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医眼中的中医

这个春节,因为广州的陈波老师去凉州找中医治病,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大概是在1974、75年的时候,一个甘肃的中医被请去新疆治病的事,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那个时候,有个老乡姓孙,人很和善,和我父亲的关系特别好,两家人经常来往。他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好像是比我小一岁,要不就是两当,记不清楚了。当时,她好像是因为得了急性肺炎,在市人民医院用氯霉素抗炎治疗。氯霉素这个抗生素,在当时使用的很广泛,那个时候医生们并不知道氯霉素对人的骨髓有很严重的抑制作用。结果,给她用了以后,导致她患了“药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按照当时的医疗条件,只能靠定期输血来维持人体必需印红细胞、白细胞、血浆。而且,长期输血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输入他人的血液次数多了,不但会造成自体仅剩的那一点造血功能的抑制,还会传染乙肝等疾病。更麻烦的事情还有两件,一是当时没有多少血源,需要输血的时候,不见得有血。二是,输血一次当时需要大概八十元。那个时候,一般干部的工资不过也就五、六十元呀。医院的医生对老孙叔叔说,你这孩子活不了多久了,就这样了。那个年代的人比较淳朴善良,孙叔的女儿被治成这样,他也没办法。放在今天,被患者告上法庭的话,医院败诉是板上钉钉的事,结局就是巨额赔偿加免费给治好。而且,患者和家人也不见得满意。

孙叔叔当时是在市邮局做物资采购工作,那个年代的邮局算是好单位。当时,寄送包裹、信件、电报、电话业务都归邮局管。采购这个工作接触的人多,孙叔叔就回了甘肃老家去找中医。那个过程,现在写字描述不过几句话,回想起来,是很艰难的事。记得孙叔叔的妻子来过我家几次,她擦眼泪的场景,现在还模模糊糊的有一点。那时,火车还是绿皮车,票很难买。孙叔叔回甘肃请了一个中医住在他们家里,就像贵客一样的小心招待着。孩子的妈妈请假在家陪着,要给中医做饭吃,又要给孩子煎中药。哎呀,想起这个事情,换了现在的我,能不能撑下来都不知道。就这样治了一段时间,孙叔叔女儿的病情稳定了些,中医就说家乡有别的病人要治,又回了甘肃。记得当时有一次去孙叔叔家里的时候,见他们家大冬天里的棉门帘加厚了不说,患病的女儿自己住的房间也是用棉门帘挡着的,而且戴着厚厚的双层棉口罩。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个病最怕呼吸道感染,因为身体没有足够的白细胞抵御细菌或病毒的侵犯。只要上呼吸道感染了,几乎就是必死的结局。

那个中医把女孩儿安顿在里屋,把她与家人隔离开,平常不让人进去,有点像现在那种白血病的隔离病房,当然了,那“隔离病房”没那么高级。大冬天的,要经常把窗户打开,门打开,交换干净的气。女孩子穿的很厚,戴着双层口罩,偶尔出来一下。那过程,具体一年还是两年,我忘记了。

第一次请的那个中医回甘肃老家后,孙叔叔又重新请了另一个中医治了一段时间,还是不行,又回去把第一个中医给请回来了。反正扰这样折腾了很久,最后,她女儿彻底治好了。治病的时候,这个事情给我的印象还不深。后来我自己当了医生,见到过类似占病人严重的病情之后,才意识到那个中医的厉害。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记得特别清楚。孙叔叔的女儿顶替了他在邮局的工作,性格开朗,长得白白净净的,身体看着很健康的样子,个头像她父母那样,也是个大高个,看着不比我矮。

但是,当年那个条件下,普通人家是没办法治这个病的。即使有,北方也就是在北京人民医院的血液科比较先进。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百度了一下才知道,我国第一例骨髓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在1964年的1月,第一例患者也是因为感冒服用了“合霉素”(其实就是氯霉素)!那个时候,你得有钱、有大医院、有骨髓,你才能移植呀!那个时候,就是绝症,却让中医治好了。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孙叔叔来我家让我父亲帮忙找一味中药,我现在都记得清楚,名字叫“地米窝”。它是什么呢?这个是甘肃的一句土话。我们见到的野生蜜蜂结的窝,常见的是在树上或者是屋檐下。这个“地米窝”,是指在土地里野生蜜蜂织的蜂窝。你说,这玩意儿多难找啊!最后,孙叔叔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现在想,这前前后后的过程,把孙叔夫妻俩折腾到多难呀。

我口中“彻底治好了”的标准是什么?让我用实例说吧。

我离开新疆的时候,是1998年的夏天。我因为集邮常去邮局,有一天,我在邮局大楼门口见到她了。她领着她的儿子跟我打招呼。那时,她可能也是三十四五岁的样子了,她儿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母子俩看起来健健康康的。我一见她,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她的病。我忍不住问了句“”你现在身体怎么样?她说,早就没事儿了,正犹豫要不要可辞职生二胎。因为她老公是做生意的,有这个经济能力。当时的新疆,经济落后,邮局已经了没有当初的优越条件了,她是单位的一个小负责人,在工作和辞职之间犹豫不决的。这样的生活状态,应该算是治好了吧?

中医呢,找对医生,还要找对病人,双方之间相互的配合和信任很重要。有传承的中医,和现在在中医学院培养的中医,到底一样不一样?不知道。

下一篇,给大家再讲一个野中医治病的事。(王军)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西医眼中的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