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摘抄与思考11、12章

《道德经》摘抄与思考11、12章

文:Recycler

31/231.4291

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大意】

本章通过车、陶器和房屋的构成,阐述了有、无的关系。指出“无”(如陶器的中空部份,室内的空间)与“有”(如车辐,墙壁)二者同样重要,它们共同存在、相互配合,才使事物发生作用,只重视形而下的“有”是片面的。

【译文】

三十根辐条拱起一个空壳。正是由于它是空壳,所以才有车的用处。

团和粘土作成一个空壳。正是由于它中心是空的,所以才有容器的用处。

凿开门窗作成一个居室。正由于中间是空的,所以才有房屋的用处。

总之,事物之所以有用而有利,就是由于善于利用空无。

【我思】

先是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有和无结合的例子。生活工作见到的任何有形的实体都可以用到有和无的理论。

有和无可以是事物内在的,一所房子,我们是利用了内在的空间,才发挥了它的作用。一个罐子,我们利用了它内在空间才能盛水。一个轮子,我们利用了内在空间才能减震。这是有和无的内部作用。

有和无还有外部联系。一个房子可以盖在乡村也可以盖在城市,正因为在外部不同空间的位置,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一个罐子,因为可以放在不同位置,所以才能居家旅行都可以。一个轮子,正因为占据了新空间,舍去了旧空间,才能不断转动向前。

我们看到的任何事物,用的都是其内部或外部的空间。老子说,有带来便利,无带来作用。这句话不假。但是老子过分的夸大了无的作用。有和无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有”,就没有基础,没有“无”就没有发展空间。

【拾人牙慧-老子今注今译】

老子的目的,不仅在于引导人的注意力不再拘着于现实所见的具体形象,更在于说明事物在对待关系中相互补充、相互发挥。

【拾人牙慧-张其成全解道德经】

跟随庄子出行的一位弟子有点纳闷地问庄子说:“昨天山里面的那棵大树,因为没有用处能够享尽天年,现在主人的鹅,却有因为没有用处而被杀掉。那么先生认为我们做大应该是做一个有用的人,还是应该做一个无用的人呢?”

庄子听后笑着说:“我处身于有用与无用之间。不过,有用与无用之间这种说法与我的处世方法还有一些出入,以有用于无用之间去处世,可能还会有一些世俗的拖累。如果按照天道去浮游与天地之间,就不这样了。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适合做龙时就变为龙,适合做蛇时就变为蛇,顺应时势的变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没有什么一定非要做的;能上也能下,以和顺为标准,遨游于万物得到源头,即道里,主宰外物而不被外物所主宰,那还有什么可以拖累的呢?这就是神农和黄帝所循环的法则。如果从人世间的角度看就不这样了。合了就要分开,成了就要毁坏,有棱有角的就要遭受挫折,尊贵了就要受到非议,有所作为就要受到损害,贤能了就会遭到谋算,没有出息有要受到欺负。你在这样的人世间处身,你怎么知道自己一定会怎么样呢?可悲啊!弟子们要记住,只要置于道德之乡才完全合适啊!”

庄子认为按有用、无用以及有用与无用之间的标准去处世,实际上都摆脱不了尘俗的拖累,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你怎么做都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界。有和无是相互转化的,有用和无用也是要相互转化的,只

要保持一种虚无的心态,顺应天道,无所为而无所不为,才能真正地拥有一切,享尽天年。

【拾人牙慧-闻老子之声】

老子认为,无和有并不在本体和现象、根据和具体、一和多等秩序的不同之中。即无只是发挥用的功能,有只是发挥利的功能。


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大意】

过份地追求享乐,会对自身造成伤害。圣人只追求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而舍弃享乐。本章指出满足人类欲望的各种享受是有弊端的,而智者却不会受其损害。

【译文】

色彩缤纷令人眼花,声音喧嚣令人耳聋,五味错乱令人败口。奔驰游猎令人心狂,宝货稀有诱人盗窃。

    所以,圣者只求饱腹不求悦目。有所放弃从而才有所获取。

【我思】

    在第十章我的思考中,引用了南荣趎与老子的对话,面对诱惑,不要上心,平常心对待。这也正应了本站最后一段话,之求饱腹,不求悦目。圣人能做到这几点。老子确实也提出了几点诱惑,是人难以抗拒的。人都有这习性,喜欢丰富绚丽的东西。这是人们的趋向。也是人类往高处走的理由。向往的人多,竞争就多,烦恼就多。圣人走了一条小众的道路。没有诱惑,因此人少。通过生活观察,但凡人少的领域,总是会标新立异。只所以为圣人,就是因为做了别人做不到的事,克制了人性。倘若,都能如老子所言,控制自己的欲望,人人都是圣人。也就没有圣人与凡人的区别。这样的生活,简简单单,社会进步全靠偶尔的失误。而不是人们因为欲望有意识的改变社会。全是圣人的世界,也不见的就是好事。

在第十一章,论述了有无的问题。只有在乎的时候,才算是“有”,当不在乎的时候算是“无”。对于诱惑欲望,我们认为它是“有”,就会给人带来苦恼。我们认为它是“无”,就不会对人有所困扰。

人的天性到底是什么?那就得先了解,什么是人的天性。是指在自然状况下,没有政策,没有文化,没有思想,等条件下,人们自发想做的事。不计后果,付之于行动。这就是人呢的天性,我想就是追求“欲望”。“欲望”又分为物欲和精神,物欲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精神需求是什么时候有的?这不是重点。欲望就是人最基本的需求,这符合生物物种对资源的获得,对利益的获取。也可以说,大多数人都是有物欲有要求的。所以人们为之疯狂,需要更多更好。孔子思想是回避拒绝诱惑,减少欲望。老子思想是坦然面对,不回避不留恋。一种要求,与人性做对抗。一种要求,忽视人性的存在。一种是正反的对比,一种是有无的对比。对于控制人性,用哪一种办法都不是很合适。就像是大禹治水,拦截不是办法,忽视也不是办法。唯一好的办法就是疏导。就是把人性引导向某些地方。

人的精力有限,也总是有欲望。一些人精力旺盛,对任何事都有欲望。一些人精力有限,利用道家思想,忽视一些吃穿住行,把精力用在追求精神世界。这并不是疏导某一件事的欲望,而是疏导人生的主要欲望。利用利益关系,把人生的次要欲望舍去,把精力用在主要欲望上。主要欲望是什么?应该由自己设置一些无限进行的事。例如读书,例如运动。这些欲望,没有冲突。哪些把欲望设置为吃穿住用行的,虽然也不会穷尽,但是是人们都为之追求的事物。人活着是为了生存和享受。吃穿住用行是最基本的需求。读书和运动,枯燥乏味,只有深入进去,才能感受到如同吃穿住用行的快感。大部分人只是在门前徘徊,感受不到其魅力。因此读书运动的人少之又少。人的欲望千千万,但是主要欲望就是这么几条。为了主要欲望,人会舍去一些次要欲望。疏导主要欲望,使之建立在没有利益冲突的事物上。这样人就会成为所谓的圣人。这一切成立的前提,就是有一定的智慧和自知之明。并不是无限制的占有所有欲望。而是认清自我的能力和精力,专注几个欲望。要么就是,创造一个生活单一的世界,没有文化没有思想,只是接受现有的生活,即使再有欲望也逃不脱现有的框架。最怕就是文化思想不伦不类,高不成低不就,人的欲望就难以调和。

【拾人牙慧-老子今注今译】

因而他认为正常的生活是为“腹”不为“目”,务內而不逐外。物欲的生活但求安饱,不求纵情于声色之娱。

为“腹”,即求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为“目”,即追逐外在贪欲的生活。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涡里,则越是流连忘返,使自己产生自我疏离,而心灵日愈空虚。因而老子唤醒人要摒弃外界物欲生活的诱惑,而持守内心的安足,确保固有的天真。

今日都市文明的生活,芸芸众生,只求动物性的满足于发泄,灵性的斫伤到了骇人的地步。

【拾人牙慧-张其成全解道德经】

我们人有时候活得很累,目的性太强,这个目的往往是高于现实的,就是为目的。心理学里面有个词叫“目的颤抖”,就是说譬如你拿了一根绣花针,你的线要穿过它,目的性太强了你的手就会颤抖,越近越抖。所以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为什么好多人痛苦呢,因为目标太高,达不到。

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反而会丧失人生本性,会损坏人体的感官功能。现代社会充满了各种物欲诱惑,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不少人由于沉湎于各种强烈刺激的音乐,结果不仅听力大大受损,而且容易心绪不宁,以至于得了精神分裂症。

能安于满足基本的胜利需求,而不去追求过度的物质享受,是人生的智慧,同样也是快乐之源。

【拾人牙慧-闻老子之声】

在设定某种价值为理想状态的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有儒家的传统)中,使人驱向这一特定价值,并要求人类以这一特定价值为中心统一到一起去。这在老子看来,反而会成为冲突的根源。因此,老子的认识并不仅仅是指要逃避过度的刺激。

以儒家为例,那就是以道德的可能性为本质的人类要达到的道德的完成和道德社会的建立等。在这种社会,除了道德之外,其他都会被排除和被压制,并且允许对那些从公认的价值中脱离的事物,实行疯狂的压制和暴力。

肚子饿或肚子饱的判断并不以某种体系为依据,而是非常直接地以自我需求为出发点。

儒家所言的传统是什么?圣人说过的并被传承下来的“话”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某个遥远的理想的目标。为了一个没有人曾经达到过、也没有人可以达到的某种理想,我们忍耐和放弃了多少?培养严格的禁欲主义和排他性的根本主义等等地方,就是那个理想所坚守的体系。

老子主张不要事先设定某个遥远的理想和体系,主张以我们的身体、我们周围自然世界的运行原理为模式,过一种朴素的生活,这就是“去彼取此”的含义。与其向往那遥远的理想或体系,不如着眼我们的具体显示,这就是老子的观点。

老子认为自然以“有无相生”的方式存在,他以“有无相生”的自然为研究对象,以“去彼取此”的方式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并以“正言若反”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老子在建立自己的这种哲学体系之后,将具体实现这一哲学的国家形态认定为“小国寡民”。

孔子却不同。孔子以人为研究对象,将人类的本质认定为“仁”。孔子则是以“去此取彼”为其哲学内容,按孔子的用语就是“克己复礼”。这里要克服的“己”是自然的“己”,即在接收人为文化体系的熏陶之前的自我,在学习传统之前的自我。在孔子看来,自然的自我不是要保护的对象,而是要通过学习进行磨练的对象。

孔子主张要走向由理想的文化体系来设定的“礼”,并恢复这一“礼”。自我(“己”)是此处的自我,“礼”是彼此的体系。孔子以“正名”方式表达这种观点,并以“正名”为基础了解世界。这与老子截然不同。老子相信“小国寡民”是使自己的哲学得以实现的方式,孔子则相信“大国多民”为实现方式。

在中国历史上,国家以大国多民的形态出现时儒家成为主要治国理念,国家以小国寡民的形态出现时道家成为主要治国理念,这并非偶然。

~~~~~~~~太长不看~~~~~~~~~

简版:智慧和欲望,是一个下抛物线,两端最低,中间最高。 

~~~~~~~~~~声明~~~~~~~~~~

欢迎交流思想。

谢谢您的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摘抄与思考11、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