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女孩三个月内熟背<离骚>之不同人生

半片月亮已隐于西窗的天幕。窗外是深沉的夜色,街灯昏黄表达着它的疲倦,而我还是没有睡意,脑海里闪现着刚刚电视的画面:感叹于八岁女孩三个月内熟背<离骚>的不同人生。

手机里一直保存着几期<中华好诗词>电视节目,得空时常反复观看。它是河北卫视举办的一档大型文化类综艺节目,所有内容都和诗词相关。在14年5月30日儿童节专场这一期中,八岁女孩杜伊祺现场熟背<离骚>令人唏嘘不已,惊艳四座。并得到国学大师范曾先生亲赠书画的荣誉褒奖。

图片发自App


八岁熟背<离骚>是什么概念?范曾先生在现场说道:“<离骚>377句,2476个字,转韵82次,并不是一韵到底,能够背出来非常不容易”,称杜伊祺是“当今之世在中国唯一一人”。从一代国学书画大师口中说出这样的话来,可见是非同一般。

据悉,范曾先生所赠的书画在市场价值三百余万。这不仅表明范曾先生的书画造诣所达到的高度,也说明他对小伊祺的喜爱有加,以及厚望。他说“难得”。一是指能把<离骚>熟背下来难得,二是指小伊祺此材难得之意。

想想自己八岁在干什么?又是个怎样的状况?自己记事也不过始自上小学一年级,八岁也就是在读二年级。完全是幼稚天真,懵懂无知的状态。连那教科书本都念学不好,根本没有接触过其他另外的书藉。眼界学识根本谈不上,也就是个井底之蛙。

而小伊祺一岁开始识字,四岁读诗,三年级时课桌上放着<乱世佳人>,八岁熟背<离骚>。

搁如今换我别说去背它,恐怕通读下来都困难。二千多字就算是自己写的一篇文字也是记不得的,何况是拗口的古文。不论是八岁,还是现在,似乎和小伊祺都没有可比性。

这让我感叹人与人竟有着如此差别的不同。

在许多奇才和有建树的人身上,从小就表现出了这样的禀赋。如骆宾王八岁写出咏鹅诗。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我且这样理解:这个趁早一方面是说要珍惜时间,人生如白驹过隙,若是等,怕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向年光有限身”啊;趁早的另一方面就是基于每一个人不同的资质环境,树立长远目标,抓住一切有益成长进步的条件机会,使得自己早一点功成名就。

因此我在想,这造成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人生命运的原因是什么呢?

不论是天资聪颖少年成材如王勃者,还是大器晚成敦厚老成的如曾国藩者,成材成人的一个主要因素,我想到的是所处的环境和自律。

出类拔萃者毕竟少数,大多数人或许资质智商相差不多。然而有的人碌碌无为年复一年一事无成,而有的人胸有目标抛除干扰坚持不懈终有所获。

人的本性大概是相近无几的。一面是真善美,一面是假恶丑;一面是公正文明,一面有自私贪婪。“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在学习工作生活面前,每个人处理对待人事的方式方法就有差别。有的人能约束自己,控制自己贪欲而采取更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言行举动上来,久而久之,自然规避掉人本性上的不良贪欲,使得逐渐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图片发自App


对于杜伊祺,各种花样的玩具游戏远没有读诗读书来得更加喜爱和有吸引力。玩是一天,学习积累也是一天,久之差别自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为了背诵<离骚>,伊祺妈妈带着她一起去了屈原的故乡秭归。买来相应的书藉,和小伊祺一个字一个字的啃读学习。对于诗词读书,杜伊祺不仅是喜欢,能熟背<离骚>,也是伊祺妈妈陪伴鼓励的影响和功劳。

环境的影响,加上由此产生的自律悟性,造就了人生的不同。这种不同的差别不仅在于环境源头上,也在于每一天是荒废还是积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八岁女孩三个月内熟背<离骚>之不同人生)