他住几间房子里比较小的那一间。
后来有一天朋友圈,他发了一张住的地方的照片,大家都惊到下巴合不拢。
房子收拾的干干净净,床品是素色的格子,床头自己钉了两张植物画,床边放了宜家最便宜的那张小地毯,一张小桌子,几个坐垫,床帘自己也扯了素色的格子布重新换了一下,脱胎换骨。
那张照片是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拍的,阳光正好洒进来。下面的第一条留言,是从前在那一区住过的一个女孩问,那片竟有这样的房子?
其实,房子都是一样的,只是住在里面的人不同,对于家的执着和守护不同,就变了另外一番景像。我粗略算算,这些东西完整填置下来也就几百块,可爱。
“我的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
人的认知只有被不断颠覆,才能有进步。
说来,真的很感谢那些颠覆我世界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