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进贾府4:从行乞到施恩

列位看官,前几天我们分析了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状态,第一次进荣国府,总感觉有点无赖,第二次进荣国府,成了一个大观园的活宝,而第三次进荣国府,则是荣国府,至少是王熙凤和巧姐的大恩人,在刘姥姥的身上,体现出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纯属“打秋风”,她带着外孙板儿,犹如要饭的一般到荣国府去讨生活的,只求能要到一点东西(财和物都行)来维持生活,尽管是生活所迫,但是多少给人以占便宜的感觉,在达官贵人面前,为了生活而放下尊严,赢得了二十两银子的施舍。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畅游大观园,成为了贾母的座上宾,不过,依然是各位小姐的取笑和摆布的对象,甚至某位小姐之后还给刘姥姥取了“母蝗虫”的外号,刘姥姥甚至自轻自贱,甘受戏弄,供这伙寄生虫玩乐,完全成了一个活宝,只不过是想得到一点钱财。

不过,有一点是一个特殊情况,那就是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二进荣国府时,刘姥姥送去了瓜果蔬菜,礼轻情意重,这份情算是还了,在贾府衰败的时候,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并义不容辞地救下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她并没有在意之前的被取笑,被摆弄,而是记着凤姐的那一丝善念,这份情义就非常难得了,这也体现了刘姥姥的淳朴和善良。

笔者之前对刘姥姥这三次进荣国府,都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刘姥姥历经沧桑,生活经验丰富,还颇有心计,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等特点,这都是从正面去论述的,如果从反面论述,前两次进荣国府便可读出上文所言,为什么会如此?

很多人认为,在曹雪芹的妙笔之下,刘姥姥的个性多元化的展现出来,她的言行举止是巴结而真诚,“忍耻”而恳切,是一个极为矛盾,极其丰富的综合体,人物性格本来就是立体的,那么这种矛盾为什么会吵闹声,其根本是什么呢?

来观察一下贾府上上下下的人,除了极少数的主子,哪一个不是这种矛盾的心理,就算是王熙凤这种荣国府里位高权重的人,在下人面前是主子,是说一不二的大管家,但在贾母和王夫人面前,也得看贾母和王夫人的脸色行事,她不过是一个权力的代行者,一个晚辈,王熙凤职责的根本目的不是什么管理家族,而是哄得贾母、王夫人高兴,同时仗着手中的权力贪污受贿。

而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她只是一个乞丐,她的目的很明确,要钱,回家才能有饭吃,二进荣国府时,她只不过是一个供达官贵人取乐的活宝,一个小丑,尽管她的内心是不愿意的,但冲着一点可能得到的残羹冷炙,她只得放下尊严,三进荣国府时,她仅仅只是念着凤姐的好,这不是任何道德的力量,这只是一个单纯得不能再单纯的念想,也正是这个念想,促成了她的善举。

其实,王熙凤与刘姥姥,以及大多数人,在某个意义上是一样的,那就是每个人都是在演戏,在生活的舞台上,为了当好生活的演员,很多人都是迫不得已的在演戏,角色不同,使命不同,所以结局也不同。

因此,如果说王熙凤在《红楼梦》中的所做作为是一条明线,那么,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所见所闻就是一条暗线,他们都是贾府兴衰的见证人,只不过一个是局内人,一个是局外人。

可能会有人说,《红楼梦》的主线是宝黛钗的爱情,笔者认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红楼梦》是以宝黛钗爱情为主题所反映的现实生活,而刘姥姥则是这个现实生活的一个特殊的缩影,一面特殊的镜子。

用鲁迅先生所提出的“国民劣根性”的理论而言,刘姥姥完全符合这些劣根性,善与恶同在,真与假同行,在不同的舞台上,就会上演不同的角色,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农民这种“现实主义”的思维在刘姥姥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你可能感兴趣的:(姥姥进贾府4:从行乞到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