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君刚刚上位时,苏秦在周碰壁之后打算在秦国一展雄心,不过由于秦惠文君急于处理内政,根本就没有办法分心。
《史记》中记载虽然波澜不惊,但是实际上应该是暗流涌动,从秦惠文君对苏秦说的话也能看出一二。他说羽翼未丰是不能高飞的,他这个羽翼未丰看似指的是秦国国力还不行,但是极有可能代指自己现在地位不稳固,没办法实现苏秦说的大计。
苏秦在秦国碰了一鼻子灰后,辗转到了燕国,把燕文侯一顿吹捧又是一顿恐吓,最终资助他路费让他到各国去游说。
此时燕文侯的目的只是保全自己国家,不要受到赵国和齐国的侵扰,而苏秦此时的心思应该也不是什么合纵攻打秦国。纵观整个苏秦列传,给我的感觉是,这货从来就只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让自己在乱世中苟活而已。
既然说到了苏秦,那就把苏秦的整个经历说一下呗。
苏秦坐着燕文侯送的马车,晃晃悠悠到了赵国。此时他的使命是为燕国稳住赵国,保全燕国。
但是赵国强大,燕国弱小,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想要让赵国放弃对燕国的觊觎之心,那谈何容易,只是空口白牙说一番是不行的。晓之以情肯定说不通,动之以利那只能催生赵国的野心,加速燕国的灭亡。
到了赵国的时候,当时阻拦他的奉阳君已经死了,现在终于可以直接面见赵国君主了。见了面,按照惯例,先是一顿吹捧,然后又把死去的奉阳君一通批判,把奉阳君的死说成国君的大喜事。
最后说到正题,苏秦又满怀忧虑的替赵国思虑了一下目前的局势,和面对的困难。一开始强调了外交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你要跟谁做朋友,跟谁做敌人。
但是当时强大的诸侯国有七八个,各国之间关系复杂,利益更是盘根错节。而赵国也是一个大国,赵国的选择会影响到天下大势。现在赵国比邻两个有敌意的强国,秦国和齐国,无论是跟谁为敌都会让赵国吃不消。
所以说赵国要谨慎的处理外交关系。在苏秦一番分析之下,赵肃侯快了听傻了。看着赵肃侯快了被洗脑了,他又抛出了一个大胆的计策。
要想说服别人,单靠拍马屁或者恐吓都不行,你要给他一个切实能感受到的紧迫感,制造紧迫感最方便的无疑就是树立假想敌。于是一直地处西陲,少于中原往来,略带着神秘色彩的秦国就是一个最好的假想敌了。
假想敌的最好状态就是,很强大但是不是不能被打败。这一点一直到现在都没变过。苏秦一边渲染秦国威胁论,一边又唱衰秦国。你要是选错了,秦国就会如何如何,你要是听我的秦国就会怎样怎样。
赵肃侯就这样被苏秦征服了,跟他说既然你这么牛,那就看你的了,我继位没多久也不懂这些全凭你处置了。赵肃侯说的这个自己还年轻刚继位,就有点没法说了,因为秦孝公和商鞅死的时候这货已经在位十五六年了。如果之前是奉阳君把持朝政,这还说得过去。
值得主意的是,此时苏秦说服赵肃侯的时候说到了连横。如果太史公没有记错,这就说明了连横也许根本就不是秦国先提出来的策略,而是诸侯之间为了制衡其他国家,拉拢秦国的策略。(个人推测,不可作为凭据)。
最后赵肃侯又给他资助车马,让他去其他国家做说服工作。此时的苏秦既然已经在赵国树立起了秦国这么一个假想敌,那这就是一把最好用的刀了,接下来的行程就比较简单了。无非还是老套路,先是吹捧,后是恐吓,最终搬出来一个强大但是不足够强大的秦国这么一个假想敌来。
并且替秦国假想出一系列的军事动作,慢慢的将山东六国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如此逐渐就形成了东西对立的政治格局。
经过一系列的操作之后,苏秦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身佩六国相印,成为六国纵约长,达到人生巅峰。
苏秦列传中记载,自此之后秦国十五年没敢踏出函谷关。在苏秦列传中这十五年的记载并不明确起始日期,只是记载了,六国将纵约文书给秦国送去,秦国就十五年不敢出兵。
这个时间点很模糊,从六国年表中看到,苏秦说燕是在秦惠文君四年。张仪列传中记载,苏秦刺激张仪去秦国的时候,他已经说服赵王得以缔结合纵,不过是刚刚完成,害怕秦国侵扰。
张仪相秦时在秦惠文君十年,假设从这一年往下数十五年,就到了秦惠王十二年,这十几年的故事可是很多啊,秦国跟山东六国都快了打破头了。所以说苏秦列传中,应该是严重夸大了合纵的效果。
不过这中间还有些矛盾,在苏秦列传中记载,缔结合约后,秦国欺骗了魏国和齐国,他们两个国家攻打赵国。而这个时间恰恰在苏秦说燕两年以后,如果按照这个时间点,苏秦最多用了两年就完成了合纵。
那样张仪列传中的记载就不足为信,要么就是张仪从赵国走到秦国用了五六年时间,还有一种可能,张仪到了秦国并没有马上被任命为相。
当然还有可能就是,苏秦自知这个合约太过脆弱,即便是在缔结之后五六年了,他还是不放心。
如果从这个时间点开始算十五年,十五年之后正是五国诸侯讨伐秦国,然后还没打胜。不过,这个时间点还是比较靠谱的,也就是大约在秦惠文君五年,苏秦就完成了合纵。
其实到秦本纪中看一下,确实是那段时间秦国军队没有跑出函谷关,但是人家并没闲着啊。
且不说秦国那些年一直在跟魏国闹摩擦,还去揍了一顿义渠戎,秦惠文君还直接改元称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