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森日记第25篇:我们正在迎来大航空时代(二)

私人航天明星马斯克和SpaceX

上一篇日记王先森提到过现在有一支新生力量正向着航天科技大踏步迈进,那就是私人的航天产业。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就是SpaceX。因为我们都知道,马斯克的野心就是要让火箭能够做到像飞机一样,不光可以每天发射,而且可以重复使用,这样要大大地降低成本,才能使得航天产业,就是我们上一篇一开头讲到的《三体》中的那个场景变为现实。

SpaceX现在的运载能力也已经达到了国家水平了。它的最著名的火箭叫猎鹰9号,猎鹰9号最高级别叫做Full Thrust,全推力,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是22吨,如果是可回收版本的话是8吨。但是实际上,SpaceX有下一个版本已经在2017年三季度试飞,它名叫Falcon Heavy,叫猎鹰重载,它的运载能力最高可以到53吨。

当然,不仅于此,因为Elon Musk的野心是大规模地向火星殖民,希望能够殖民过去100万人,所以当然需要更加强大的运载能力。

所以,他计划的下一代的运载能力更强大的火箭,希望能达到300到500吨的运载能力,那确实比今天的所有的火箭都要高了一两个数量级了,当然也比当初美国宇航员登月的时候用的土星5号都要高差不多3倍了。当然,这个火箭现在离完全实施成功还有距离,预计可能还需要8到1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但是,毕竟已经是在计划当中的事情了。

其实,SpaceX的光芒掩盖了其它很多公司,除了SpaceX以外,还有一个很著名的公司就是亚马逊的总裁杰夫·贝索斯的公司,叫做Blue Origin,叫蓝色起源。

这家公司现役的,使用最频繁的火箭叫New Shepard,是为了纪念美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Alan Shepard。这个火箭已经试飞过很多次,也实现了着陆回收。而且,它会在2018年展开载人飞行,载人飞行稳定之后会实现商业化的载人太空飞行。所以,很快就有非专业人士,也就是民众能够乘坐Blue Origin的火箭进入太空来回头观看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了。

那同样的,Blue Origin也有后续的更大火箭的研究计划。它的新的更大型的火箭叫New Glen,是为了纪念美国第一位宇航员,叫John Glenn。它的载荷是45吨,会在2020年之前试飞。所以你看,其实这些私人航天不光现在已经达到了国家航天的这个水平,而且后续计划都是野心勃勃的,应该说很快能够大大地超越各个国家的航天能力。

平行展开的航天产业

当然,不光是火箭,其实航天,我们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运载工具就是航天飞机。

其实,私人做航天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是线性的发展,就是先解决运载能力的问题,再解决太空舱,然后再解决太空的各种服务,解决太空的各种应用的这种开发。它是平行展开的,也就是说运载能力还没有完全就位的时候,已经有各个公司去平行地做这个后续需要的各种的技术的研究开发了,这个只有商业化的一个市场才能构筑起完整的生态,才能实现平行地展开。

比如说空间站,我们中国有了空间站,确实很了不起。但是,实际上现在NASA,美国航天局已经不再开发空间站了,它用的是私人公司提供的空间站,这个我们后面还会作介绍,它叫做Biglow Aerospace,应该是更下一代的空间站,比现有的要领先很多。

那除了空间站以外,还有大量的小卫星公司,如Planet Labs在2017年2月份在一个火箭上一次发射了88颗小卫星。那很多人说,一颗火箭一般能搭载一颗卫星就不错了,这回怎么能发射88颗呢?因为美国很多卫星公司的创始人,他们认为人类正在进入小卫星时代,相当于当初计算机从大型机进入到微机时代一样,未来天上会布满了非常微小的小卫星,但是它的能力应该说和大的卫星完全不相上下。

当然,有了卫星,就会有很多卫星数据利用的公司,比如国外有卫星数据利用公司专门去收集和分析美国各个大超市门口的停车场变动数量,以此来预测美国的整体经济的景气情况和各个连锁的超市之间的竞争的情况。那当然,类似数据的利用越来越多,因为这个空间其实是蛮广阔的。

除此之外,还有太空能源公司,还有小卫星捕捉公司,还有太空冶炼公司,还有太空制药公司等等等等。

当我们只看到一个Space X的时候,其实没有看到那背后一个整个私人化的大航天时代正在来临,大航天时代里需要的各种的公司和能力都正在被逐渐地健全起来。也就是说这个生态正在被完善。

这里王先森留下疑问:中国有多少在航天产业链上的民营企业,主要做什么?中国能否允许和推动私人化航天产业发展?欢迎大家说出你们的见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先森日记第25篇:我们正在迎来大航空时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