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

写作训练营Day1——2020.9.16——PREP结构(观点—原因—举例—升华)

《做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

在思想和行动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角度不同,观点就会不同,这个无可厚非。但是我在想,这个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故事,皆而有之,我们选择做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难道不好吗?

  《弟子规》讲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 任己见,昧理真。”这不正是我们要做到“知行合一”的原因吗?

试着想一想,游泳教练教给我们世界冠军的游泳方法,如果我们不下水,我们连游泳都学不会,我们会成为游泳冠军吗?肯定不会。如果我们下了水,只是简单的重复教练交给我们的简单划一的动作,不去领悟,不去体会,那么我们是不可能学的快,学的精,通过不断的迭代脱颖而出的。

生活中每件事情都是这样,思想,行动,行动,思想,它是一个循环的闭路,但是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循环中,我们在精进着自己。

我是一名记忆爱好者,也是一名参赛的记忆选手。提到“记忆运动”这个词,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心想:记忆不是大脑思维的事吗?是的。我们看到过记忆展示或者是看过最强大脑、挑战不可能等节目中,一些记忆选手的状态,他们在记忆的整个过程中,貌似平静如水,其实他们的大脑,每一个脑细胞都在高速的运转。记忆训练就是最好的思想和行动的结合体。

我的记忆老师常说,记忆方法是学来的,记忆能力是练出来的。如果我们想记下一副打乱顺序的扑克牌,我们仅仅在大脑的层面去掌握扑克牌的编码是什么,联结怎么做,如何放地点,这些记忆方法是很简单的,我们花不了半个小时就可以全部拿到,我们如果不投入时间,不投入精力,不拿起扑克牌去实际操作训练。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完整的记下一副扑克牌。

我的记忆老师也常说,如果没有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你的记忆训练做的再多,也很难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就拿记扑克来说,通过简单的重复训练,我们很快就能记下一副完整的扑克牌,如果不间断的继续训练,我们会把记下整副扑克牌的时间从8分钟,5分钟,4分钟,3分钟很快压缩到2分钟,1分钟,但是到了后期,如果我们还是简单的重复,不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总结,比如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推牌更高效,如何联结更深刻……在每一次的记忆训练后都不做这些反思,不在下一次记忆中改变策略,想拿到“世界记忆大师”太难了,尤其是近年来世界脑力锦标赛在不断地刷新提高着标准。

我进入记忆领域已经三四年了。我看到了太多跟我一起学习的同学,学了记忆方法,却没做记忆训练,于是只是停留在了头脑掌握方法的层面上,他们在这一领域成为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也曾经在记忆训练方面经历过一段低迷的时期,那个阶段,我每天都特别努力的重复着训练,但是我的成绩却怎么都不见提升,因为我一直在埋头赶路,却不肯停下来想一想。那个阶段,我更像是一位没有思想的蛮干者。

有一句话说: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但是需要我们做有思想的行动者,让思想与行动并驾齐驱,助力并成就我们的辉煌。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