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阅读7

近来阅读很是懈怠,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新的一年,还是得阅读起来。今日从家里带了本《好妈妈就是好老师》来,半个小时的阅读,沉下心来,收获挺大。犹记得,阅读来我带来的内心富足和平静,这是刷手机所无法带来的。阅读,阅读!

对于这本书,早就闻其大名,却一直没有看。这回下定决心看它,也是感受到养育孩子的重要性。希望自己能从中有所收获吧。

从目录就可以感受到,尹建莉老师所讲的都是生活中的细节,包括打针,捉弄孩子,给板凳揉揉疼等。她在书中多次提到,“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没意见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联想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越发感受到这句话的力量。孩子的成长,正是由无数个小事所堆砌起来的。要成长为智慧、知礼的大人,是多么不易啊。“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这是西方的一句谚语。的确如此,每一位至亲都对孩子有美好的期待,但父母未曾给予良好的指引和重视,最终怪孩子不向好,这该是多么可悲。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常常感到无力。因为我深切的感受到,孩子的很多问题其实来自于家长,而且是自以为是且固执的家长们。我们能改变的很有限,这也是我们教育的无奈之处。“正确的教育理念则如同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不同的锁结。”正希望家长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多学一些“正确的教育理念”,给孩子更好的引领。

金句摘录:

1.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2.对于打针这件事,家长应教育孩子尽可能平静地接受,并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气。

3.小孩子其实最懂事,大人只要正确地把理由陈述给孩子,孩子是会听懂的。

我的感悟:打针只是孩子会面对的众多事情中的一种,我们应教会孩子平静地接受。很多家长会以打针来恐吓孩子,还会用交换的方式来哄骗孩子,这些都没有教孩子去面对,反而不利于孩子品格的培养。不知如此,做父母的不要给孩子制造很多恐惧,而是要给孩子面对的勇气,通过陪伴和信任,让孩子更自信的去面对和接受。

4.“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经常是承认把自己降低到儿童的情趣中,以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儿童快乐的事情,其中包含着童心、快乐,甚至幽默和智慧。“捉弄”孩子,则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5.所以凡遇到这类事情,家长要礼貌而坚决地制止。这不是小事,事关孩子的事情没小事,在大人眼里是小事,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大事。

6.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

我的感悟:唉!想到女儿,可以说是从一周不到被捉弄到了现在,甚至现在还有邻居会到家中来问能不能吃你家的饭。他们以弄哭我女儿为乐。这就是典型的捉弄了吧。让我难过的是,这样的捉弄一直存在,甚至我妈妈都会这样捉弄女儿,这真的很难改变。幸好之前也常常告诉女儿,她们说的是假话,也一直对女儿表达我的爱,让她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可以有些许的安心。但更多的还是心痛和无奈。愚昧和无知在伤害着稚嫩的儿童。

7.在孩子看来,万物同物,对一棵草说话与对一个人说话一样,对一张桌子的态度喻队一个人的态度一样。

8.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没意见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

9.让孩子意识到,“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

10.如果大人动不动就一脸惊慌失措,不但不能给孩子安慰,还把孩子吓着了,除了皮肉疼,心理上也会产生恐惧。

11.哲学家弗洛姆认为,利己主义和孤独是同义语,而人不可能在与外界毫无关系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目的。人只有和他的同胞休戚相关、团结一致,才能求得满足与幸福。爱邻人并不是一种超越于人之上的现象,而是某些内在于人之中,并且从人心中迸发出来的东西,它是人自己的力量。凭借这种力量,人使自己和世界联系在一起,并使世界真正成为他的世界。(值得不断思考的一段话)

我的感悟:我想起自己,常常以要生病打针来制造恐慌,这反而会让女儿的内心产生一种恐惧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日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