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偏见

偏见误会了多少真相?偏见又害死了多少人?

比起近年来的清宫剧热,我的清剧(史)情结可以追溯到许久以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影片《火烧圆明园》与《垂帘听政》在少年的心间印下了痕迹。

东西二后的影像从最初的脸谱化,到后来的人性化,随着年岁渐长、思想宽泛、知识拓展一点一点认知在改变。

不过,一直以来改变的是对西后的认知,当然这些年来关于西后的影视与文学作品也是多如牛毛,由不得你不闻。而对东后的印像始终如初,善良、平和、宽厚、大度,敦厚有余、才干不足,大多人心中应是如此。

近日,读到一段坊间少见的文字,不觉一惊,东后原来也颇有心机呀!看来,历史是个任人涂抹的戏子,真相会被刻意隐藏。

辛酉政变这段公案,顾命八大臣为何极尊东后,东后的皇后身份是一,更重要的是郑亲王端华是东后的姑丈,首席大臣肃顺是端华之弟,这二人为八臣之首,当然八臣尊东抑西了。

不过东后不愧为政治人物,权力场中生活的,在与西后和恭王联手杀八臣时果断的超乎想像。

在诛西后宠监安德海时,一改平时与西后合作时的温和优柔,联手恭王果敢利索干脆的犹如换了个人,不过从此在西后心中结下了小怨。

图片发自App

后来,同治立后,东后力主阿鲁特氏,西后力主富察氏。关于西后厌弃阿鲁特氏的原因,明面上是属相问题,帝后属相合,但阿鲁特氏的属相犯了西后的属相,西后肖羊,阿氏肖虎,民间有羊落虎口一说,西后颇忌诲。

深层原因是,阿鲁特氏是仇家端华的外孙女,把一个仇家放在身边,不是自己给自己添堵寻不痛快?可是,东后支持阿氏入选,西后各种借口明里暗里反对,同治与东后一致,结果阿氏正位中宫。

一直纳闷儿,东后凡事皆容让,此事为何与西后死磕到底?为了一个不算事儿的事僵了事业合伙人西后的关系,值得吗?

从近日小文中获悉了答案,阿鲁特氏是东后表姐(端华女儿之女)之女,所以东后力持阿氏为后。也就是说历来许多人忽视了东后与端华、东后与阿氏之间的关系,原来如此。

再后来,帝后与西后失和,帝崩后殉的悲剧与东后在立后事件中的坚持有很大干系。

西后的偏见,东后的执念,害死了同治帝后。史家与文学的选择性隐瞒,造成了大众认知的偏见。当然,为尊者讳,还是为了崇东贬西的需要,不得而知。

其实,无论如何,东后不简单,当然,依然是个善良大度的女人,只不过颇有心机,深藏不露。

有多少真相在未知之中?偏见,误会了多少世事?多少真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出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