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之工业时代如何塑造学校(十六)

      今天聆听了《工业时代如何塑造学校》这篇文章,对于当前学校的起源和现在存在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工业时代的学校是在19世纪中期为了培养更多的标准化劳动力而建立的。那时候学校建立的目的就是为工业化发展塑造专门的工人和所谓的人才,这些工人和人才都是在各种系统制度要求之下才去塑造的,对于当时的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所以时至今日,工业化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一直在坚持使用着,因为我们都认为这个世界上缺少的就是标准化的人才,我们能够把一些学生培养成这样的人才就是已经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开始了。这一种毒瘤似的思想和理论到现在依然侵蚀着现代化的人类思维当中。

      当时的工业化学校把人当成产品来统一规划标准来塑造,但是二百年后的今天我们早已经度过了工业时代,我们开始进入了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但是这工业化人才塑造的标准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这个社会、人的思维当中,我们依然在践行者工业化塑造人才地理念和目标,丝毫忘掉了现在的孩子也是二百年后的孩子。

      工业化时代的学校当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在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凸显出弊端和局限性。当今这个社会是科技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我们还用工业化学校的标准来塑造孩子,就会大大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障碍。

      正像彼得圣吉在文章说的那样:学校建立统一的产品规格与流程作为规范,并因此而天真地假定,所有的孩子都会以完全一样的方式学习。学校把教育工作者变成了控制人员和监察人员,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导师--学生关系,并建立了以老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成为老师的责任,而不是学习者自己的责任,纪律成了遵守学校老师设立的规定,而不是学生的自我约束机制。考试评估以获得老师的首肯为核心,而不是客观地衡量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流水线模型悄然将学生默认为产品,而不是学习的创造者--学生是被动接受教育程序塑造的对象,对这个过程本身全无影响。

      然而,流水线式教育系统在今天备受质疑的压力。社会不再认同它生产的产品,其生产力也受到质疑。而这个系统的回应方式,也就是它的唯一回应方式是,一如既往,但加倍努力。作业负担不断加重,标准化测试进一步密集强化。教师的创新空间、教师满足学习者个性需求的空间,都被压缩。最终,学生背的书包越来越重。

      这些正是我们当前正在不遗余力地做的,也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痛苦。这些年我们一直没有逃脱这样的教学模式,在越来越密集的压力下,我们渐渐丧失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我们也成为了这种工业化学校摧残孩子心理健康和抹杀孩子个性和创造力的侩子手,而且我们还常常自得其乐地认为我们正在培养着孩子们称为国家地栋梁,难道在我们的日常教育生活中我们不是用自己那陈旧的教育理念去压迫孩子成为知识接收的产品吗?我们有什么好沾沾自喜的呢?在我们的教育中孩子成为了没有个性,没有自己独立思想和探究精神的产品,难道我们不应该感到羞愧吗?

      新时代需要新老师,新孩子需要新思想来对待,这个时代早已经抛弃了工业时代,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必须跟上新时代的发展,无论外部的教育环境如何,我们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把教育这件事情当成我们一生最重要的事情来对待,我们绝不能够仅仅去传授灌输知识这么简单,我们更多的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让学习自然发生,真正成为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中心,不断激发起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究精神,不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性格个品质,保护他们独一无二的个性和灵魂,这才是我们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教育人一生的追求对象和信仰!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勇气之工业时代如何塑造学校(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