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除夕夜古代诗人们在忙啥?从古诗中领略唐宋年间民俗民风

研究诗词有一段时间了,最近也在学着写诗。除夕将至,想到古代的诗人们在除夕夜,会写出怎样的作品,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过年风俗,是否跟千年后的我们一样?带着这个疑问,我寻访了很多诗词,挑选出几首相对精辟的,写几句简单的评析,分享给大家。

(一)除夜雪

[ 宋 ] 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我的简评: 第一次读到陆游写的这首诗,风雪夜,四更天了,陆游居然还没睡?是不是古今的作家都一样,熬夜比较多呢? 桌边放着屠苏酒,还没来得及喝,先在灯前把桃符画了。

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研制的,其配方有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祛风散寒、避除疫疬的功效。而古代汉族人就已经流行在初一喝屠苏酒,以避免瘟疫。

此刻,我特别想问问陆游先生,您的屠苏酒在哪里买的?还有配方吗?能否给我们快递一坛?这疫情持续一年多了,疫苗虽然下来了,功效却不知如何?哪里还有屠苏酒?快来一打先?

我原以为“桃符”就是对联,今日查了才知,那是古人挂在大门上的两块桃木板,或者画着神荼、郁垒二神的纸,是为了驱邪用的。“年”本就是神兽,大概只有这两位上古神人才能治住它吧。而如今,好像门上贴的都是秦琼敬德。原来,我们贴错了么? 该换成上古大神才能治住“年”这个怪兽。

陆游在灯下画的就是神荼、郁垒这两位神仙吧。

(二)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我的简评:对文天祥的认识,还停留在《过零丁洋》中。今日找到他这首诗,增加了我对他的认识。

文天祥,是我十分钦佩的文学家,只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便足够名垂千古了。他是南宋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四十七岁从容就义,一生也是坎坷。

这首诗,若无后两句,完全看不出是除夕夜写的。这诗,大气磅礴,“命随年欲尽”这句感觉像是在他就义之前写的,透着无尽的悲凉。挑灯看看还未到子时,恐怕没法再喝正月初一的屠苏酒了。回味一下,还真有点像绝笔诗。

(三)除夜

[宋]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我的简评:这首诗,将宋代过年风俗写得比较详尽,看宋代的人,与如今的过年习俗也差不多,扫舍,上香,烤火,放鞭炮,还有“颂椒”。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我真是太孤陋寡闻了。原来宋代的人,讲究在除夕夜或者初一,用椒柏酒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谓之“颂椒”。

想一想,虽然如今的我们,没有将“拜年”称之为“颂椒”。然而,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欢聚一堂,喝酒祝福。这首诗中,写的一家人在一起守岁,坐在筵席上,听晚辈们,一边敬酒一边说祝福的话。这场景,与今无异。

瑞雪兆丰年,原来雪,在宋代的时候,就常常光顾除夕。或许,只有下了雪的除夕,才会显得特别安静和祥和,才能映衬出红色的灯笼、桃符之喜庆吧。雪,踩到脚下,咯吱咯吱响着,放几只炮竹,这才是过年,这才有年味!想一想都让人感到兴奋,可惜了,如今,不能随意放炮竹了。年味,已经渐行渐远!


推荐阅读:

从诗词中感受人间冷暖/文澜珊

你知道“立春”的诗句有哪些?/文澜珊原创

如果失意了,不妨读一读东坡先生的《赠刘景文》苏轼词/文澜珊

声明:本文系作者文澜珊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澜珊#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除夕夜古代诗人们在忙啥?从古诗中领略唐宋年间民俗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