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人事,有其感

熟男某某成,(本文主人公)

六几年生人,

自幼家贫苦,

读书带出工,(出集体工)

成年谈婚事,

娶妻某某平,(妻名)

生育两个女,

含辛养育成,

数载打工史,

拼命把钱挣。

妻女疏爱教,(该男)

时久缺感情。(亲情失顾)

零七在工地,

检查病上身。

年底归家里,(农历12月23日)

妻子看病情,(相关检查结果)

严重高血压,(主病血压特别高)

即日发狠心。

拂袖离他去,(立即离家出走)

之后杳无音,(不让任何人知晓)

叹男仍然傻,(其实太顾家)

不顾自病情,(不知保重自己)

节后奔工地,(过年后)

年做三百工,(建筑行业很不容易)

为了招郎婿,

再遭一年辛。

田土均忙活。

装修大工程。

上万土石方,

人力担移平。

正屋装修好,

杂屋同建成。

几件非易事

全凭己一人

一切做好了,

身上无分文。

时至腊月底,

婿女返家中。

乐极悲哀至

比晚中了风,

最危脑梗死,

病情算严重。

送达县医院,

数天脱险境。

康复病渐好,

但成残废人。

生活难自理,

两女初料勤。

久病无孝子,

不久便现形。

姊妹互推脱,

忘却抚育恩。

言行起恶意,

生气便走人。

残病遭亲弃,

可悲命孤怜。

但是有一点,

自作孽难容。

两女分服待,

旁观看得清。

谁好与谁坏,

他总不分明。

始终有偏爱,

有伤好女心。

再受娘唆使,

抛弃残病亲。

本人因有感,

写了这篇文。

将他作先例,

奉劝世间君,

夫妻长分别,

难得贞洁人,

子女早教孝,

减少忤逆人,

命中只八合,

别奢求满升。

有疾早自重,

勿等大限临。

知足得常乐,

积德作善人。

亲人最需要,

非钱是感情。

知孝传家好,

人老有得幸。

黄金非为贵,

家和万事兴。


        这是本人九年前在该诗中主人公死时(不到50岁)的生平作感,因看到他一生的“春蚕到老丝方尽,焟烛成灰泪始干”结果竟是这样感其不幸,觉得悲哀。

同时看到“可怜之人定有可恨之处”,婚后决择有错,算是自作自受,其实真怪不得别人。

于是写记让己警记不忘,更加不存侥幸之心,人虽不能自主决择命运,家庭父母,但婚后真能掌握做到“命由己作,福自己求”。

      因我同时看到不只这个自认有责任心的男人“欲令自迷”,也看到特别是当今年代男人已忘古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多数男人以生活所迫为由不惜离开父母妻子儿女外出打工求财,求的是想让自己及家人能过上富裕生活。

可我看到的事实是多数人并未如愿以偿,事与愿违的却不是少数。

特别是农村出现留守父母,留守儿童,夫妻新婚过立分开现象,因此造成了父母失顾,娇妻失守,儿女失教的丢本取未不良后果。最是助长社会偷人养汉不正之风。

        所以本人把他的不幸当成己师,因本人其时也结婚生女,时生活比一般人更困难,但我仍然在家庭与事业,亲情和挣钱两者之间选择前者。

以爱人先爱己,然后凡对己家人对社会有益的当作份内事,正事,义不容辞竭尽所能。

今回顾给己母亲和妻女及时照顾管教,至此虽其它事业无有成就。

但母未失顾,随可相见,少有牵挂。

与妻不分,亲密无间,少忧外遇。

女未失教,长养她善,少留后患。

自往无愧,现不存悔,将不存怨,不算侥幸。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人事,有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