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温暖:《我们仨》

其实第一次听到《我们仨》这个书名的时候,我对它一点兴趣都没有。我想,就是家长里短,有什么好看的。直到前段时间杨绛先生去世,朋友圈里疯传杨绛先生的语录。

我的家也是“我们仨”,一边看一边代入自家的场景,虽说我父母不是高级知识分子,我也没有钱媛那么优秀。可是“家”都是具有相通之处的。

“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他没有力量说话,还强睁着眼睛招待我……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杨绛先生先是送走女儿,后送走丈夫,离别,总是后走的那个人更难过。我也会想,离别拉的长,会不会是增加了痛苦呢?与我而言是这样的。离别是不可抗拒的,长痛不如短痛,可不期盼来日再见。

九万字,每句话我都很喜欢。叙说平淡,真情流露,让读者有很强的共鸣。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虽没有潸然泪下,却也非常感动。

我现在22岁,如果我活到72岁的话,我还有五十年。如果每次放假都回家的话,一年也只有7次。越长大离父母的实际距离好像越远,心的距离好像越近。

愿你我珍惜父母还在的时光,常回家看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的温暖:《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