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是不紧不慢,却一点也不留情,将所有血雨腥风、金戈铁马、乱世烽烟冲刷得干干净净,天地一片白茫茫,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可我们总想回头,回头看看那年那月,在风沙茫茫中,只有文字记录着一些小片断在飘零着,人们绞尽脑汁,循着蛛丝马迹,去寻找真相。
真相是什么?没人知道,只有推测,只有靠自己的理解,只有根据那些掩埋在土地深层的痕迹,一点点探索。
1974年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陵东1.5千米的地方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原来是兵马俑。
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取代了奴隶社会的活人陪葬习俗,不得不说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大进步。
我去参观过兵马俑,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陶制人,或笑或平静或沉思,两千年了,他们一直保持着一个姿势,一个神态,一个表情。它们的主人呢?看不见摸不着,只有不断的传说,讲解员敬业地叙述着,可是我们依然听得迷迷糊糊。
当年学过的历史,只是只言片语,一个人的一生,总是寥寥几十个字完结,无非是他的成就,他做过哪几件轰动的事例,然后便得出,这个君王是暴是仁。哪里还会想起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
孙皓辉用文字将战国时期人名赋予了情感,赋予了性格,赋予了思想,一个个鲜活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当然人物塑造有主观因素,但是这些人能有所成就,流芳百世,定是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孙皓辉对秦始皇描述可谓不遗余力,让人对这位鞠躬尽瘁,胸怀社稷江山的始皇帝敬佩不已。
随着厚厚的文字,我们潜入秦史的长河,长河将入尽头,波澜壮阔。秦始皇在乱涛之中如一尊石雕,指点着江山,呕心沥血,振臂一挥,天下归一,华丽而壮观,却又是戛然而止。秦始皇逝于路上,赵高李斯扶起任性的胡亥即位,刚刚统一六国的秦国如一朵炫丽的烟花,迅速燃烧,迅速熄灭,谁也拦不住,让人唏嘘不已。
秦始皇,有野心,有主见,有担当,心襟开阔,唯才是举,敢于反思。他能灭掉其他六国,一统天下,绝对不是偶然。
秦始皇内心非常坚定,认定的理儿不会轻易改变。譬如吕不韦一心想走仁政,整理《吕氏春秋》,想将自己的治国理念转给秦始皇。然而秦始皇却认为当下,还得实施《商鞅法》。都是为了强秦,政见不和,秦始皇不妥协不退让,最终吕不韦退出了秦国政坛。
吕不韦摄政多年,又是仲父,势力可不是一般的大。换成其他主意不够坚定的秦王,难免不会被其左右。秦国如果按吕不韦的治国方法,会怎么样呢?历史的进程或许会缓和许多,但是秦始皇能否顺利统一六国,却是未知数。
秦始皇知错就改的担当史无前例。一个君王一诺千金,一言一行都代表国家形象。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秦始皇也是一个普通人,有七情六欲,也有情绪失控,盛怒之下,也会发出一些意气的指令。逐客令,秦国四处风声鹤唳,一刀切驱赶六国在秦人士。李斯的《谏逐客令》让秦始皇幡然醒悟,立即中止,并向天下人道歉。
秦始皇的道歉不是作秀,而是真心悔过。真诚地对待每一个来投秦的,以海纳百川之心襟将人才留在秦国。对李斯如此,对治水的郑国也是如此。
李信战败,他作为最终决策者,没有推卸责任,而是进行深刻反省,并且再给了李信机会。李信后面果然不负众望,取得了不少的胜利。
秦始皇有强劲的凝聚力。他的魅力在于尊重每一个在朝的臣子,只要政见有理有据,他必然采纳。在大事大决策面前,他从不一意孤行。如果说其他人都是水手,秦始皇一定是那个掌舵人,他非常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也非常清楚如何带领臣子一起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
如果说秦国是一个团队,那么秦始皇便是这个团队的精神领袖,灵魂人物,谁也不可取代。
统一六国的梦想已实现,治理一个大国,又谈何容易?
人们只看到“焚书坑儒”的残忍,却没看到事件后面的原因;人们只看到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的好处,却没看到实施过程的艰辛;人们只看到修建长城的劳命伤财,却没看到当时长城的战略意义。这个背负着历史责任的男人,在无数个深夜废寝忘食,操劳过度,用血肉之躯谋划着一个个惊天动地的决定。
然而,母亲赵姬的事件,让他变成了惊弓之鸟。不立后,不立太子,结果自己猝死,被赵高所利用,拥胡亥为王,短暂的秦王朝从此走向毁灭之道。
秦始皇可以说是一个工作狂,秦国还有许多许多的事需要他去完成。我不禁想起《康熙王朝》里那句歌词:“我还想再活五百年——”太多的事情还没做完,太多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太多的事情还放不下。
秦始皇想长生不老,想方士们能让他保持精力充沛,只可惜,谁也逃不掉生命的规律。秦始皇尚若真活五百年,中国历史必将改写。
《大秦帝国》系列十一本,孙皓辉十六年写完,我花费了三个月时间才断断续续看完。如今掩书,不禁万分感慨,战国这个纷乱的年代,人才辈出,百家争鸣。
这些人用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知识,不管是在庙堂还是隐居山林,自成一派,将灿烂的中华文化发挥到极致。行动派、理想派,他们用口舌游说,用铁腕治理。将中华文化大河划成几条小渠,依然向前奔腾,最终又合在一起。
哪一个不想活上五百年?可终究没人能活成五百年。
为君为臣都尽自己全力书写历史,将生命最灿烂的部分展示出来,照亮着历史的天空。商鞅、张仪、苏秦、乐毅、吕不韦、李斯、秦孝公、秦始皇等等,他们的生命因各种原因结束,几乎谈不上善终。可是人们依然怀念这些有血有泪的生命,因为里面含有很高的价值。
作为一个普通人,或许我们无需如他们般义无反顾在乱世中力挽狂澜。但是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倒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生命有重于泰山,也有轻于鸿毛。如今无需我们舍己献身,将人生过得无悔是不是也算一个小目标呢?
504万字读完,如释重负,边读边写上几篇书评,记下一些感悟心得,不亦乐乎?尽管受制于自己的知识面,受制于文字水平,受制于人生阅历,可是在人生路上这样边走边看边想,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