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卫战,于谦选择“出城迎战”,是否是正确的策略呢?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说明于谦的策略就是正确的战略!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之变”中,被瓦剌太师也先俘虏,明朝京营主力全军覆没。

一个多月后,也先率领瓦剌大军进攻大明京师北京,明王朝进入危亡之际!

瓦剌攻城在即,以徐有贞为首的大臣主张南迁南京,以求自保,但是于谦、王直、陈循等大臣坚决反对,主张守卫京师。

于谦临危受命,升任兵部尚书,担任北京保卫战的总指挥。一面调集粮草,从通州运回三百万石粮草,训练士卒,整军备战。另一方面,从山东、河南、南直隶调集援军,支援北京保卫战。

十月十一日,也先率领瓦剌大军抵达北京城下,于谦、石亨等人率军在北京城外御敌,先后在德胜门外、西直门外击败瓦剌。

瓦剌军转攻彰义门,明军佯装败退,引诱瓦剌军进入城外民房附近,民房内埋伏的明军大量火枪手,誓死阻击瓦剌军,瓦剌大军损失惨重。

也先大军在北京城外毫无建树,遭受明军阻击,损兵折将,明朝的援军陆续赶到,也先不得不在十一月初退兵。于谦派出军队进行追击,石亨等人又追上瓦剌人,大肆砍杀一番,也先丢下一路尸体逃回草原。

那么于谦为什么要出城列阵,以瓦剌大军决战呢?

“土木之变”并不是战力不足,完全是指挥的问题

公元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入侵边境,大太监王振挑唆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

这个战略其实问题不大,因为在此前明英宗已经下令实施过三次北伐,并非很多人以为的自不量力之举,而且从朱棣开始,到朱瞻基,明朝都有皇帝巡边的传统!

接下来明军的失败就有点莫名其妙了,原定计划是二十万大军从京师出发,由大同北上,在边境与瓦剌大军决战。

但是刚抵达大同,就得到消息,瓦剌军北撤,已经做好迎战明军的准备。并且明军派出先锋部队与瓦剌军接战,王振得到交战不利的消息。

于是王振又鼓动明英宗立即从大同班师回京,原计划是从紫荆关回京。但是王振因为家乡在蔚州,又想让大军经过他家,又怕军队踩踏家乡的农田,最后多次改道后,大军经宣府从居庸关回京。

多次变道,无疑加重了行军的负担,也给瓦剌军偷袭的时间,最后明军被也先分段阻击。朱祁镇和王振不听劝阻,将大军引入缺水的土木堡之中,被瓦剌大军围困。

明军在堡内被困,缺水三天,将士饥渴难耐,也先诈和麻痹明军。明军移师河边就水,被瓦剌军突袭,全军惨败,伤亡过半,其余溃散,朱祁镇被俘,随行文武损失殆尽。

从土木堡之变的过程来看,明军之所以惨败,并非是战力不及瓦剌,更不是打不了野战。

完全是被朱祁镇和王振的疲己战术搞废了,试想一下,再顽强的军队,来回奔波一千多公里,哪里还有什么战斗力,再加上缺水饥渴难耐,怎么打仗?明军败在中枢指挥,而不是战斗力!

明军战力强悍,曾多次主动出击蒙古各部

大明王朝即使是到了明英宗年代,虽然因为近十年的战略防守,已经开始出现军备废除的现象了。

但是经过仁宣之治的国力恢复,到正统年间,明军又开始频繁地用兵了。明英宗继位到土木之变,这十四年间,明军发动了不同规模的三次北伐和一次南征。

正统三年,尚书王骥为督师,都督任礼为总兵官,率军在石城击败朵儿只伯等为祸边境的蒙古首领。追至黑泉,出击沙漠两千余里,几乎全歼敌军,俘获万户两人,部落酋长一百五十人。

正统六年,时任大同参将的石亨,想恢复永乐年间的东胜卫,以协助大同的守卫,朝廷并未允许。

不久,杨洪追踪兀良哈等部,发现兀良哈和瓦剌等部人马在沙净州屯驻,朝廷决定发兵肃清边境。

于是大同参将指挥石亨,率军五万三千人,深入丰州,驱赶蒙古人马,并奏请调派军队修筑烽火台、哨所和营垒,守护边境。

正统九年,兀良哈进犯延绥,杨洪与韩政从大同率兵,出击到黑山以北截击兀良哈。从独石一路追击到克烈苏,敌军准备据险防守,结果又被杨洪击败,生擒了兀良哈首领打剌孩。

从三次北伐的战事来看,明军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战力,野外交战,明军根本就不怵瓦剌大军,所以于谦有更多的战术可以去实施。

出城列阵,与也先决战,能够牵制瓦剌,避免其在京畿劫掠

于谦坚守北京的原因是为了守住大明王朝的根本,这个根本不仅仅是一座象征着京师的城池,更有城墙内外和整个京畿的普通老百姓,这才是大明的根本。

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是其飘忽不定,四处劫掠的强盗战术。如果明军坚守城池不出,那么就相当于将广阔的北直隶大地,让瓦剌人肆意劫掠,如果皇太极入关劫掠一般,那么这对大明的损失是惨重的,甚至超过一座北京城。

而于谦以出城列阵,与敌决战的战术,能够有效地牵制瓦剌大军,使其无法分心劫掠其他地方。就像一块肥肉,放在北京城外,贪吃的野狼怎么会放过呢?

如果也先一旦分兵在京畿劫掠,那么明军就可以主动出击,以优势兵力围歼瓦剌主力,那么也先恐怕就回不到草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京保卫战,于谦选择“出城迎战”,是否是正确的策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