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过平安大学,除了那座宝塔和高尔夫球场外,你应该对大堂里的两座雕塑,印象深刻。
一座是孔子,一座是爱因斯坦,他俩各站一边,隔空相望。
这代表平安文化的一个起点:中西合璧。
旨在通过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员工的精神世界,再以西方科学主义,统一众人的行为。
这种融合,应运而生了一种极具特色的公司文化。
离开平安两年,站在城堡外面看这个金融帝国,对这种文化突然有了一些感悟,也想借此文解读三条特色文化:
“仪式”文化
“猫论”文化
“过桥”文化
无论你对这个金融帝国是什么评价,我建议你都先抛开爱恨情仇,不带褒贬的体会一番,也许对你的创业、管理或者是自身发展,都能有点启发。
1、“仪式”文化
平安拥有众多的仪式,小到鞠躬问好,大到全国明星高峰会议,处处充满了仪式。
不同的子公司,对仪式的追求也不尽相同,以我个人见解,寿险应是仪式感最强的队伍。
几年前,良叔在平安大学,见证过这种强大。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见到几百人的寿险讲师队伍。
他们不分男女,清一色的深色西服,队列整齐,连打菜时都是鸦雀无声,动作甚至统一。
拿好菜盘,围在桌前,也不急于坐下,而是端正的站立,直到辅导员示意,才齐刷刷的落坐。
吃饭时,也是静悄悄的,只是偶尔听到个别人吞咽的声响。
只到全部吃完,统一收拾好餐具,再列队退场。
几百人的统一行动场面,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和军队有的一拼。
自由主义者可能会DISS这种文化,但是,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正向的仪式对人的行为会起到积极作用。
我说个简单的案例,平安员工在上班前,有个很重要的仪式:齐唱公司司歌。
抛开其他不说,这项仪式有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能让员工唱完司歌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因为仪式就是一个分界线,之前,你可以刷刷手机,伸伸懒腰,但是仪式后,潜意识告诉你,现在要开始工作了。
后来,我做了咨询,去其他公司调研,发现没有这项仪式的公司,有个共同点。
到了上班时间,不少员工还在刷手机,做与工作无关的事,这就是因为没有分界线。
丹·艾瑞里的《荒诞行为学》中,曾揭示一个现象:
人类一连串的行为,往往是由一个起点自动引发,就像按下了录音机上的播放键,音乐会自然奏响。
这个起点和播放键,通过人为的设置,就是一种“仪式”,它如同引流人们行为的一条排洪沟。
知晓这个道理,你可以自身应用。
比如在生活和自律方面,加入一些仪式,来引流你想得到的行为。
良叔每次写作前,都很纠结和痛苦,只到设置了一个起点:沏上一壶好茶。
当我喝下第一杯茶时,连同写作的闸门也被打开,因为那杯茶就是个仪式按钮。
2、“猫论”文化
什么是“猫论”?
来源于邓爷爷那句:“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猫论”是平安务实主义的代名词,那标志着为达到目标,可以忽视一切的形式主义。
所以,在这家公司你能见到很多,在其他大公司不可能发生的事:
比如,你原来的手下成为你的领导;
比如,只要客户够大,一个业余员能请得动董事长陪同拜访;
比如,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导职务,前后任交接只用一天。
是的,所有事情,在业绩考核面前都会退避三舍,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这种实用主义,当然会招到一些诟病,给平安披上功利的外衣。
但是,你也要明白,作为一家大型商业组织,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后,“逐利”理应是第一位的,遮遮掩掩不如敞敞亮亮。
那么,“猫论”文化对我们个人发展有什么启发吗?
当然有,良叔觉得,在人生目标的设定上就要务实一点。
说“务实”并非指一切只为了实际利益,而是指,你要义无反顾追求你所认定的东西,不要左右打脸,患得患失。否则,你就会非常痛苦。
我说两个真实的例子。
小周是我招进来的一名业务员,潮汕人,大学毕业,很有灵性,做业务是把好手。但是,格局有点小,因为凡事只认钱。
一次,我找他谈话,说他很潜质,将来可以做到更高的位置,但是格局要大些。
他却说,自己根本不想做更高的位置,他来上班目的只有一个:“赚钱”。
老蔡是我的校友学长,在深圳某通讯公司当工程师,在那个狼性文化的公司,他却清心寡欲,不争名不争利,职位长期谷底,领导们也不待见。
他无所谓,就喜欢闷在家长看看书,搞点机械小玩意,陪孩子玩。
后来实在觉得累,干脆跳槽到家附近的一家小公司,待遇没变化,只图方便。
你说小周和老蔡快乐吗?
我觉得他们很快乐,在我眼中他俩都是不折不扣的务实者。
因为他们都在遵循自己认定的东西,也承担因此而来的损失,没有左右摇摆。
反观我们大多数人的痛苦,不就是对自己不够务实吗?
一会儿想盆满钵满,一会儿又想超凡脱俗;
爱钱吧,又不敢表现出来,生怕别人瞧不起;
去附庸高雅吧,又眼馋别人富贵,对世俗之物不甘心。
你看,这种纠结才是痛苦的真正根源。
所以,做个纯粹一点的人吧,无论你爱长风送月,还是锅碗瓢盆,对自己都忠诚一点,你就会少掉很多烦恼。
3、“过桥”文化
马明哲曾说过一句话:
“如果我们要去河对岸,为什么一定要自己造桥?可以从别人造好的桥上过,付点过路费嘛。”
这就是平安的“过桥文化”。
这里面包含两个元素:“找桥”和“过桥”。
所谓“找桥”,就是找到自己能学习的标杆,看看差距在哪里?也叫做“对标”。
所谓“过桥”,就是看看如何弥补差距,能花钱买来的经验,就不用非要自己实践一遍。
纵观平安的发展,就是一次次“找桥”的过程,从产险,再到寿险,再到银行,再到金融全牌照,都是一次次对标国际先进金融行业的结果。
说一个小案例,你就知道这种对标文化的极致。
平安某家保险机构,为建设更具体验感的服务大厅,多年来一直学习同行业的标杆,在几年的迭代过程中,竟然超越了这些标杆,成为保险业的翘首。
也就是说,在自己的行业里,已经没人可学了,因为自己就是最优秀的了。
那怎么办?
领导们最后研究决定,既然保险业没有标杆了,那么有没有和保险业类似,又比保险业做得好的行业?
后来一想,银行业啊,于是把最好的银行服务大厅当成标杆来模仿。
关于过桥,就更为直接务实。
平安几次重大改革,都是将国外先进企业的高管直接挖过来,这种省时省力但不省钱的办法很有效,从结果来看,过桥费交得一点不冤。
那么“过桥文化”对我们个体又有什么启发呢?
首先,无论你是创业者,还是工薪一族,都要学会“找桥”,也就是找到一个学习的标杆。
就像日本设计大师山本耀司所说的,一定要找一个比你更高,更强的东西,把你弹回来,你才知道自己是谁。
这个更高、更强的东西就是你的标杆。
值得注意的是,找标杆要找和你性质比较接近的才好。
如果性质相去甚远,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走样。
就像良叔写公众号,前段时间风格杂乱无章,就是找了一个错误的标杆。
另外,你与标杆的差距也不能太大,如果怎么使劲也够不着,渐渐失去信心,得不偿失。
其次,凡事你要相信协同的力量,要学会花钱买时间,不是所有的事都必须亲力亲为。
我之前写公众号,从敲字、排版、选图都自己一个人搞,总觉得这样才是自己亲手制造。
可却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
后来,找了一个兼职小助理,除了写作之外的事,她全部包干。
并不多的付出,换回我大量的精力,这生意很划算啊。
如果你是职场人,更要学会过桥。
领导安排给你一个报告,你可以找找其他部门的同事,看有没有人做过类似的,请人家吃顿饭,别人给你支几招,省你几天熬夜。搞不好,别人直接丢给你个半成品,你还不得乐死?
而且,现在移动互联这么发达,能通过很多职场社交软件结交大拿,找个你行业的专家,付点费来个问答,说不定也能解决你的困惑。
说白了,所谓“过桥”,就是叫你别总把自己当成中心,而要明白,你是社会网络中的一份子,想要办成点事,就必须学会抬头看路,和借力打力。
4. 结尾
平安文化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今天掀开一角,拎出三条来解读,不代表任何官方意见,只是良叔毫无根据的闲扯。
而且,平安文化中还有句重量级的口号:
“平安永远不变的是,一直在变。”
所以,今天的解读,只代表我当下的意思形态,说不定过两天,我又有新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