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眼前的苟且——读《在有光的课堂上》

上周日到本周六七天的时间,读完了张小兵老师写的书《在有光的课堂上》。

读罢此书,掩卷沉思,想起一首歌,叫《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教学。

我们的教学究竟带给了学生什么?这些够了吗?课堂已经是最佳状态吗?教师是一个坚持着读书的人吗?我们的课堂也有光吗?怎么样才能生成有品质的课堂?教师点亮了学生吗……

书中较多的提及张老师作文教学的思考,讲到学生的阅读量的问题,讲到理性思维,说理能力,作者笔触细腻,读来如同促膝长谈,莫逆于心。

反思自己这些年的读书,是否有真正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并提高了自己的课堂呢?答案是有,但还不够。有光的课堂应该成为每位老师的不懈追求,也应该成为自己前进的方向和当下的目标。对于课堂的问题,对于学生的问题,我们常感疲惫,且心有余而力不足。很明显,我们没有足够的教育智慧,或者说教育艺术,以应对每天的新鲜的发生在班上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该去读书,不断地读书,在提高自己中提高课堂应对能力,提高问题处理水平,生成教育智慧。

华应龙说,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尤记得当初看这书时看的心潮澎湃,书籍的内容已记不真切了,但这精神是时刻不敢忘记。同样的,张小兵老师也强调精神,强调有光的课堂,强调教师是一位“点火者”,强调有品质的课堂,强调给学生一片森林……

其实,被书所折服的我们,更佩服的是张老师作文课上的教学智慧。作文是语文课最大的那么好,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最好的体现。然而,培养起来,却并不容易,需要坚持阅读,没有一定阅读量的支撑,素养大厦难免会坍塌。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话:爱读书,是终生浪漫的开始。没有书籍的浸润,心灵难免会枯涸;没有书籍的滋养,心灵难免会单调而缺乏温情;没有书籍的启迪,心情难免不会被情绪所操控;没有书籍的明智,思维能力难免难以提高和实现思维的进阶;没有书籍所带来的的增长见识,行万里路也只是邮差。一言以蔽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的这句话与高老师的主张不谋而合,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从张老师作业课的做法,足以显示期较高的语文素养和教学功底。值得我们学习。而且,张老师对于课堂上的诸多可圈可点的做法,正好体现了教育的美好姿态。工作中,我们兢兢业业,生活中,也有钻进先锋书店的幸福。教学中,我们不能缺乏诗意和温度,生活中,我们更不能错过每一帧的诗情画意,每一次的思维提升,每一回的沉浸阅读。

学习,是一切美好的开始。生活中,我们要不止眼前的苟且,踮起脚尖,勇敢地去追逐正确的远方和生活的诗。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止眼前的苟且——读《在有光的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