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读记

        幼时家贫,没上过幼儿园,曾经跟父母多次确认,肯定没有。父母是千千万万中国朴实农民的一份子,只知道埋头苦干,非常在意跟别人比劳动,比奉献。那个时代的火热建设热情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记忆中,去不了幼儿园的我整天跟着父母在田野中玩耍,挖草根,捉蚂蚁,追蝴蝶,诸如此类,乐此不疲。没人教我识字,也没有今天图文并茂的幼儿读物,当然也没有更高级的“不用妈妈担心的学习机”。所以,其实我识字很晚。不过那时田野中的时光当真是那样美好,我甚至还记得那时的天很蓝,没有杂质的纯蓝……

        七岁始启蒙于村南片小学。一开始是六岁时父亲带我去找当时的学校负责人,恳求让我上学。至今我还是没有弄明白父亲为何要提早一年送我上学。结果没有成功,那时的最低上学年龄就是七岁。小学的岁月是非常快乐的。与此同时,一个崭新的世界出现了,文字描绘出的一切人和事都深深吸引了我,读书的兴趣开始疯长。所有能读懂的书都爱看,其实也没多少书能读到。看书时按父母和亲朋的说法应该是“完全进书里去了”,只要手上拿到了书,其他事情都不重要了,哪怕是父母喊我吃饭了也是“聪耳不闻”的。那个年代家里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全家人努力的终极目标是:温饱解决,过年不倒挂,能够像样过个年。所以我不能经常去书店,事实上父母没带我去过哪怕一次。

        那时距家大约两三千米的地方有村供销社。供应村民平时需要的农用物资和一些日用品。其中一个玻璃柜台里静静地躺着好多书籍,准确的说是连环画,也叫“小人书”。那是我的最爱呵。连环画大多是根据长篇故事改编的,丛书集子居多。诸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每次路过供销社我都会进去趴在那玻璃柜台上,贪婪地盯着这些小图书,仿佛透过厚厚的玻璃,穿过薄薄的书页,能看到那些故事里鲜活的人物。事实上,经常只能这样看看。那时的连环画并不贵,几分钱一本。可是那个年代,几分钱能办好多事情,普通家庭的孩子是没有零花钱的。能够买到书的最好的时机是替家里捎带一些日用品,恰好能剩余几分钱,那铁定是要买一册回去的,这种情况下父母从来没责骂过。其次是趁独自去理发时,但这方法并不是很靠谱。父母知道理发价格,而且那时的理发价格相当稳定,不像现在这么飘忽不定,给的理发钱往往不多不少。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果断先入手一册《水浒传》中的“大破清风寨”,结果就没法给理发钱了。理发师傅平素与父母相熟并不难为我,只是自已感到很尴尬,日后父母还是找机会替我补平了差价。直到我读大学时,父母还是要提起这件事情,话语中满是感慨。

        其时与我一同上学的村子里的小伙伴很多。其中有对兄弟印象极深,因为经常干架。这对兄弟相差一岁,住在村西,我住村东。上学玩耍常在一起,几乎碰到就要干架。这兄弟俩读书不行,但喜欢惹事生非,经常欺负另一个老实巴交的小伙伴。每次我都看不过,总要挡在前面。一对一这两兄弟都不是我对手,问题是人家是亲兄弟,而且又不喜读书,不讲究礼仪公平之类的东西,所以除非情况特殊,一般都是一起上。那个老实巴交的小伙伴就在边上看热闹,并不上来帮忙。不过纵然如此,印象中我没退缩过一次,往往是打出了鼻血,打得头破血流也不散开,直到大人们路过拉开才罢休。今天想来,应该是那些“小人书”中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暴,敢于抗争,保护弱小的思想从那时起就像种子一样落进了我心里,慢慢生根发芽了------这样的时光一直持续到五年级。那年春节我第一次接触长篇小说。父母破天荒没有收缴拜年红包,加上压岁钱,总共有一二十元,这钱之于我是一笔巨款。带着欣喜赶到镇上新华书店,买下了平生第一部长篇小说,金庸先生写的《侠客行》。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书籍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想起林海音在《窃读记》里写尽了当年读书的艰难困苦,读来令人唏嘘。不过在我看来,她比我幸运多了,满是幸福。如果……也许……只是世间没有假设。往事如烟,唯有读书从未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