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问答

1.1、需求增减的“变化率”决定新增的投资行为。投资加速器,用生产鞋子来做例子的表格和数据,有些沉闷复杂,但用电饭煲做例子,原理就豁然开朗了。一家四口人用一个电饭煲,又来了四位客人到家里吃饭,理论上就应该多买一个电饭煲,这就是生产者为了应付新增的需求就要做出新的投资,但是投资是一种耐用品,而新增的需求只是易耗品,靠投资耐用品的办法来满足易耗品的需求,就会产生一个投资上的错位,要投资的耐用品越耐用,这个错位就越明显,越夸张,当然就越不合理。

1.2、所以投资加速器有两个版本,理想版本讲一个参考体系,而现实版是说人们怎么对投资加速器的效应打折扣,两者对我们理解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通过现实版可以理解,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看上去是市场失败的例子,实际上不是市场失败。人们对经济波动所作出一些慢一点的反应,容忍一定的库存,一定过剩,一定供不应求的现实,凑合着使用的不方便,一定定价不够合适带来的损失等等,这些有些笨不够敏捷的做法,放在信息不对称,未来不确定的市场当中去,就变得较为合理了。

1.3、投资加速器的效应,本意是人们作出的投资不是跟需求的增减挂钩的,而是跟需求增减的变化率挂钩的。需求虽一直在增加,但只要增加的速度在减慢,投资就会减慢甚至掉头向下。同样的道理,需求可能是在减少,但是减少的速度在放慢,经济有回暖的迹象,投资就会马上作出反应。

2.1、用投资加速器的原理理解我们身边的现象。国外很多唐人街的餐馆,在今天的标准看来装修挺古旧的,但以80年代香港餐厅的标准来看又是能够拿满分的。这说明人们在做重大投资的时候,也恰恰是他们感觉收入在高速增长的时候,那时候被说服了,觉得未来日子非常光明,值得做大量耐用品的投资。回到电饭煲的例子,今天四位客人明天又是四位客人,后天也可能还有四位客人,最后主人把自己给说服了,所以不再采取多煮一次,出去借别人的饭等临时方法来解决新增的需求,就去投资买一个电饭煲算了。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个人家庭,地区还是国家,那些最奢华的投资都是在他们经历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刻作出的,当经济增长的步伐一旦开始减慢,他们就不再做类似的投资了。

3、边际效应决定企业是否存续经营。一项生意上马之后,发现是亏本的,是应该继续经营下去吗?为什么?供应的行为并不是教科书当中刻画的那样,事先就已经做好详细规划的行为,它最重要的特征是开放性的,非确定性的,探索性的,走一步看一步的,走到哪算哪的行为。应该用边际的思维来考虑,把边际思维通俗化,就像看gps导航,不管如何走错了路,此时的导航要走的路都是到目的地最近的路。还有哪一个收入范围是盈利的范围?哪一个范围是该赤字经营的范围?那一个是应该关门大吉的,行为背后的决定标准,就是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比较的思维。

4、短期和长期要结合,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要结合,理想与现实要相结合。受欢迎的餐厅经常出现顾客排队的现象,店主既不涨价又不开分店,背后有哪些合理的原因?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重要的是长期和短期的预算,到底新增的需求是一种短期的现象还是一种长期的现象,还有服务质量和价格的均衡,不提高价格让顾客等候,确实可能会减少收入也会降低服务的品质,这一个拥挤不堪座位也不舒服的餐厅里面,客人吃完就不想呆下去了就得走了,这可能恰恰是店主希望发生的事。他们已经瞄准了他们的消费群体,这些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未来的收入流,如果轻易做去改变,就会对收入带来风险。

5、生产速率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市面上流行的很多品牌手机,其实是由同一个工厂来代工的,他们的质量为什么不一样?因为不同品牌的,设计者设计的产品质量不一样,投资规模不一样,要求完工的速度都不一样,这些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同样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生产速率和生产总量对产品质量的直接影响。在生产总量不变时,生产的速率越高,成本就越高,倒过来,如生产速率不变,订单的总量越大,那么代工厂就有更大的积极性去做试验,把生产的细节调试好(而试验的成本摊销的更大量的产品中去)。从这个角度看,也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小语种的国家,产生好的好的作家的难度比一个大语种国家大的多。

6、认识耐用品投资和易耗品需求资金的错位。每当经济出现波动,比如产能过剩,失业,短缺,主管经济的政府部门应当更现实点,等一等看一看,而不要急于去安排就业和马上调度资源。

7、产业政策应由私人或企业制定。既然生产的规划是开放性的、是不确定的,而且投资和它所要对应的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错位,需要非常仔细地拿捏,从这些角度来看,政府官员都不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优势,产业政策的制定和选择还是应该落到私人的手上,企业的手上为好。(?)

但不管怎么样,政府都是在现代经济体当中一个非常重大的参与者,它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考虑政府和市场应有的关系的时候,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仅仅是想要说话,还是想要做事。如果我们仅仅想要说话的话,我们就可以纸上谈兵,理论上怎么漂亮就说什么。但如果我们想要做事,想要完成一个具体的目标,想要取得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那我们就要把现实生活当中,所有参与者的立场、观点、利益、诉求都考虑在内,寻找实事求是的解决办法。

8、制度重要但人更重要。中国人比较善于模式的创新,那些开源的不需要涉及专利技术的创新,如互联网上许多营销方式的创新,淘宝就比Ebay好,微博就比twitter好,微信就比Whatsapp要好。所谓的好,至少是用户体验要好。但那些包含大量专利保护技术的创新和创业,美国人似乎更强。各自的专长不一,背后首先是制度的原因,美国有许多长年积累的行之有效的,值得我们借鉴的制度上的经验。问题是制度的背后也是由人来推动的,拜杜法案的出台是两个议员的推动,但这也是许多有心人看到了问题的存在之后,反复博弈之后形成的。

20180920

你可能感兴趣的:(24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