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扭转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樊登和埃隆·马斯特给出同一个答案

很多人经常说,我不想成为牛人,平平淡淡就好。你想这样,社会不允许。最近网络上发生了很多事,都在告诉我们,做个普通人,是件风险很大的事,做不了牛人大咖,也要尽可能往上走,越往上,越安全。

自己变强,是解决一切的根本。

然而,就算再多的文章苦口婆心的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现实社会中,依然是有些人活的一马平川,光芒万丈;有些人把自己活成了毛线团,疲惫憔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有差距?

想要弄清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我们人类的起源开始说起,那个时候,亚当和夏娃受了蛇的教唆,要吃智慧果。

实际上,这个时候,人类的命运其实是有转机的,那就是他俩去跟上帝商量一下,问上帝究竟该不该吃。

因为上帝对他们很不错,而且上帝经常在伊甸园里散步,果子也是上帝种的,所以很容易就能碰上上帝,问个究竟。

可这俩孩子为啥就不问呢?

各位不要以为这是无聊的猜想,这里面隐含着对人类原罪的认识,因为这是人类犯下的一个错误,而这个错误在其后不断地重新上演。

这个错误就叫做:懒惰。

懒惰是宗罪?

没错!

懒惰的背后是恐惧——对未知的深深恐惧。

亚当和夏娃甚至连问一句上帝,哪怕被拒绝也没有什么损失的情况下,人类依然会恐惧于面对这个结果。

沿着这条懒惰的动力线看下来,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活得那么按部就班了吗?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然后停止学习!

上学-工作-结婚-生子-退休-然后停止进步!

大部分人学习工作只是为了拿到按部就班的成果,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懒得去想。

因此,我们人生中最需要克服的阻力就是“惯性”!

因为对未知的恐惧麻木了我们,是的惯性成为了我们思维的主宰。

这就如同,在堵车的时候,明明知道堵车的时候生气无济于事的,我们还是特别缺心眼地生气,暴躁地按喇叭。

为什么?

因为,惯性!

因为,惯性让人不用动脑子,按照大部分人、大部分场景的内容设定,此处应该暴躁。而这种暴躁正是对未来不可控的一种恐惧情绪的表达。当然也会有人开始慌乱,想各种可能抄近路的方法。

不要觉得好笑哦,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惯性设定的程式当中的。

上学的时候,读书是惯性的安排,拿到文凭后不读书了也是惯性安排。

只有极少部分人愿意停下来想想:为什么一定要遵从惯性的安排?我可不可以不那么懒惰和恐惧?这些人可以思考一下的人,就叫作“智者”。

二,如何摆脱“懒惰”的惯性?

……你一旦开始思考“惯性”这件事,这道“懒惰”的栅栏就开始消失了。

《认知突围》中有句话说:所有的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

而让我们受限的懒惰,恐怕让我们连认真想一想自己的恐惧都懒得想。

就如同:

可怕的不是恨嫁难娶,可怕的是一直长不大!可怕的不是现实困扰,可怕的是总想不劳而获!

所以,想要摆脱懒惰所带给我们的惯性,当我们在做事前,开始多思考一个为什么,多问自己一个可不可以时,那么接下来生命中的无限可能就开始了。对于我们,真正的问题是一步一步长大成人,是不断读书、学习、思考、践行!

早晚我们会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没有别人给我们爱与幸福,只有自己不断成长,具备爱的能力,自己能把日子过明白,能让自己安然快乐,才能赢得自己想要的生活,让自己过得幸福。

三,可以扭转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吗?

学校为我们设定了什么该学的,什么不该学的,哪些是要下功夫的,哪些是看看就行的。但只要你问一句为什么,这些设定就会土崩瓦解。

有太多人拿了很好的文凭,却无法应付简单的家庭生活;

有太多人考试很厉害,但做人特别猥琐;

还有人赚到了很多钱却说自己毫无价值,不想活了……

简单点儿讲,就是按照别人安排的知识结构生活,你是无法过上幸福生活的。

能不能拿出一点儿力量,想一想自己想要什么?

多在网上搜搜,书上看看,找高人请教请教,你的知识结构需要你自己设计和打造。你的英雄之旅需要你自己去探索。

你未必要成为影响全世界的伟人,但你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能够纯然成为一个生活中的艺术家和高手,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想要扭转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樊登和埃隆·马斯特都给出了同一个答案:不懂就去学。

如果你还有一点儿自信的话,那就去学习。学习不丢人,不学还自以为是才丢人。

参考资料:《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儿》,作者樊登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扭转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樊登和埃隆·马斯特给出同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