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的学问

图片发自App


婆婆在弟媳家住,傍晚买了点零食去看她。正好弟媳家有客人,闲聊得知是弟媳家的小姑父夫妻俩。

弟媳的娘家大姑父去世了,小姑父夫妻俩是特意上来吊唁的,因这小姑父夫妻年纪也大了,都六十多岁了,在那个办丧事的灵堂守通宵吃不消,晚上到隔得不远的弟媳家休息。

弟媳和她小姑妈出门去购物,要我陪婆婆及她姑父聊天,她们一会儿就回。

这位小姑父虽说六十多岁了,可是看起来才五十出头。为了有话题可聊,我称赞他显年轻。

这位大叔笑说“一辈子在市区工厂上班,因为没有多少白发的缘故,所以显得年轻。”

一闲聊得知他老家和我娘家相隔不远,他的两个在老家居住的弟弟居然和我们都是老相识,常到我家来购物。

他说他十几岁就离开老家在市区上班,离开老家整整五十年了。

因着和他弟弟熟识,和这位大叔聊天也不用拘谨。这时住在附近的一位表叔也来到弟媳家,看望他的表嫂,也就是我的婆婆。听他们表姐弟又闲话了一番。

几个人东南西北闲扯了一阵,这位健谈的姑父忽然认真地问表叔和我“我想请教你们一个问题,我平时住城里不太懂这农村的礼节,明天我大姨夫的丧事送礼,你们帮我分析分析,认为我该如何送礼为好?”

表叔笑说“这人情是一把锯,一下来一下去。平时他们是怎么给你家送得礼,你就如何回礼!”

这位姑父有些为难地说“这道理我也懂。这农村不像城里,送礼都拿一个红包装好直接塞给本人。农村里都有专门收礼的礼薄本,要写到上面。问题是我大姨夫家有三个儿子,我家只有一个儿子,平时我家有喜事,我的三个姨侄分别送了礼,可他们又分了高低,有两个姨侄送的五百,而另一个姨侄却只送三百。如今他们父亲的葬礼,三兄弟好像没有分开,他们三人只有一本礼薄,我就不好送了。”

“这还不简单,直接写到这唯一的礼薄上,你可以送九百元,他们三兄弟也好分账。”表叔快人快语。

“送九百可太少了。最少也要一千,或者还可以多一点,毕竟这可是老人最后一场事了。”我觉得不妥,在我的潜意识里,要么送一千,要么送八百,双数总吉利点吧。

那位姑父摇搖头“嗯,我也觉得九百少了点,最少也要一千元。我老婆开始还说要送两千元呢。我也不是舍不得送二千元,我是怕以后,万一我家有事请客,我的姨侄们以后送我家的礼,不好送。难不成他们一人也送我二千。”

我心想这位姑父果真见多识广,连这么远的事情都想不到了,果然意识不同,人生路也不同。

同样是大山里长大的人,他就能脱离农村的泥土地到城里站稳脚跟,不仅仅是他不用过面朝黄土背朝天靠老天赏口饭吃的日子,他的下一代也比我们这些生活在乡下的人有更多的出路。

“那倒也是,你送一千元可行!”表叔频频点头,也认为这样送过得去。

“可是我老婆又认为送得太少了,她们姐妹情深。哎,这送个人情也让人想不出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真让人头痛。”这位小姑父还是举棋不定。

“那干脆送一千五得了,你姨侄三兄弟也好分账。”我觉得他们是至亲姐妹,可以适当多送点,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一千五倒是可以,我开始认为送一千元礼金,另外再给姨姐五百元。我老婆认为这样不好。现在我倒想以我儿子的名义送一千,以我自己的名义再送五百。这样才是两全齐美。”这位姑父道“平时我家都是以我儿子名义送礼,我已多年不以我的名义送礼了。”

他仿佛了却一桩心事似的,觉得此法蛮合适。

原来送礼还有这么大学问,我平时也不大管这些事,家里送礼的事一般由我家男人作主。看来需要了解的事情还有很多啊!

回到家我就这个话题询问我家男人,他想了想说“一千好像少了点,两千嘛,也行!没有送给别人,是他的亲姨姐。不过我认为,一千五就够了!”

我说他们也正准备送这么多。看来什么事情都有一个标准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送礼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