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路上我都在想什么

我对时间没有太强的感知,所以更加钟爱使用另外的事物去做时间的对等。比如用3档烤面包的时间=煎一颗双面全熟的鸡蛋;煮意大利面的时间=配菜和番茄从洗到切到炒酱完成;从小区门口走到第一个红绿灯的时间等于免洗洗手液擦干的时间;洗脸刷牙可以用掉一首歌,化妆需要两首歌;每天早晨小区门口的路边会站着一个男孩子,等车从车库出来,如果出门的时候他还在百无聊赖地站着,说明可以从容一点走路上班,如果他正在坐车,说明可能快要迟到了,如果他不在了,说明已经迟到了(或者他迟到了)。

过马路的时候,总是会只想走白色的线,小的时候和家人一起过马路,也总是会邀请大家一起“我们挑战只踩白线吧”。会发现刚开始的时候,很容易,到后来,就需要跑着才能勉强完成(可能是因为我 腿短?)。一直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每条白线之间的间隔是一样的,走路的步子也是一样的,明明开始的时候可以踩到白线,为什么再走几步就会踩不到。如果想要在整条马路的白线中,都只踩白线不踩黑线,最开始的时候,就需要跑着了。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人生道理。成长、与别人的差距等等,类比白线,好像也都说得通。

疫情期间,减少电梯的人员密集,10层以下的楼层需要走楼梯。靠近扶手的那一侧是慢车道,靠近墙壁的那一侧像是快车道。有时候觉得慢车道到达终点站并不会感到疲惫,生活还是要稳步前进;有时候又希望自己体能再好一点,这样就能走快车道了。

发现楼梯前面的动词,可以用“爬”或者“走”,但是山前面的动词,不能用“走”,但是可以用“爬”或者“登”。爬楼梯和爬山,表述起来没有大的问题,但光是这个词语,听起来,就觉得疲惫,仿佛可以想象到四足共用的场景。但是走楼梯和登山,状态就完全不同了,前者多一份从容,后者多一份征服。希望我们以后在回答“怎么上来的?”这样问题的时候,可以说“我走楼梯上来的!”

戴口罩的时候,觉得安全,好像没有人会认出我,像拥有了隐形术。可是看别人的时候,又觉得,完全可以认出来啊,90%都暴露在人群中,只有10%的口鼻被遮挡,为什么遮挡的这10%,会让人误以为不会被别人认出来呢。为什么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时候,只把头藏起来就会大喊藏好了呢。

复工之后的这一段时间,工作量没有往日饱和,反而觉得空洞和乏力,想着去找些事情和优化的项目去做。觉得人和陀螺也挺像的吧,转起来的陀螺,才是有生命力的。

有一些事情之间是毫无关联但又确实造成了某些改变。比如两年前在留学抑郁的边缘,是靠着每天学做一道新菜逐步找到了对生活的信心;比如比我小一届的女孩儿,在圣诞节去北欧的时候,看到了极光和那么美的景色,思想就有所改变,更加接纳自己;比如蹦极或者跳跃,在心里默数的一二三,和跳的距离或者结果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确实能够给人勇气。大概这些,都是营造一种心境。人内在的能量是巨大的。

还有哪些无关的事情可以影响心境呢。动机心理学中提到身体的姿势会给心情带来影响,充满活力的行为会让一天精神饱满的时间更长。所以如果没那么开心的时候,也尝试着大踏步地走路吧,像脚下有风那样。

几年以前,去成都旅行的时候,去看了四川美院的毕业展。印象很深的一个作品是:连续一个月在很大的白纸上无休止地记录自己脑海中想的东西,那个作品是卷起来厚厚的纸张,以及书写这些东西的录像。作者发现,在最开始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东西是食物、环境等,在继续写下去,竟然生发出一些禅意或者哲学的意味,感到惊喜。

所以上班的这十五分钟里,我也常常因为突然冒出来的奇怪的想法,感到惊喜。会不会有冒出同样想法的人呢。

好了,还好我只需要走楼梯到9楼,再想下去,我的脑子要炸了。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班路上我都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