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麦加的《人生海海》有感

2020年似乎是特别适合读书的一年,因为我们有非常充足的时间,空出来干点自己想干的事情。读书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选择。在畅销书排行榜上,我被一个很文艺感觉的名字吸引了,《人生海海》一定是包含了很多故事的,而“海海”两字也包含了一种,将万事万物看淡了的心境。在豆瓣和当当反复确认后,就入手了一本纸质版。而也因为整体故事情节紧凑,想一直读下去,看下故事的结局。所以呢,这本书很快就读完了。

人生海海

初拿到这本书,封面是黑色的,上面是简单的线条。其次,非常明显的是有一只白猫在上面,读过书之后就知道了,这只猫也是主角之一,也是作者记忆犹新的。为什么称这只猫为记忆犹新呢,大概是可以认为,作者只要看到相似的猫,总能勾勒出一段难忘的过往。刚打开读第一章的时候,我有些读不下去,是因为和作者的时代差距很大。本书的整体背景是发生在抗日战争,一直到后来的民国时期、文革时期,一直到最近的2010年左右。整体涵盖了作者大部分的人生经历。坚持读下来也就没那么难理解了,毕竟我们也是从历史课本上读到过。

上校的两只猫,一黑一白

本书有讲到了好多人的一生,各色各异的,虽然悲惨是主色调,可在动荡的年代,估计每个人身上都有些故事在的。书中主要的人物有:上校&上校一家&黑白两只猫;作者的爷爷&爸爸&作者一家;保长&小瞎子&众村民。为什么会有奇奇怪怪的称呼呢,这个和家乡当地人取绰号其实是一个道理。上校也并不是真的当过上校,而是一种代称。不过,保长是真的做过保长的。小瞎子呢,也确实因为眼睛瞎了。上校的一生,是贯穿本书的主要线索,也是占据了最重要的篇幅。在我读来,感觉就是传奇也无奈的一生。上校的人品毋庸置疑,作为一名军医,奔赴前线救人;也作为一名卧底,而饱受摧残和争议;不愿拖累别人,可到头来终究落得个疯疯癫癫。

上校的主要角色

还有让人印象非常深的是,作者的生长环境,一个保守封闭的农村,喜欢闲来无事的小道消息;喜欢攀比和炫耀;也会通过神佛鬼怪来解释一些事情。我作为一个农村土生土长的孩子,有些许的感同身受。当然,不可能完全还和过去一样。但总能看到,因为整体教育水平偏低的农村,年纪稍微大一些的人们,闲来无事的唠其他家的闲事,仿佛自己知道的一定是正经的消息;还有攀比、嫉妒心理,来自于与别人家的攀比,也一直存在。整体而言,最致命的还是,自己过不去自己心理的那道坎,比如书中的爷爷和爸爸的后半生,都被自己的过往束缚住,心里埋下了一颗炸弹,随时可能压垮生命的这个稻草,似乎只有死去才能解脱。

看到有的人把这本书和余华的《活着》来做比较。《活着》这本书出版的比较早,读完有好长的一段时间了,而现在依旧记忆犹新,主要的原因是这本事是我看到的最惨的故事了。两本书各有不同,《活着》更加偏重于单个家庭的几代人,通过主人公的一生,深刻的刻画着家里好几代人的生活,走的走,散的散,留下的是饱经风霜的一个老人家。《人生海海》提到的人物更加多,自然每个人的性格和故事也就刻画的详细和多一些,其中,还包含了作者自己的成长故事,麦加现在也是一位经历时代变迁和家庭动荡的老人家了。读完后,心情自然也会沉重,也会让我们想开,我们会经历人生很多的事情,或难或易,但请往好的方向努力。就像是2020年,每一个人都不想见证这些,但现实是我们在经历着我们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年。

张艺谋拍摄的《活着》电影

以下的几段话,是来自书中,可细细品味:

“人生海海这是一句闽南话,是形容人生复杂多变但又不止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样宽广,但总的说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 意思。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麦加的《人生海海》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