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

国贸171 胡文佳 01

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有什么不同?

物理防晒的原理是通过折射和散射的原理,把紫外线阻挡在皮肤的外面,起到防晒的效果。因为物理防晒里面一般会添加二氧化钛,所以用在皮肤上有泛白的迹象。物理防晒剂,也叫做紫外线“防护屏”、“反射剂”、“光隔离成分” 作用原理: 就如同一面镜子,将紫外线折射,反射和散射出去,避免紫外线直接接触皮肤。

物理防晒剂一直有关安全性更好低刺激的优点,但是会发白,会分布不均匀,有透光,PPD值之类的上不去的问题。物理防晒剂的两个核心就成分就是ZnO和TiO2,还有未来可能会加入的CeO2二氧化铈,它的紫外线防护能力与ZnO相当,不溶于水,比氧化锌不容易发白。在现有的ZnO与TiO2基础上有很多改进技术来完善它们的缺点,比如日本人改善结晶工艺弄出来的什么花瓣状氧化锌或什么扁平状氧化锌,多梭结晶面可以增加对紫外线的反射,日本在这方面做的很用心,美国则是用乳化工艺等改善发白,比如ZinClear等配方,欧洲几个强大的原料供应商则用原料包膜工艺来解决,于是诞生了Z-Cote、T-Cote等原料,在这方面欧美日本优势比较均等,不像化学防晒欧洲独强。

不论用什么工艺弄出来的纳米ZnO与TiO2,它们在UVB/UVA全波段都有比较好的反光性,而且这种高效率反光能力稳定到380nm,但是超不过这个值了,因为380nm-400nm是可见光与紫外线的临界段,ZnO与TiO本身是白色颜料,它们还能继续反射380nm以上直到可见光的780nm处,从色彩学角度上说白色这个颜色本身是反射所有颜色的,可见光光谱内红橙黄绿蓝靛紫均是被白色反射的,所以理论上物理防晒剂从单纯的防护波段上要比化学防晒剂更长,可是对后面波段的反射力弱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ZnO过了380nm反射曲线忽然下降的原因,因为已经超出严格意义上的紫外线波段了,也是大多数防晒霜只要求防护到380nm就是非常合格的原因。

物理防晒剂的缺点就是容易分布不均会透光,只能用叠涂来解决,通常认为而氧化锌能完整防护全波段,与二氧化钛复合能更好更严密的防护,这两种防晒剂叠加在一起也有彼此增强的效果,二氧化钛确实在防护长波UVA段逊色于氧化锌,用CIBA的防晒计算器测100% Pure的日霜发现单独ZnO或TiO2在高浓度下PPD都在5左右,Critical Wavelength都相对固定在383nm,把它们复合在一起就能达到PPD14,Critical Wavelength达到384,后者的一丁点变化不值得关注,但是PPD的变化很明显,欧莱雅多重隔离也不过就是这样的水平。TiO2会有人质疑在阳光下产生催化自由基的反应,这是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这个方面我没有条件做实验去广泛试管验证和人体实验,但是国内化妆品的配方师认为它对皮肤的保护效果一定超过“可能产生的不确定不可量化的自由基伤害”,我个人认为包膜的二氧化钛、使用了Optisol改性的二氧化钛和特殊工艺配方的二氧化钛能避免这方面的问题,与ZnO复合也会减少产生自由基的可能,再有其它抗氧化剂配合,单纯的使用二氧化钛防护UVA的产品也不在我推荐之列,这方面的担心我建议直接忽略掉。

化学防晒剂,也叫紫外线“吸收剂”、“过滤器”、“光线滤除剂” 作用原理: 将紫外线吸收后再以一种较低的能量形态释放出来,这样也避免了紫外线的直接损伤。

化学防晒剂的统一优点是分子间隙紧密,连续成膜性好,分布均匀,吸收率高,除了Avobenzone不稳定之外,关于Avobenzone是否稳定的问题我自己纠结了多年,终于在去年我决定不关注它了,管它稳不稳定我不用就是,因为上面几种广谱防晒剂一方面可以彼此配合增强,其次我把目标转向了Uvinul A Plus,无关有没有Avobenzone,无关它稳不稳定,我已经拥有了更稳定的了,有它稳定锦上添花,若它不稳定不影响全局。我自己的化学防晒产品几乎一定是欧洲几个厂商的,美国单纯使用Avobenzone的防晒霜我是不用在脸上的,但会买来抹腿抹胳膊。

相比较来说,物理防晒的防晒能力更强,能够折射和散射各种紫外线,而化学防晒如果想吸收紫外线,需要很多种化学物质一起作用,防晒能力比较弱。当化学防晒吸收到一定的程度,防晒效果就会变弱,我们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补涂。而物理防晒在皮肤出汗量大的时候补涂。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区分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