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定居指南》第3-4章读书笔记

第三章 社会救济与公共文化生活

一、医疗

1.唐代太医署约等于现代的国家卫生部和最高医学专科学院合体,负责发布医疗政策、培养专业医生。

2.太医署中的医生按医术的等级分别叫“医师”、“医正”、“医工”等。他们主要为各类政府供养人员服务,低级宫女太监则需要自己去患坊找这些医生看病。

3.主要皇室成员的身体健康由尚药局负责,隶属殿中省。 其中有两位官正五品的“尚药局奉御”,理论上仅为皇帝一人服务。另有四名司医、八名医佐,为其它皇室成员服务。但很多时候,女眷只能由女医诊治。

4.殿中省下辖尚食局、尚药局、尚衣局、尚乘局、尚辇局共六局。

5.东宫里也有个独立医疗机构叫“药藏局”。

6.古代人普遍相信公鸡阳气旺盛可以驱邪。

7.宋以后,艾灸法渐渐不那么流行了。

二、佛教

1.佛教寺院占据土地,还有大量附属的农田佃户甚至各种商铺产业。而寺院中的僧尼不繁衍人口、不服役、不交税。长此以往,寺院占据大量社会资源,而有组织的大量人口也容易对当地官府的治理构成挑战。因此大致从南北朝开始,官府就用发放度牒的方式限制佛寺扩张。这是俗世政权和宗教机构争夺生产资源和劳动力的一个妥协结果。无证出家叫做“私度”,其僧尼身份不受官府承认。

2.唐代负责管理这类事务的机构叫“祠部”,隶属尚书省下的礼部。

3.申请出家需要符合一定的先决条件,主要有以下三条:

a. 是能够自主的自由人,如父母健在的要征得父母同意,官员要先辞职,奴仆要被放免,已婚的需离婚

b. 年龄需在七岁以上、七十岁以下。有外表残疾、严重传染病、精神病以及阉人不能出家

c. 不得犯有杀父母、杀阿罗汉、颇和合僧、对佛祖大不敬等罪

4.申请度牒需要向官府交钱,价格并不低廉。此后还需交纳一笔戒金或攒单银给寺院,作为以后寺院提供食宿的补偿。

5.出家仪式包括剃度(落发)与传戒两部分。第一次初坛传戒叫“沙弥戒”,第二次二坛传戒叫“比丘戒”(具足戒)。沙弥像实习生;等到二坛受戒后,才算是正经的僧尼。不过,受比丘戒之后再修行五年,方有资格离开师父和原属寺院,自己单独出去行脚修行。

6.戒牒是由寺院颁发的证明持证人在何时起在本寺修行、达到何修行积累的职业资格证书。

7.用香头在头顶烫戒疤的做法是汉地佛教独有,一般认为从元代以后才开始流行,并且也只给受三坛“菩萨戒”的更高一级的僧尼们才可以烧。

8.唐代和尚最常用的自称为“贫道”,其他人则常称僧伽、比丘、沙门、阇梨等。和尚是地位很高的尊称。

三、社会救济

1.唐代一般寺庙里每天课诵三次或早晚各一次。早课通常唱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等。晚课则唱诵《佛说阿弥陀经》、《礼佛大忏悔文》、《蒙山施食》等。

2.“布萨”每月举行两次,基本形式是僧尼聚齐在讲堂或斋堂,由高僧向僧众们重申各条清规戒律,讲完一段向堂下僧众提问一次“有犯否”,僧众们要齐声回答,自查自纠。

3.“安居”一般一年两次,是把寺里现有的僧尼们集中到一起学习修行,不准外出化缘、云游,也不再接待访客的一种封闭性活动。

4.每年的夏安居结束之后,会举行一年一次的“自恣”活动,主要内容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如果确有犯错,就要接受戒律惩罚并忏悔,之后才能在档案上增加一年戒腊。

5.中原僧人的生活主要依赖于自己劳动,因此寺院还有一种专门活动叫“普请”,内容是事先挂牌通知,约定使其时间,包括住持或方丈在内的所有僧尼一起去田里劳动。

6.梁武帝后,“戒杀生戒肉食”的清规就固定下来了。

7.多数寺院每年举行一次“安单”活动来确定寺内常住人口。

8.当时想住正规旅店或驿站,必须出示各种身份证明文件,手续繁琐。而在寺院歇脚手续则简略很多,亦相对便宜。

9.特别在当地政府无力办好官学的地方,寺庙里的学校就成了基础教育的主力军。

10.寺院的“病坊”是专门收治穷苦病人特别是传染病人的民间医院。历代官府对此都给予鼓励支持,后来还出资把病坊扩建为“悲田坊”。

11.唐代人有浓重的归葬祖坟的执念。如果一个人不幸客死他乡,又无条件将其尸身运回祖坟,他的亲友就会先置办一套棺木灵柩装置好尸身,然后找寺庙“寄殡”。

四、公众娱乐

1.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是中原创造的佛教节日,南北朝中后期才在南方地区流行开,比同一天的道教中元节流行得晚。两个节日的内涵都是为死去的亲人祈福赦罪。

2.“盂兰”(ullam)这个音译词的本义是“倒悬”,指鬼魂在阴间受煎熬的苦痛;“盆”(bana)意为“救器”。

3.“浴佛节”是为了纪年佛祖出生与第一次被洗澡。这个节日曾经有四月初八、二月初八和十二月初八等好几种说法,到了元代才在全国统一定为四月初八。在唐代,北方一般都认为四月初八是“佛诞日”。

4.在多数寺院里,“俗讲”至少一年开三次,春夏秋三季各一次。理论上,俗讲和僧讲一样,应该有作梵、礼佛、唱释经题、说经本文、入经说缘喻、回向、发愿等程序,但百姓爱听的是浅白的押座文、讲经文、变文。

5.唐代并无独立经营的戏园,在茶馆内进行曲艺表演的风俗也还没有出现。当时的戏场建于寺院内,除了供和尚们做法事开俗讲外,平时经常上演各种伎乐、百戏(杂技)、傀儡(木偶剧)、参军(双人对口表演)等文艺活动。大而平坦的场地甚至可以用来蹴鞠、打马球。

6.敦煌出土资料显示,当地僧尼很多住在自己家里,结婚生子、种地经商、缴税当兵,寺院有活动时才临时通知他们。其与俗人的区别只有——可以通过做法事赚钱。

第四章 当个有文化的唐代人

一、中古普通话

1.南北朝时期,南方的“老吴语”生搬硬套“洛下音”,造成语音类似洛阳腔,而整体音系和许多词汇又是“老吴语”底层的。发展到隋唐,汉晋老吴语基本上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吴语”,即现今吴语的前身。

2.隋代官话的制定者一心想复原五胡乱华之前的中原汉族语音。隋文帝开皇年间,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等八位当时著名学者在陆爽家讨论官话的语音。然而,北音胡化,南音夷化,最终结果是两者皆有采纳,确定了一套因为折中而变得很复杂的音系。经陆爽之子陆法言整理,写成《切韵》。最晚到唐贞观年间,官方已要求科举中为文作诗的韵脚都必须依照《切韵》。

二、幼童启蒙教育

1.《百家姓》是宋初江浙一带的著作,因此才把宋室赵姓排第一,五代时统治江南的钱氏排第二。

2.唐代小学绝大多数为私立,或由乡绅寺院等出头募捐,或由教师在家开堂。后者仍具有一定公益色彩,因为所收束脩往往不够教师家用,他们还需另赚生活费。

3.《千字文》自隋代以来一直是童蒙最普及的教材。仅敦煌文献中就有近50件的《千字文》卷子,而且很大一部分明显是初学文字的幼儿的手笔。

4.“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也。”到明清时期,孔子的地位越抬越高,才改为“孔乙己”。

5.唐代流行的少儿教材中,《杂抄》《孔子备问书》是学综合知识的,《蒙求》《古贤集》是了解历史人物事迹的,《兔园策府》是学习文学知识的,《太公家教》《武王家教》等诗学家规的,《王梵志诗》《夫子劝世诗》是格言诗句。

6.九九乘法诀在春秋战国已见诸文献。唐代时,人们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倒着背。

三、中古书籍

1.简牍直到隋唐时期才逐渐退出流行,但直到清代,在特别严肃隆重的场合,如即位、册封、下葬、祭天等,仍然还用以玉或金做的简牍来写字。

2.纸张流行开来后,人们一时仍然习惯按竹简的习惯把纸卷起来存放,是为卷轴式。这样的书卷有叫做“帙”的袋子存放,露出袋口的书轴上,吊系着标签。纸卷最外面一层粘裱着布帛或硬纸,叫做“褾”。

3.唐代皇室藏书规定:“经库书: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史库书: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书: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签”。

4.把纸浸入黄檗汁液里染泡再晾干,可有效防止虫蛀腐朽,这道工艺称为“入潢”。

5.唐代出现了册页书的前身:即经折装与旋风装,它们都是从长卷的纸发展而来的。梵夹装一般认为随佛教传入,其中的单独书页叫做“叶子”。

6.从文物来看,最晚到唐高宗和武周年间,即有雕版印刷品在民间流传了。然而,它没有得到唐代上层社会的重视,直到宋代才被全社会广泛接受。

四、笔墨纸砚等

1.唐代人说的“笔筒”,是用来保护毛笔的长圆筒,一般只能装下一支笔。

2.书案上放的类似后世笔筒的东西,叫做“诗筒”。文人有灵感佳句时,就写下来投入诗筒中,待闲时整理。

3.唐代最受追捧的是宣州(今安徽泾县)出产的“宣笔”,而其中最昂贵的当属“诸葛笔”。

4.唐代毛笔的笔锋普遍较短较硬,这和唐人的书写姿势直接相关。当时,由于书案矮又要求人们写字时坐直,大家很少把简牍或纸放在桌面上写字,而是把纸拿起来,悬空卷成一束,右手悬腕悬肘地书写。因此,偏硬的笔锋写起来较为省力。

5.市面上能买到的平价墨,往往呈粉末状或碎片丝缕状。因此,除了砚台以外,还需要一个用来磨细颗粒的砚子。

6.魏晋时出现的用漆烟、松煤制成的墨丸,在唐代逐渐普及并定型,并发展处用松烟与胶汁调制成型的各式固体墨锭。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即出土了一锭长11.4厘米的圆柱形墨锭,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墨锭实物。

7.笔洗出现于唐代。

8.纸在唐代并不便宜:一百张普通白纸需60文,更精良的“硬黄纸”一张即需3文。

9.唐代常见的纸,主要是麻、藤、楮三种原料制成的,著名产地有益州、扬州、剡溪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朝定居指南》第3-4章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