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人生尚且漫长;父母亡,人生叫嚣暮年

      在母亲去世的许多年里,我很少想起她,因为什么,我想了许久许久,因为太早离家,因为自己的独立,因为对母亲依赖很少,因为儿子小的时候有和母亲单独生活在一起两年的经历,我宠她、孝顺她,所以觉得没有遗憾…

      母亲去世的八年里,父亲渐渐老去,他成了我放不下的牵挂,因为远离觉得亏欠姐姐太多,一直以来都是她在付出付出再付出,我常常回忆起我上初中的时光,父亲怎么苛求我放假的时候不和伙伴们出去玩,端着一盆浓浓的碱水把水泥地的地面死角用刷子刷出泥垢;要过年之前我搬个凳子坐在炉子前在大铁锅里拌炒着盐粒里带壳的花生;父亲手把手的教我他杀鸡的时候我紧紧的抓住鸡的两条腿,无论它怎么挣扎我都要用尽全身力气抓住,不然就会打翻一盆鲜嫩的鸡血豆腐;慢慢的我学着拔鸡毛,破内脏;到最后父亲只负责杀好鸡,其余的工作全由我善后,多年后我才发现我干活麻利干脆,都是这样一点一滴被父亲练出来的;除夕夜身为南方人的父亲宁愿七个盆子八个碗的忙活做大菜也不屑于包顿饺子就算过年,粉蒸扣肉,辣子鸡、蛋卷肉,炸带鱼…父亲要求我就是不动手必须全程在厨房看着他怎么一样样的操作,从小不吃肉的我在青春叛逆的年纪蹲在厨房里看着,这样的日子在那样的年纪心里是恨恨的,父亲很严厉,我一肚子一脸的不乐意也不敢不看,心里十分不乐意的想,我又不吃肉为什么要学,我也不想做给别人吃(在我四十岁以前,工作很忙基本不进厨房,我都不会做个像样的肉菜,在儿子大了不得不开始为了他长个子长心长操心,我开始学习卤牛肉,红烧排骨,咖喱鸡肉饭,我发现小的时候父亲教的很多东西慢慢浮上了我的记忆,我发现自己怎么很容易就会那么多东西,做酒酿,做酿皮,抹茶千层…只要我想做的,过程就在脑子里,细细想来,真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点,只是这些点在什么时候连成了线而已)。父亲是个相当能干聪明手巧的人,他可以在缺少原料、工具的时候随时想到、用到身边的东西,在他身边被叫着看他干活的时候多了,好像这些技能悄无声息的就沉淀在了我的心里,在我四十五岁以后学会慢慢思考人生的时候,常常想起这些细节,很小很细微的细节,这些东西好像不存在很多年但需要用的时候就可以随手拿出来,就好像它们本来就属于我。

    19岁离家,对于待在父母身边的时光是数得出来的,远离家的孩子对父母真的是没什么回报的,一年只是回家几天,不管你多大了父母都觉得你在外不易受尽了委屈,回家就恨不得好吃好喝的宠着,从小挑食吃素的我一回家,全家人要把牛、羊肉放起来冻好等我离家了才能吃,挑我喜欢的准备因为我太难伺候,不管多远赚的钱再少,每年回家都是必修课,心理是满满的是期待的,母亲去世后我更是回家的次数变多了,我知道每一次分开都是生离死别的时候,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次相见,尽管我觉得自己是个理性强大于感性的人,我的内心是准备好了的,但真的等父亲离开的第一个春节,我才发现自己像一个游荡的灵魂,心是空的再也没有了那份期盼和焦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父母在家才在......

      母亲走了的多年我很少想起她,梦到她。父亲走了以后我常常会把思绪停在某一个瞬间,离家的第二或第三个春节回家,我搬个小板凳坐在冰箱前面,用抹布仔仔细细的把冰箱里面的沟沟缝缝仔细的擦着,母亲就在旁边好像很受不了的口气说我:你说你难得回家在个冰箱前面折腾几个小时,还有完没完啦!我当时气得心想:有人给你干活还不好,看你家冰箱里脏的,别人家的我才不稀罕干呢。等我长大后若干年才明白其实是他们的宠溺和心疼.....

      最近我常常想着想着就哭了,很久都不能释怀,为什么呢,快到了知天命的年纪,面对生老病死的经历是应该有了啊,直到看到这句话:父母在,人生尚且漫长;父母亡,人生叫嚣暮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在,人生尚且漫长;父母亡,人生叫嚣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