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7.14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为”,帮助、支持的意思。

冉有问子贡:“老师支持卫君吗?”子贡说:“好,我去问问他。”进去,问:“老师认为伯夷、叔齐是怎样的人呢?”孔子说:“是古代的贤人啊!”子贡又问:“那他们有怨言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德,也实现了仁德,何怨之有?”子贡出来,告诉冉有说:“老师不支持卫君。”

张居正讲解说:“盖惟孔子为能谅伯夷叔齐之心,惟子贡为能谅孔子之心。一问答之间,而父子兄弟之伦,昭然于天下矣。”

有些话不方便明说,问一问他对其他事的态度,一推算就知道了!

️赋能王解读️

大家早上好。

日更演讲,成就梦想。

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

越付出,越富有!

先简单的回顾一下昨天讲的内容。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说的是孔子被大舜时期的音乐韶所吸引,连续三个月吃肉都体会不到肉的味道,完全沉浸于这种尽善尽美的音乐中了,为韶乐所达到的高度所惊叹。

其实说的是,他学习韶乐进入了心流状态,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了。心流状态,忘我状态,这都是不容易的,都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如果说我们能够在学习或者是做事的时候时常进入心流状态,那我们的效率就会很高,我们的收获就会很大。

今天我们接下来讲的这一章是一个对话体,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智慧。

说白了,就是我们在有些话不方便说的时候,不方便问,人家也不方便回答,怎么办呢?问一问其他问题,通过他对这种事物的态度来推一推,断一断,就知道了,不需要那么直接,不需要让人家犯难。具体什么情况呢?

我们先来看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大家看到了没有,整个就是一个对话故事。孔子的弟子之间讨论,子贡去问孔子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结果孔子回答了以后,子贡说,我知道了,就已经明白了孔子的态度。

聪不聪明,厉不厉害?到底怎么回事啊?我相信如果不是详细讲解的话,我们都会一头雾水,一脸懵。

那我们就通过讲故事来解读这一段话。先说第一个:夫子为卫君乎?这个“为”是帮助和支持的意思。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字面意思。

冉有问子贡:老师支持卫君吗?

子贡说:好,我去问问吧。

子贡就见到老师了,问老师:您认为伯夷和叔齐是什么人啊?

孔子回答:他是古代的贤人呀。这里的贤人,指的是道德品质好的人,有思想,有品德。

子贡就问了:那他们有没有怨恨呢?

孔子回答:他们求仁而得仁,他们追求仁,又得到了仁,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呢?

子贡出来了,告诉冉有说:夫子不为也。孔老夫子,他不支持卫君。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之后,我相信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呢?缺乏历史背景。

再具体的介绍一下。

这段故事,以前其实多多少少都讲过,但并不很完整,今天在重新和大家聊一聊。

首先说一下卫君,这里的卫君已经不是卫灵公了,是卫出公,叫辄。

子贡和冉有为什么问孔子支不支持卫出公呢?

这是因为他的继位问题,觉得他得位不正,政权合法性受到质疑,有争议。

不是正常父亲死了,儿子登基,顺理成章地继承王位的。

这还要介绍一下这里面的人物关系。

辄的父亲是蒯聩,是卫灵公的儿子,是太子,正常情况下,卫灵公要死了,蒯聩登基就没话可讲了。

但是蒯聩得罪了权势熏天的卫灵公夫人南子,逃亡国外去了,卫灵公也把蒯聩的门人放逐了。

那蒯聩是怎么得罪南子的呢?前面说过南子是卫灵公的宠妾,或者说夫人吧。南子这个人和当时的大夫,宋国的公子宋朝私通,两人有奸情。

卫灵公知不知道他俩人的事呢?知道。他不但不生气,还纵容这种关系。

可是蒯聩到宋国的时候,被宋国的乡下小孩儿奚落了,怎么奚落的呢?说你们的母猪满足了,也就是南子,满足了她的性欲,淫的要求,该把我们的公猪宋朝还回来了吧。

大家想一想,蒯聩做为太子,他自己父亲的妃子,和外人有染,弄得满城风雨,不单是卫国知道,而且宋国到处都在传言,他什么感觉啊?

觉得受到侮辱了,这太不光彩了。就回到卫国阴谋策划,刺杀南子,去掉这个祸害。

蒯聩委托的这个刺杀南子的人,当时答应的很好,一转脸他就告诉南子了,南子知道这个事儿以后,就添油加醋的告诉卫灵公,说太子想谋害他。

卫灵公一听,很生气,就要抓住蒯聩杀了他,可是蒯聩朝里有人事先知道消息,蒯聩就跑了。

跑哪去了呢?跑晋国去了。就在蒯聩在晋国的时候,卫灵公死了。

南子传灵公遗命立少子郢为君。

郢推辞不受。他说,父亲没有传位于我,父亲临死的时候,我就陪伴在旁,他若传位给我,我一定知道。

我都不知道,你怎么说他传位给我呢,我哥虽然流亡了,但是他的儿子还在,应该立辄。于是在郢的力主下,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辙,辙才当了国君。

这个时候,蒯聩在晋国,晋国的赵鞅也想参与进来,以便获得利益。想带他回国去继位,因为他是太子嘛!

但是这边辄,也就是蒯聩的儿子,已经当上了国王,还能再让他爹回来吗?那肯定就不能啊!一国不能二主,你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啊。

双方就干了一仗,结果卫国胜了,蒯聩就没能回来。

这里面就讨论的是辄的做法,是否正义。

他到底是该自己安稳的当国王呢,还是应该把这个位置让给本来应该继承的父亲蒯聩呢?

当时,卫国人有两种意见,有支持辄的,有支持蒯聩的。

支持辙的人有一个说法,叫“不以父命辞王命,不以家事辞王事。”。

就是蒯聩是父亲,辙发兵和亲生父亲作战,不让父亲回国继位,这是违背了父命,是家事。

但是辄继位是王命,就是他的爷爷卫灵公传位给他了,这是王命,是王事,是国事,国事大于家事,所以辄是正义的。

华杉这里解读说,这就像哈佛大学的正义公开课。这也是一个案例,辄,正义还是不正义? 

冉有不知道老师的态度,就去问子贡。

子贡说,我来问问吧。他进去并没有直接问卫国的事情,而是问了看起来不相干的人,谁呢?伯夷和叔齐。

这是子贡智慧情商非常高明的地方,他没有直接问,就避免了老师直接对敏感问题表态,站队之嫌。

为什么呀?因为他们当时师徒一门都在卫国。孔子又是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是个公知,大家公认的非常有影响力的人,他说的话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形势,这形势很敏感,防止出现站错队而招祸的情况。

子贡就问老师:伯夷、叔齐是什么人呢?孔子说:是古之贤人啊。

伯夷叔齐兄弟的故事,前面讲过,是一个让国的故事。

二人是孤竹国王子,伯夷是太子,是老大。但他父亲喜欢老三叔齐,临终时遗命立叔齐为君。

叔齐说,君位是大哥的,我怎么能接受!怕国人拥立他,于哥哥不义,跑了。

国人要立伯夷,伯夷说,父亲已经把君位传给三弟,我怎么能违背父命!他也跑了。

兄弟二人跑到一处,结伴流浪。孤竹国人没办法,立了老二做国君。 

到底怎么样是正义的,两兄弟也缕不清,总之自己不能不义!都逃了。 

二人听说周国很好,国君很有道,很正义,就结伴投奔周国。

到了周国,正赶上周武王出师伐纣。哥俩一看,这还得了!以臣伐君,不义!拦在马前不让走,苦苦谏劝。 

上来这么两个神经病,武王的卫士不耐烦,要杀他们。姜太公说:“这是义士,不要伤害他们。”把他们拖开了。 

武王灭纣,建立周朝,二人发誓不食周粟,在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

那到底伯夷、叔齐做的对不对呀?这是一个大问题,一直以来在讨论。

有支持伯夷、叔齐的,说这个人为了原则,有原则;也有不支持,说是太迂腐,那到底怎么回事呢?

这就像哈佛大学正义公开课上讲的道德正义的两个原则,分别是结果主义和正确主义。

结果主义认为,道德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该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对外界的影响;

绝对主义的道德原则,则认为,道德有其绝对的原则,有明确的责任和权利,无论所造成的结果如何。

结果主义中最有名的学说是由18世纪英国哲学家边沁提出的功利主义;而绝对主义的代表人物,则是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康德。

伯夷、叔齐,到底是哪个主义呢?应该是康德的绝对主义,我就有这个原则和立场,你这样就不行,你武王伐纣就是以下犯上,不可以。

那到底孔子是边沁还是康德呢?是绝对主义呢,还是正确主义呢?

这个问题华杉说他也不好回答,就另外引用了一段儿——孟子。

孟子什么意思呢?孟子是结果主义,他支持武王伐纣。

先看一段原文。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他说,纣不仁不义是国贼,不是国君。诛杀他,就是杀一匹夫,不是弑君。

这也就是孟子提出的民为大,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思想。

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有没有怨言啊?孔子说,求仁得仁,何怨之有呢。这句话就是典型的绝对主义的道德原则,道德有其绝对的原则,有明确的责任和权利,无论所造成的结果如何。结果是自己饿死也无怨无悔,因为我求仁得仁了嘛!

子贡一听就明白了,出门就告诉冉有,老师不支持卫君。

说的是孔子支持让国,自然就不支持争国了。

  张居正讲解说:“盖惟孔子为能谅伯夷叔齐之心,惟子贡为能谅孔子之心。一问答之间,而父子兄弟之伦,昭然于天下矣。”  读书如此,就是神交古人了!

这里张居正讲解说,孔子能够体谅伯夷和叔齐的心,而子贡又能够体谅孔子的心,通过的一问一答之间,父子兄弟之伦,已经昭然若揭,真相大白了,到底什么态度已经很清晰了。

那在这里简单的说一下,孔子真的是支持让国吗?让蒯聩当吗?其实也未必。

那个是人家的国事,孔子作为客卿,他不是其中的主人,只是做客的,疏不间亲,是不应该参与进去的。

他们具体怎么办是他们的事情,我们做好我们的事情,谁当皇帝与我没有关系。我有观点,但我不采取什么行动,这也是明哲保身啊。

这里面要特别给大家强调的就是子贡的做法,对于敏感问题,他不直接去让你当众表态,避免给老师招祸。

又想了解,就侧面打听,然后举一反三,听你说对别的事情的态度就知道对于这件事情你是怎么回事儿,也就是你是什么原则和立场,推己及人,就知道了,这是子贡的聪明之处。

好了,时间有点超,不过这一段故事确实很精彩,希望大家好好的理解一下。

那我再给补充一个南怀瑾老先生的观点,南怀瑾老师他说这是孔子的弟子来试探一下孔子,想不想自立为王,自己当诸侯。

子贡通过伯夷、叔齐的故事一问就明白了,告诉冉有说,我们的老师没有这个想法,他就是想当个老师,就是想能够有机会出山辅佐国君,干出一番事业,并没有自己去另立山头这个想法。

那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当时的背景,孔子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底下门人弟子三千,分布在各个诸侯国,可以说都是当时的精英。

如果他要是有个想法,真的是跺一脚四门乱颤,真的不是不可以。

因为底下的人什么人都有,能当君王的冉雍,可以南面为王;那子贡是可以当丞相的;子路是可以做三军统帅的,等等。

但是这个有点小众,我仔细琢磨了一下,不应该是他的本意。因为孔子自始至终都没有去这种想法,如果他要这样做的话,那他还是孔子吗?他就不是了。

他一生是恢复周礼的,而周礼讲究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子,他怎么能做这种事呢!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吧!

明天早晨六点半,我们继续相约这里讲下一章。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下一章也很好的诠释这一章,是孔子对于富和贵的态度,希望大家准时聆听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7.14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