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管理第二課:不知道去哪裡的人,在哪裡都不重要。

—— Good Enough Mentality ——

很幸運我現在能有機會與一些在事業上很成功的人物接觸、工事。 其中之一就是已經退休的、之前管理韓國最大集團全球生產運營的P(恕不透露本名),最近一次交談中,他說他二十多年以前來過台灣,現在再次到台灣來協助一些公司,最大的感嘆就是似乎見不到當年人們的激情了,感覺不到年輕人眼裡閃爍的光芒。

而另一位長期在日本國寶級集團任職的美國籍高層,則告訴我,台灣什麼都好,如果挑一件需要改善的事,就是職場上常看到的“good enough” mentality——“這樣已經很好了” 心態。

當他們要求一份報告時,很難看到能兼顧細節與整體邏輯的下屬,二者兼顧的人,通常又沒辦法將整體報告弄得言簡意賅、清晰易懂,更別說美化了。 說到這邊應該很多人心裡開始不舒服了,“這是老闆們要求太高吧?” 但是看看麥肯錫、BCG以及那些頂尖的企業,我相信這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這其實不是什麼滔天大罪,但我知道這樣的心態一定會從工作延續到自己的生活,隨著時間流逝,形成截然不同的人生。

“減肥了已經很苦了,天氣熱喝個飲料沒關係”、“工作很累了,不運動、熬夜玩遊戲沒關係”、“賺錢養家很辛苦、家裡的事不管太多沒關係”、下定決心學英文要出國唸書或進外商,到了週末突然覺得還是放鬆一下好了、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然後呢,當這一類的妥協無孔不入的進到你生活、工作的層層面面觀,它影響的不僅僅是你的行為,而是你的目標。 你開始認為自己本來就瘦不下來,胖胖的沒關係,健康就好了;開始放棄更好的工作或是接近自己理想的收入,現在這樣穩定就可以;開始相信家庭事業生活健康兼顧根本是騙人的,然後放縱自己過著拆東牆補西牆的低能量人生。

胖本身沒有問題、穩定也很好、心無旁騖地衝刺事業更值得讚許,前提是你要真心喜歡自己的狀態,而不是妥協於無法改變。當你開始放棄本來想要的那些、開始認為“這樣就可以了”,這是在告訴自己,自己不值得自己認為美好的那一切。

—— 不要用你所擁有的來決定你所想要的生活 ——

在實體演講或課程我最喜歡宣導給大家的觀念是,“不要用你所擁有的來決定你所想要的生活,要用你所想要的來決定你所想要的生活”;聽起來很像廢話,我也喜歡聽到大家說這是廢話,因為這就代表了這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人們沒有實踐絕對不是因為不懂才做不到。

很喜歡問人家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常常可以看到大家其實似乎不太知道、或是可能想過但有點模糊。 當慢慢引導對方去想,就能看到對方眼睛發亮、描述願景的樣子,那會讓我也受到感染、覺得很開心。

但大多人在我問到他們目前的狀態、是不是朝著那個方向前進的時候,他們多半是用被動、無奈甚至有些抱怨的態度;“同儕也都在加班啊,景氣這麼差,我就別再天真下去,好好工作吧!”;“平均薪資這麼低,我要很珍惜了,雖然跟理想中差很多,但是要惜福啦!”

電影"56 up" 裡也有一樣的發現,在同一個人不同的年紀問一個人他想做什麼以及為什麼的時候,會發現隨著年紀增長,他的回答並非比較成熟、深思熟慮,只是變得實際了,或者直接一點,他妥協了。

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想著,這很合理,否則怎麼辦? 就是沒錢、沒時間啊,不可能一下花光積蓄去環遊世界、或是結婚生子、買房買車啊!

我也同意,並且我也不鼓勵大家這麼做。 但我更不鼓勵放棄你想成為的那個樣子、放棄目標。

—— 絕不妥協目標,只改變路徑 ——

取而代之的,是“用你所想要的決定你的目標、用你所擁有的決定你的下一步行動”。

當父親因為生病失去視力、家中沒有辦法供我唸書,我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留學夢想;在留學期間每週只有15鎊、沒錢買書準備考試,我並沒有忘記我還要當背包客遊歷5個國家;揹著一身學貸畢業時,我沒放棄過要儘快買個屬於我們家的房子給媽媽;在每個月固定支出達到了賴清德說的人民平均收入3-4倍的情況下,我也能讓老婆專心在家照顧小孩。

我們的身心底層都在驅動著我們做一些事與不做一些事。 然而撇開“做”與“不做”本身,最大的陷阱在於如何讓自己持續做該做、想做的事;並且避開、或是降到最低那些該“不做”的事。該與不該的判定標準則直接由我們的目標決定。

有人認為這樣很累,但我也曾經過著加班但是不知道意義在哪裡、覺得無奈但是只能妥協、明明提早下班還是一樣刷手機到三更半夜、嫌棄著自己日益肥胖的身材卻還是跟同事去吃燒烤喝啤。而我發現這些並不能帶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在隔天早上宿醉的頭痛欲裂、會議報告的前一晚3點熬夜都在在證明了,我並沒有在掌控自己的生活。

我開始選擇看起來"比較累"的生活是因為我意識到這些看起來"比較不累"的生活都是原始生理需求在作祟、我可以任憑這個充滿原始底層需求的鱷魚腦擺佈自己、做著過癮快樂卻沒有產出(甚至負產出)的事,我也可以開始辨識自己的驅動力、辨識一路上會對動機造成負面影響的阻礙(例如挫敗感、恐懼、無助、陌生、資源有限等) ,然後進一步思考、執行、找到出路、達成目標。

很讓人不舒服的事情是,鱷魚腦仍然主導著很多人的很多行為。 這樣的人習慣被安排事情、習慣沒有明確目標的、習慣日復一日的抱怨與無奈;這些人的很多行為,基本上,可以說是在圍繞著那些有目標產出的人轉,有產出的人丟出一塊肉,這些人就像鱷魚一樣往有肉的地方奔跑。

寫作時突然跳出的廣告視窗、回覆信息時突然看到的新聞、打開電腦查資料時看到誰誰誰跟誰在一起了...,然後我們都要花10倍甚至20倍時間才能回到自己本來要做的事情上面。

—— 一樣的投入,你換到了什麼?——

交易的本質就是我們用我們有的換取我們要的,現在,大家每天都有24小時,這很公平,交易的另一端,則是我們選擇換取的東西。 這些東西可以是馬斯洛金字塔各個層級的需求,生存、安全感、社會認同、自我實現——錢、安逸、權力、名聲、成就感;

有人這24小時用來換取“原始腦”要的底層生存需求,他們漫無目的刷手機、看FB、隨波逐流地玩手遊、看劇看沒有什麼營養的新聞、網友評論,他們被簡單、有趣、大量且雜亂的信息吸引注意力、獲得短暫的放鬆、快感、遠離了讓自己不舒服的事務;而有人拿24小時來換取目標進一步,朝著自己理想生活的一磚一瓦邁進,他們每天早起、工作也學習、輸入也輸出、尊重身體也照顧家庭(對,就是我本人,哈哈...)。

追求目標路上,會造成我們讓我們想放棄的原因主要就兩個來源,一是預期以外的困難與挫折、二是底層需求的戰或逃反應。當我們能夠辨識以後,就能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應對,關於這些以後的文章再深入探討;而看完這篇文章,我們至少能做到的是,在無意識地被底層需求拖著走前,抬頭看看你想要的那些目標。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管理第二課:不知道去哪裡的人,在哪裡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