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尹老师书】
尹君小平,年少志于学,修博士才。立身之业不为他动,唯教育是求,其意深,其旨高。初为人师,即被学生爱戴,家长雅重。
为师之乐,莫过于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然二八少年,个性纷然,高下相参。浩浩琐事杂心,累累不可得闲,身未见息,语不言弃。
苟能励志,方成大事,树目标大学,激弱志于闇昧。奶茶情怀,立杆见进,定制蛋糕,精神陡然外焕 。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少年玩愒,蒙目而不见者甚繁。断手机之害,达共识,家长未援一策,徒呼奈何?奈之何!誓除宿弊,苦心孤诣,自为洄澜,乃为善变。方使吾曹坐拥闲暇,安卧终宵。
远见于未萌,避危于无形。厚学养,刈心草,场场约谈,春风化雨;导迷津,勒危于崖涘,挽颓于既倒,愈创如初,学业赖君得继。
身做桑弧力发蓬矢,苦心乃尔,业何习而不通,肄何勖而不果?君之令德,已为诸生楷模,观乎娃立世处身,已有师之高节可本,处世态度可法,亦有远大格局可效。勉之!勉之!以师自期,附骥尾之不止,踵前辙之不辍。
毕业在迩,往事历历,感慨由衷,作斯文以志感恩之情,师恩永铭!
深圳育才高三(5)班全体家长
壬寅季春
这篇文言文比较难译,可以归属于唐代古文改革之前的文言文形式。
唐朝开始,古文改革运动在懵懂间起步。先见如下直白的诗歌:
《秋日述怀》
唐代·权龙褒
檐前飞七百,雪白后园强。
饱食房里侧,家粪集野螂。
这样的诗歌算不算诗呢,在唐代,也算是。
唐代李白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够李白。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些唐代的诗歌大家一看就懂。今天的打油诗也是诗的一种,现代诗也是,只是有写的好写的差的区别。
写文章要写大家看得懂的话,一般说来,看得懂的就是白话,看不懂的就是文言文,我们把文言文分为唐草以前和以后两个阶段。唐朝以前是这样的,比如前秦荀子的【劝学】: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俺不懂了吧)
即使是诗经中比较有名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大多数人只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吧,而后半部分就不容易懂了。
一直到唐朝以前,书写的文章大部分都有这个现象,有的晦涩难懂,有的夹杂大白话。这个白话就是五四发起的白话文运动的那个白话,也可以说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话,江西高安市等很多地方的口语,还保持着吴越时期的方言,成为“方言”化石。古代人讲话,尤其是老百姓讲话,怎么可能也会之乎者也的呢。
文言文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逐渐发起了“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课本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因此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并且不使用标点,在“白话文运动”之前,除了白话文小说外的文章均是由文言体写成,包含了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唐诗宋词都是古文的一中表现形式,但不一定是古文言文的表现形式。
唐代的“古文运动”是相对于唐代以前的历史。唐朝之后的文章,我们比较容易看懂了,一直延续到五四后,开始了白话文运动。但是,文言文有言简意赅,短小精悍,意义丰富的特点,不是白话文连篇累牍所能表现的,所以,即使在今天的文字书写中,仍然有人或多或少的使用文言文。这是使用了几千年的文字表达形式。
权德舆是唐朝中期历经两朝皇帝的文学宗师,是皇家御令、贺词、缅文、祭文等的主笔。天下官员、仕子极为的崇拜,追捧,在文学圈具有绝对性的影响力,他以新的文学制式书写的无数散文、墓志铭、上千首诗歌,散播在民间,对于文学展现形式的宣传推广,取到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唐“前古文运动”时期最重要的古文创作和改革大家,亦是古文创作之领袖人物,其后,一直要拜入权德舆门下的韩愈,在权德舆去世后,继承了权德舆文言文改革的大旗。
权德舆自贞元八年(792)入朝为官以来,官运亨通,职务屡迁,久居权衡,位至卿相,主盟文坛二十余年,现在《全唐文》留其作品二十七卷,数量相当可观,对于在政坛和文坛都如此重要之人物,然而学界对其研究,尤其是对其“文”的研究并不多,尚处于初始阶段。“前古文运动”时期的古文传承呈现出继承式、谱系式的发展方式,对于其中具体谱系关系和继承关系的划分,虽然一些学者已经作了一些较为明确的界定,但是至今学界还未形成统一的共识。
权德舆的散文创作特点:文体上,骈散结合,整齐与散行交错,形成整齐与错综之美;在文风上,他的散文由华丽逐渐向质朴典雅过渡。此外,他的散文也颇具叙事性和抒情意味。自此,古人写的文章,我们大多数人都能看的明白了。
权德舆在古文运动中的决定性作用,不亚于胡适在白话文运动中的领袖地位。对此,具有代表性的论述文章可见严国荣写的【权德舆与古文运动】。他是权氏的先祖,是家族文献的集大成者,即使拿到现在比较也是道德的楷模,是宰相,是德政为民的政治家,是一生中没有同僚诟病的人,是时代的文坛领袖。而我们一直忽略了他在历史上仅有的两次巨大的文化改良运动中其中一次的决定性地位。
严国荣(1965-2005),陕西省城固县人。198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9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后至西安文理学院任教,并获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学位,曾任西安联合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西安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唐都学刊》、《西安联合大学学报》执行主编。严国荣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参与撰写过《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分类集成》(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文学史话》(近代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增订注释〈全唐诗〉》(权德舆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他的专著《权德舆研究》200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可惜,先生于2005年6月16日积劳成疾而逝,享年四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